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若初静养期间,萧玉轩一面加派禁军追查李嵩漏网余党,一面细化“百姓评官”制度,朝堂内外风气日渐清明。这日午后,他刚处理完江南道的奏报,便拿着评官册走到沈若初床边,笑着说:“你看,岭南郡新上任的寒门县令,上任三月就解决了当地的盐价虚高问题,百姓给他的评分满分,连当地世家都上书称赞他‘公正勤勉’。”
沈若初靠在软枕上,接过册子翻看,眼中带着笑意:“能让世家与百姓都认可,才是真的能臣。不过,也要提醒各地官员,莫要为了评分急功近利,需得踏踏实实做事。”萧玉轩点头:“朕已让御史台派人暗访,一旦发现‘刷分’的官员,立刻革职。”
话音刚落,侍卫统领带着两名亲卫快步走进来,手中捧着一封密信,神色凝重地躬身道:“陛下、皇后娘娘,暗卫传来急报,李嵩的余党找到了!”萧玉轩脸色一沉,接过密信展开,沈若初也凑过来看——密信中写明,李嵩的门生王怀安收拢了近两百名余党,其中既有李嵩旧部,也有对新政不满的落魄贵族子弟,盘踞在京郊五十里处的“黑石寨”中。这黑石寨背靠悬崖,只有一条狭窄山道可通,易守难攻,余党还在寨中囤积了粮草与箭矢,似是打算长期盘踞,伺机作乱。
“两百余人,还占着天险,是想负隅顽抗!”萧玉轩将密信拍在桌上,语气冰冷,“四国已统一,竟还有人敢勾结余党作乱,必须彻底铲除,以儆效尤!”沈若初轻轻按住他的手,缓声道:“陛下息怒,黑石寨地形险要,若强行进攻,恐会造成禁军伤亡。不如先派斥候摸清寨中布防,再派精锐部队从侧后方的悬崖攀爬突袭,前后夹击,方能一举拿下。”
萧玉轩思索片刻,点头道:“你说得是,悬崖虽险,却也是他们的防备薄弱之处。朕这就调派五百禁军精锐,由禁军统领亲自带队,再让二十名熟悉山地作战的斥候先行探路。”沈若初补充道:“另外,让地方官在黑石寨山下的村落张贴告示,说明朝廷只清剿首恶王怀安及其死忠,若寨中余人主动投降,可从轻发落。这样既能瓦解他们的军心,也能减少伤亡。”
“好,就按你说的办!”萧玉轩立刻召来禁军统领与地方官,当面吩咐部署。沈若初看着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心中稍定,却突然感到一阵眩晕,下意识地按住小腹。萧玉轩连忙扶住她,语气紧张:“是不是累着了?快躺下歇着,剩下的事交给朕就好。”沈若初摇摇头,笑着说:“我没事,只是突然想到,拿下黑石寨后,那些投降的余党若是有一技之长,可让他们编入地方的工坊或驿站做事,既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也能为朝廷所用。”
萧玉轩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赞许:“还是你考虑得周全,朕定会照办。你安心养胎,等捷报传来,朕第一时间告诉你。”
两日后,斥候传回消息,黑石寨的主力防守都在正面山道,侧后方悬崖只有十余人巡逻,且寨中已有不少人因“朝廷从轻发落”的告示动摇,私下商议投降。萧玉轩当即下令,让禁军统领按计划行动。深夜,五十名禁军精锐在斥候的带领下,借着夜色从悬崖攀爬而上,悄悄解决了巡逻的守卫,摸进寨中;同时,四百五十名禁军在正面山道列阵,点燃火把,摆出强攻的架势。
寨中余党见正面火光冲天,正慌乱间,突然听到寨后传来喊杀声,才知被前后夹击,顿时军心大乱。不少人本就犹豫,见状直接扔下武器投降;只有王怀安带着三十余名死忠负隅顽抗,最终被禁军围堵在寨中的议事厅,悉数擒获。此战,禁军仅伤亡五人,便彻底拿下黑石寨,缴获粮草二十余车、箭矢千余支。
捷报传回皇宫时,沈若初正在教萧承佑认字。萧玉轩拿着捷报走进来,笑着说:“若初,黑石寨拿下了!王怀安被擒,余党大多投降,咱们大获全胜!”萧承佑丢下毛笔,扑到萧玉轩怀里,奶声奶气地喊:“爹爹好厉害!坏人都被抓住了!”沈若初看着父子俩,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好了,这下朝局能彻底安稳了。”
次日,萧玉轩在朝堂上宣布了清剿黑石寨的捷报,下令将王怀安及其死忠押入大牢,择日问斩;对投降的余党,按其罪行轻重与技能,分别编入各地的工坊、驿站或屯田队伍,许以“三年内无过错可恢复平民身份”的承诺。旨意下达后,朝堂内外一片称赞,百姓也纷纷说“陛下既严惩恶徒,又给人改过机会,是真正的明君”。
处理完余党之事,萧玉轩终于能安心陪伴沈若初。这日,他陪着沈若初在御花园散步,看着她日渐隆起的小腹,笑着说:“若初,余党已清,新政也越来越受认可,咱们终于能安心等第二个孩子出生了。”
沈若初靠在他肩上,轻声道:“是啊,不过四国统一不久,各地的风俗与旧习还需慢慢融合,咱们不能掉以轻心。不如趁着现在,让各地官员收集当地的民情风俗,编一本《天下民生录》,既能让咱们了解各地百姓的需求,也能根据不同情况调整政策。”
萧玉轩点头:“好主意!朕明日便下旨推行。另外,朕还想在全国选十个‘新政示范县’,把效果好的政策集中推广,让其他地方有例可循。”沈若初笑着说:“陛下这主意好,这样新政推行起来会更顺畅。”
接下来的日子,萧玉轩忙着推行《天下民生录》与“新政示范县”,沈若初则在宫中安心养胎,偶尔还会听萧玉轩讲起各地的趣事:“北方示范县的农户学会了堆肥技术,小麦产量比以前高了不少;南方示范县的渔民造了新的渔船,能捕到更多的鱼,日子越来越好了。”
沈若初靠在软榻上,听着这些消息,心中满是幸福。萧承安则天天趴在她的肚子上,和未出世的弟弟妹妹说话,还会把自己的小玩具放在她的肚子旁:“弟弟妹妹,这是我的小老虎,给你玩。”
这日深夜,萧玉轩处理完奏折,回到寝宫时,见沈若初还没睡,正看着窗外的月色发呆。他走过去,轻轻抱住她:“怎么还没睡?在想什么?”沈若初回头,笑着说:“在想,等孩子出生后,咱们带着承佑一起,去各个示范县看看,让孩子们亲眼看看这天下的变化。”
萧玉轩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好,等你生产后,咱们就去。有你和孩子们在,这江山才更有意义。”沈若初靠在他怀里,心中满是安稳——她知道,治理统一后的江山虽任重道远,但只要他们夫妻同心,始终把百姓放在心上,定能让这奉国的太平盛世,代代相传,愈发繁荣昌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