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校园艺术节筹备,多方协作显默契
距离校园艺术节只剩一周,乔英子抱着天文主题的演讲手稿,在教室后门急得转圈。她想把演讲稿里的“星系碰撞”讲得生动些,可试了几次都觉得枯燥,看到苏然走进教室,立刻迎上去:“苏然,你帮我看看,这段怎么改才能让大家听得进去啊?”
苏然接过手稿,快速扫了一遍,指着“星系融合过程”那部分说:“你可以把星系比作‘宇宙里的拼图’,两个星系碰撞不是‘打架’,而是慢慢拼在一起,形成新的图案。比如仙女座星系和银河系,几十亿年后融合,就像两盒不同的拼图混在一起,最后拼出更大的画面。”
这个比喻让乔英子眼睛一亮,她立刻拿出笔修改,边写边说:“对哦!这样一说就有意思多了!”一旁的方一凡凑过来,手里攥着个小本子:“我刚才想了几个演讲时的手势,比如说到‘星系扩张’,可以把手慢慢张开,这样更有画面感。”
他边说边演示,笨拙的手势逗得乔英子笑出声,苏然也跟着点头:“这个主意好,演讲时加些肢体动作,能让听众更投入。”方一凡被认可,耳朵微微发红,赶紧补充:“我还能帮你练语气,我之前参加过话剧社,知道怎么调整情绪。”
这时,抱着画板的黄芷陶走过来,轻声说:“演讲需要PPT背景吗?我可以画星空主题的插画,比网上找的图更特别。”她翻开画板,上面已经有几幅草稿——深蓝色的背景上,星星用荧光颜料勾勒,在光线下能隐约发光。
乔英子惊喜地抓住她的手:“太需要了!你画的星空比我想象的还好看!”苏然看着四人围在一起讨论的画面,心里突然有了主意:“我们分工合作吧——英子负责完善演讲稿,方一凡帮她练表达,黄芷陶画PPT背景,我来统筹时间,每天放学后在图书馆排练一小时。”
接下来的几天,图书馆的角落成了专属排练区。乔英子站在书架前演讲,方一凡坐在椅子上纠正她的语气:“说到‘超新星爆发’时,声音要再激动点,就像你第一次看到流星雨那样!”黄芷陶趴在桌子上,根据演讲进度调整插画细节,苏然则拿着计时器,记录每个环节的时间,避免超时。
有一次,乔英子卡在“黑洞引力”的讲解上,怎么说都觉得抽象。黄芷陶放下画笔,拿出一张黑色卡纸,剪了个圆形,再用银色笔在周围画上线条:“你看,这个黑色圆片就是黑洞,周围的线条是被引力拉弯的光,就像你用手抓住橡皮筋,橡皮筋会绕着你的手弯起来。”
乔英子拿着卡纸演示,果然一下子就讲通了。苏然笑着说:“这就是团队的好处,遇到问题一起想办法,比一个人琢磨快多了。”方一凡也点头,手里的小本子记满了注意事项:“明天我们可以找几个同学当听众,让他们提提意见。”
【叮!检测到宿主与乔英子、方一凡、黄芷陶形成高效协作,解锁“团队协作”被动技能——与他人合作时,任务效率提升20%!】
【叮!方一凡好感度 10(当前30),黄芷陶好感度 5(当前65),团队羁绊值提升,奖励“创意灵感卡(初级)”——可短暂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思路!】
排练的最后一天,乔英子完整地演讲了一遍,从星系起源讲到未来探索,配合黄芷陶的荧光背景和方一凡指导的动作,连路过的图书管理员都停下听了一会儿,临走时还夸:“这个演讲真有意思,我都想知道星系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了。”
艺术节当天,乔英子站在舞台上,看到台下苏然、方一凡、黄芷陶鼓励的眼神,深吸一口气,开始演讲。当说到“星系就像宇宙拼图”时,台下传来小声的惊叹;讲到“黑洞引力拉弯光线”,她举起黄芷陶做的卡纸演示,台下立刻响起掌声。
演讲结束,评委给出“最佳创意奖”,乔英子拿着证书跑下台,和三人紧紧抱在一起。方一凡兴奋地说:“我就知道你能拿奖!刚才台下好多人都在拍你的PPT背景呢!”黄芷陶也笑着说:“以后有需要画图的,还可以找我。”
苏然看着身边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暖意,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他拿出手机,看到一条陌生短信:“别以为团队协作就能高枕无忧,你们的‘默契’,很快就会变成麻烦。”
发信人的头像,是之前“清理者”衣服上的黑色齿轮标志。苏然的笑容瞬间凝固,他抬头看向礼堂门口,人群中似乎有个穿黑色外套的人影一闪而过,消失在走廊尽头。
他握紧手机,心里意识到:“清理者”不仅没放弃,还在暗中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这次的短信警告,又预示着什么新的危险?艺术节的喜悦,瞬间被一层阴影笼罩……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