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裹着枫叶的清香掠过青石板路,小昭与慕容珩沿着竹篱笆往住处走,晚霞给两人的衣袂镀上一层暖金。“枫灵“忽地窜到前面,绕着块圆石打转,尾巴尖儿扫得落叶簌簌响——那石头下露出半截朱红的丝绦,正是前几日它在林子里玩闹时扯落的。
“许是落单的枫叶。“慕容珩弯腰拾起,丝绦上绣着极小的并蒂莲,针脚细密得像是要把秋光都缝进去。小昭接过时指尖微顿,这花样竟与她玉佩内侧的暗纹如出一辙。她刚要开口,院门口忽然传来热闹的起哄声。
“小昭师姐!慕容兄!“
七八个练剑的弟子扒着竹篱探头,为首的大弟子阿凯举着剑穗晃了晃:“我们都听见啦!秘符阁里的宝贝到底是什么?赤霞子前辈是不是留了绝世剑谱?“
“哪有什么剑谱。“小昭笑着把丝绦系在腕间,“不过是一卷古符,和咱们练的双仪术有些渊源。“
“那为何你们刚才站在阁里那么久?“另一个扎着双髻的小弟子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我远远瞧见,那符纸发光时,'枫灵'都跳上桌子了!“
“枫灵“恰好从篱笆外探进脑袋,耳朵尖还沾着片枫叶,闻言歪了歪头,倒真像是在应和。
慕容珩摸出腰间的木牌晃了晃,木牌上的枫叶纹在暮色里泛着暖光:“秘符阁的规矩,百年前的旧物不能随便外传。不过...“他转头看向小昭,眼底浮起笑意,“倒是可以给你们看个有趣的东西。“
说着,他在院中的石桌摊开古符。众人立刻围拢过来,连“枫灵“都跳上石凳,前爪搭在桌沿。当慕容珩与小昭同时注入灵力时,古符上的朱砂纹路骤然亮起,金红交织的光带如活物般游走在符纸上,最后竟在半空凝成两个重叠的“昭““珩“二字,字迹与小昭玉佩上的分毫不差。
“这是...心契?“阿凯瞪大眼睛,“我学过基础符术,可从没见过能显字的符!“
“百年前赤霞子前辈说,双仪术的最高境界不是控符御剑,而是...“小昭指尖轻触光字,“是让两个人的心意,借符纹互通。就像此刻,我念叨着开春要去江南看桃花,他的灵力便跟着暖了几分。“
慕容珩握住她的手,光字忽然流转得更快,连带着石桌上的茶盏都震了震,飘出若有若无的桃花香。小昭这才惊觉自己方才走神,想起昨日在藏书阁翻到的《江南风物志》,里面正夹着片风干的桃花书签——是慕容珩偷偷放进去的,说是等春天一起去寻那株百年老桃。
“原来...这就是心契。“双髻小弟子喃喃道,“难怪我总学不会'流云缠锋',原来光使蛮力没用,得想着和师兄弟配合。“
“可不就是这个理儿?“阿凯一拍大腿,“上回我与阿梨练剑,她分神看山雀,我就差点戳到她后背。合着是我心不诚,没把她的安危放在心上!“
众人哄笑起来,“枫灵“却突然竖起耳朵,对着院外的枫树林低鸣。小昭顺着它的目光望去,只见林梢漏下的光斑里,有个淡青色的身影正往这边走——是今日轮值的杂役弟子,怀里抱着个粗布包裹。
“是小昭师姐的包裹!“杂役弟子跑到近前,“方才宗主让人送来的,说是赤霞子前辈秘符阁里的旧物,说是...与你有缘。“
包裹打开时,飘出陈年老纸的香气。里面是一叠泛黄的信笺,最上面那张写着“昭儿亲启“,字迹与古符上的娟秀笔迹如出一辙。小昭指尖发颤,展开第一封:
“昭儿,见字如晤。今日整理旧物,翻到你周岁时穿的虎头鞋,鞋尖还绣着你娘亲手画的枫叶。你总说双仪术难修,可你可知,为师当年教你握剑时,手心里全是汗?“
第二封的字迹更潦草些,墨迹晕开几处:“昭儿,今日在藏经阁看见幅壁画,画的是百年前赤霞子与伴侣共画同心阵。你总说'昭''珩'二字是巧合,可你腕间的丝绦,分明与你娘当年的定情物是同一块料子...“
小昭抬头,正撞进慕容珩温柔的目光里。他指尖轻触她腕间的丝绦,又指向古符上的“昭““珩“二字:“原来,从你娘嫁入赤霞宗那天起,'昭'与'珩'的缘分,便已经埋下了。“
“枫灵“不知何时跳到小昭膝头,用尾巴轻轻扫过她的手背。众人这才注意到,它颈间不知何时多了片枫叶——正是方才在石缝里捡到的那片,叶脉间隐约能看见极小的“珩“字刻痕。
暮色渐沉,石桌上燃起了篝火。弟子们凑在一起读信,笑声混着柴火爆裂的噼啪声飘向枫树林。小昭靠在慕容珩肩头,看火光映得古符上的同心阵明明灭灭,忽然轻声道:“原来先辈们的遗憾,从来都不是终点。他们把心意藏在符里、刻在石上、绣进丝绦,就等着我们这些后人,替他们圆满。“
慕容珩吻了吻她的发顶:“所以我们要更用力地珍惜当下。“他举起酒盏,“敬赤霞子的深情,敬我们的今天,也敬每一个明天。“
“敬明天!“弟子们举着茶盏应和,“枫灵“也叼着片枫叶凑过来,叶尖沾着篝火的暖光,像极了小昭颈间那枚玉佩。
夜风卷着枫叶掠过竹篱,将笑声送到山巅的宗祠里。供桌上的灵位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最上方那排“赤霞子“与“沈砚“的名字,正随着穿堂风轻轻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