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君心知我意归处 > 定商策女主显锋芒,筹边防帝后共议事
换源:


       南通国使臣离京那日,沈若初正坐在长乐宫的暖阁里,翻看户部呈上来的南通国商户通商台账。萧玉轩处理完朝政过来时,见她指尖在账本上圈点批注,眉头微挑:“怎么亲自看这些?户部会整理好奏报给你。”

沈若初抬眸,将账本递给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条理:“户部的奏报太笼统,我得亲自看看他们的通商品类和额度。你看,南通国的丝绸和瓷器,在大奉的销量占了他们出口总量的七成,而我们的茶叶和铁器,又是他们的必需品——这意味着,即便恢复部分通商,主动权仍在我们手里。”

她指着账本上的数字,继续道:“之前你说恢复部分通商,我觉得可以再细化。比如,限制他们丝绸的进口量,同时提高铁器的出口关税,这样既能拿捏住他们的经济命脉,又能为我们的军需攒下更多银两。另外,漠北的皮毛商道,绝不能再对他们开放——帖木儿的事刚过,不能再给他们接触漠北部族的机会。”

萧玉轩看着账本上清晰的圈注,又看向沈若初眼中的锋芒,心中不禁叹服。他一直知道沈若初有谋略,却没想到她在通商和经济制衡上,也有如此精准的判断。他将账本放在案上,语气带着几分认同:“你说得对,是朕考虑得不够细致。那后续的通商细则,就按你的想法来,让户部配合你拟定章程。”

“不止通商。”沈若初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东南沿海舆图前,指尖点在望海镇和浅海湾之间的海域,“南通国水师虽然撤回了,但浅海湾的地理位置太重要,若是他们日后反悔,很容易再次在此集结。我想让沈厉在望海镇修建两座瞭望塔,再派一支水师小队常驻附近海域,每日巡逻——这样既能实时监控南通国的动向,又能保护我们的商船安全。”

萧玉轩走到她身边,看着舆图上的标记,点头道:“这个提议很好,只是调水师小队过去,需要兵部和水师衙门协调,怕是要费些时日。”

“我已经让人拟好了调兵方案。”沈若初从案上拿起一份奏折,递给萧玉轩,“从登州水师调两百人、五艘战船,足够应对日常巡逻。另外,我还让阿勒泰从漠北调了一批擅长骑射的牧民,去望海镇协助防守——他们熟悉边境作战,能和沈厉的兵力形成互补。”

萧玉轩翻开奏折,里面不仅有详细的调兵人数和战船型号,还有瞭望塔的修建图纸和预算,甚至连牧民的粮草供应方案都写得一清二楚。他抬头看向沈若初,眼中满是欣赏:“你连这些都考虑到了?”

“边境之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沈若初语气淡然,“南通国只是暂时服软,若我们放松警惕,他们迟早还会作乱。只有把边防和通商的主动权都握在手里,才能真正稳住东南沿海的局势。”

正说着,青禾捧着一份急报进来,神色有些凝重:“娘娘,漠北传来消息,阿勒泰王子说,最近有不明身份的人在漠北西部活动,似乎在打探部族的动向,还试图收买牧民,让他们提供我们的驻军信息。”

沈若初接过急报,快速翻看后,眉头微蹙:“不明身份的人?怕是南通国派来的——他们在东南沿海讨不到好处,说不定想从漠北找突破口。”她转身对萧玉轩道,“我得给阿勒泰写封信,让他加强漠北西部的防守,严查外来人员,同时安抚牧民,别让南通国的人有机可乘。另外,让沈厉从望海镇分拨一批兵器,快马送漠北,确保部族有足够的防御能力。”

萧玉轩看着她有条不紊地安排,没有插言,只在她说完后补充道:“我让兵部即刻调配兵器,再派一队斥候去漠北,协助阿勒泰探查那些不明身份人的底细。”

沈若初点头,立刻提笔写信。她的字迹遒劲有力,没有丝毫女子的柔媚,信中不仅有具体的防守指令,还详细分析了南通国可能的动向,甚至给阿勒泰提了几个甄别奸细的办法。萧玉轩站在一旁看着,心中愈发清晰——沈若初从不是需要依附他的小娇妻,她有自己的谋略和力量,甚至在边境防守和局势判断上,比他更敏锐、更果断。

待沈若初写完信,让内侍快马送漠北后,萧玉轩才开口:“之前朕总想着护着你,不让你操心这些事,现在才发现,是朕多虑了。在这些大事上,你比朕更有办法。”

沈若初放下笔,语气平静:“不是谁比谁更有办法,只是我在漠北待了许久,更了解边境的情况。你处理朝堂内政和天下大势,我来稳固边防和制衡外邦,这样才能让大奉更安稳。”

她顿了顿,看向萧玉轩,眼中带着几分认真:“我不需要你事事护着我,也不需要你替我做决定。往后有什么事,我们一起商量,一起应对——大奉是你的江山,也是我要守护的家园,我有能力和你一起,撑起这片天地。”

萧玉轩看着她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他走上前,握住她的手,语气真诚:“好,往后我们一起商量,一起守护。无论是朝堂还是边境,无论是南通国还是其他外邦,只要我们同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

接下来的几日,沈若初亲自拟定通商细则,与户部官员反复商议,最终确定了对南通国的“限额 高税”政策,既保留了部分通商往来,又牢牢掌握了主动权。同时,望海镇的瞭望塔开始动工,登州水师的小队也顺利抵达,每日在浅海湾附近巡逻,南通国水师果然不敢再有异动。

漠北那边,阿勒泰按照沈若初的指令,加强了西部防守,很快抓到了几个试图收买牧民的奸细,经审问,果然是南通国派来的。阿勒泰将奸细押送回京城,还附信说,漠北部族都感念沈若初的守护,绝不会被南通国的小利收买,会一直与大奉站在一起。

收到漠北的消息时,沈若初正靠在榻上,感受着腹中孩子的胎动。萧玉轩拿着信进来,笑着说:“阿勒泰抓到奸细了,还说部族都愿意跟着你。你看,不仅朕认可你的能力,连漠北的牧民都服你。”

沈若初接过信,看着阿勒泰的字迹,脸上露出一丝浅笑:“他们不是服我,是服能给他们带来安稳生活的人。只要我们守住边境,不让外邦侵扰,他们自然会跟我们一条心。”

她低头摸了摸小腹,轻声道:“等孩子出生,我要教他读书识字,也要教他骑马射箭,让他知道,大奉的安稳,是靠无数人用智慧和勇气换来的。将来若是他有能力,也要让他守护这片土地,做一个有担当、有谋略的人。”

萧玉轩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却坚定:“好,我们一起教他。让他知道,他的母亲,不仅是皇后,更是守护大奉边境的英雄;让他知道,大奉的江山,需要靠自己的能力去守护,而不是靠身份和特权。”

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棂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长乐宫内,没有寻常后宫的娇柔缱绻,只有帝后并肩而立、共守江山的坚定与默契。沈若初知道,她从不是依附于帝王的藤蔓,而是能与他并肩站立的大树,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着他们共同的家园和未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