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靠医术燃爆大唐盛世 > 第20章:胃气来复,转危为安
换源:


       王内侍那带着哭腔的惊呼,如同一柄重锤,狠狠砸在东宫寂静的子夜。那张平日里还算镇定的脸,此刻惨白如纸,布满了冷汗与绝望。

“林……林先生!不好了!”

“殿下……殿下他……他腹中如火烧,饥饿难耐,在榻上辗转反侧,痛苦不堪!您……您快去看看吧!”

这番话,足以让任何一个担着干系的人魂飞魄散。然而,林沐在最初的惊醒之后,脸上非但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的喜悦。

【来了排病反应。这帮古人肯定以为是吃坏了要炸锅了。这腹中火烧,不是邪火,是胃气来复的正经阳火啊!】

他心中念头飞转,面上却是一片沉稳,对王内侍道:“内侍莫慌,速速带路。此事,或非坏事。”

“啊?”王内侍被他这句“非坏事”说得一愣,但此刻他已六神无主,只能下意识地抓住林沐这根唯一的救命稻草,提着灯笼,跌跌撞撞地在前面引路。

还未踏入内殿,一股压抑而紧张的气氛便扑面而来。宫女太监们跪了一地,噤若寒蝉。而内殿之中,灯火通明,人影晃动,夹杂着李承乾压抑不住的痛苦呻吟。

林沐掀帘而入,只见卧榻之上,李承乾正死死抓着锦被,额上青筋暴起,冷汗浸湿了枕巾,整个人蜷缩成一团,牙关紧咬,俊秀的面容因剧痛而扭曲。

而榻边,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太医令王济堂正站在最前面,一脸的“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身后,几名御医正手忙脚乱地要给太子灌什么汤药,被几个忠心的内侍死死拦住。

“让开!殿下此乃虚火攻心,邪气反扑!再不以滋阴大补之剂压制,恐有不测!”王济堂声色俱厉地喝道。

“住手!”王内侍尖着嗓子冲了进去“没有林先生的吩咐,谁也不准给殿下用药!”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林沐平静地走了进来。

“林沐!”王济堂一见到他,便如同找到了宣泄口,指着他的鼻子怒斥道,“竖子!你看看你做的好事!老夫早就说过,你那三板斧是在走钢丝!如今殿下病情恶化,痛苦不堪,你还有何话可说?!”

“是啊!殿下若有三长两短,你万死难辞其咎!”其他御医也纷纷附和,仿佛早已准备好了声讨的檄文。

林沐没有理会他们,径直走到榻前。他无视了那些愤怒的目光俯下身先是观察了一下李承乾的舌苔,又伸出三根手指,轻轻搭在了他那因痛苦而剧烈跳动的脉搏上。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脸上非但没有惊慌,反而露出了一个足以让所有人错愕的微笑。

“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此言一出,满殿死寂。

所有人都像看疯子一样看着他。太子都疼成这样了你还恭喜?贺喜?

王济堂更是气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指着林沐,嘴唇哆嗦着:“你……你疯了不成!”

“我没疯。”林沐站直身体,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声音清晰而有力,“殿下此刻之痛,非是病情恶化,恰恰是病情转好之兆!此乃‘胃气来复’之象!”

“胃气来复?”这个词,在场的御医都懂,那是重病之人转危为安的标志。可……可哪有转好转得这么痛苦的?

“殿下的脾胃,便如一堆被水浸透、长久未曾燃烧的柴薪,上面还压满了山珍海味这些‘湿料’。”林沐开始了他那标志性的粗俗却直白的“林氏比喻法”。

“以往,诸位用滋阴之药,如同继续泼水,火星自然全无。而我今日之法,是先将‘湿料’尽数撤走(节食),再用‘健脾汤药’这等干燥的火绒去引它。如今,这沉寂已久的脾胃之火,终于重新点燃了第一丝火苗!”

“这腹中如火烧之感,非是邪火,正是这来之不易的胃气阳火!这饥饿难耐,也非坏事,说明殿下的脾胃,这匹不堪重负的老牛,终于开始知道饿了想要吃东西了!这便是生机!是转机!何愁之有?何喜之无?”

这番“湿柴点火”的理论,如同醍醐灌顶,让殿内那些年轻些、思想没那么僵化的御医眼中,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

原来如此!

他们只知胃气来复是好事,却从未深思过,这“来复”的过程,会是何等景象!

王济堂愣在原地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行医一生,从未听过如此新奇却又合情合理的解释。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驳起!

榻上,李承乾在剧痛的间隙,将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他强忍着腹中的绞痛,艰难地开口:“那……那依你之见,孤……孤现在该当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沐身上。

“殿下腹中既有真火,便不可再用大补之物火上浇油,亦不可用寒凉之物浇灭这来之不易的火苗。”林沐胸有成竹地说道,“只需一碗温热的糜烂的白粥,顺其火势,养其胃气,便可安然渡过。”

“白粥?”王内侍一愣。

“不可!”王济堂终于找到了反驳点急道“殿下此刻腹中空虚,正需参汤、肉糜等大补之物填补!一碗白粥,如何抵得住?”

“糊涂!”林沐毫不客气地驳斥道,“此刻的脾胃,如同大病初愈的婴儿,你喂他一碗参汤,是想活活撑死他吗?!唯有最简单、最纯粹的米汤,方能安抚其躁动,化为最柔和的滋养!”

“你……”王济堂被他一句“糊涂”骂得老脸通红。

“别吵了!”李承乾再次发出虚弱的怒喝。他看着争论不休的两方最终目光定格在林沐那双自信而沉稳的眼睛上。

他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听……他的!上……白粥!”

这是他第二次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的性命,压在了林沐身上。

王内侍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飞奔出去亲自去御膳房,用最快的速度熬了一碗火候十足、米油丰厚的白粥。

当那碗热气腾腾的白粥被端到面前时,李承乾腹中的饥火仿佛烧得更旺了。他几乎是抢过玉碗,顾不得烫,一勺一勺地,将那温润的白粥送入口中。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那碗看似寡淡无味的白粥,下肚之后,并未激起任何不适。反而如同一股温润的细流,缓缓淌过他那如同被火焰灼烧的腹腔,那股焦躁的撕裂般的疼痛感,竟奇迹般地开始平息、缓和。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从胃里升腾而起的温暖与舒适。

一碗粥见底,李承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那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下来。脸上因剧痛而扭曲的表情,也渐渐舒展。

他靠在软枕上,只觉得一股浓浓的倦意袭来这并非是病体的虚弱,而是一种饱餐之后的安宁的困倦。

“孤……困了。”他喃喃地说了一句,眼皮便缓缓合上。

不过片刻,均匀而绵长的呼吸声,便在寂静的内殿中响起。

他睡着了。

睡得无比安详,无比沉稳。这是他病倒数月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安稳觉。

殿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堪称奇迹的一幕。

王济堂如同被抽走了全身的骨头,踉跄着后退了两步,靠在廊柱上,眼神涣散,口中喃喃自语:“湿柴……点火……白粥养胃……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程咬金那张黑脸,已经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菊花。他走到林沐身边,想拍他的肩膀,手举到一半,又怕惊扰了太子,只能狠狠地对着他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王内侍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他走到林沐面前,竟“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哽咽道:“林先生……您……您真是神仙下凡,是咱家和殿下的再生父母啊!”

林沐连忙将他扶起,心中也是长舒一口气。

最危险的“排病反应”阶段,总算是安然渡过了。

他的目光转向角落里,只见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宫女李婉,正用一方丝帕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那双清澈的眼眸,此刻正一眨不眨地看着自己,里面闪烁着好奇钦佩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异彩。

林沐冲她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对刚刚起身的王内侍低声问道:“内侍,在下还有一事相询。”

“先生请讲!但有所问,奴婢知无不言!”

林沐的目光落到李承乾那双盖在锦被下的脚上,轻声问道:“敢问,太子殿下的足部近来可有麻木刺痛或是如踩棉絮一般的感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