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孙氏的声音像是被什么骤然扼住,戛然而止。
“五娘子?五娘子不是早有婚约了吗?”王夫人眉头微蹙,目光在沈书凝身上逡巡,带着几分审视。
“正是,我们家囡囡确实已定亲了。”孙氏急忙接口,语气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我怎么从未听闻此事?王夫人,我在外的名声想必您也有所耳闻,若娶了我,于王家声名只怕有损。不如考虑我五妹妹?”沈书凝轻笑一声,唇角微扬。
王夫人原本属意的本就是沈书瑶,奈何她已有婚约,这才退而求其次选了沈书凝。
“这是怎么回事?”王夫人转向孙氏,眼中怒意几乎喷薄而出,“你骗我?”她上前一步厉声质问。
“王夫人,人选已定,吉日已择,迎亲队伍也已到场。书凝虽名声有瑕,却终究是沈府嫡女。无论娶谁,不都是一样的吗?”孙氏柔声劝慰,伸手欲搭上王夫人的手。
“哼!”王夫人一把甩开,“我们王家向来不重嫡庶,只重清誉。既然五娘子并未定亲,那我们要娶的便是五娘子!”
“谁要嫁那个痴傻儿!”沈书瑶急匆匆赶来,怒视王夫人。
起初冬雪来报,说王夫人欲改娶她,她还不敢置信。匆匆赶来,竟亲耳听到这番话。
“你说什么?”王夫人眉头紧锁,上前逼问,“你说谁是痴傻儿?”
“谁人不知,王公子虽年已弱冠,心智却如三岁幼童!若嫁给他,我这一生岂不毁了?”沈书瑶毫不退让,声调扬高了几分。
沈书凝静立一旁,唇角含笑,目光掠过沈书瑶,心中暗忖:这人不仅坏,还蠢得可以。让她来挡刀,再合适不过。
“你……”王夫人指着她,气得半晌说不出话。
“王夫人,士农工商,家中再富甲一方,也不过是末流之辈罢了。”沈书瑶语带轻蔑,毫不客气。
“够了!”孙氏厉声喝止。
“孙主母,你便是如此教导女儿的?”王夫人转身看向孙氏,眼中不满显而易见。
孙氏垂眸轻笑:“王夫人,如今迎亲队伍已至,若不想沦为笑柄,您唯一的选择便是沈书凝。”
宋府在朝中权势不小,王夫人不欲与她争执,便没好气地对沈书凝道:“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换喜服随我回去?就你这般,只配给我儿做妾!”
说罢又转头对丫鬟低语:“稍后吩咐家丁,新妇从侧门入府。”
她得意地瞥了孙氏一眼——沈府嫡女又如何,到了王家照样只能为妾。
孙氏却毫不在意。无论为妻为妾,都与她无关,仿佛沈书凝根本不是沈家人。
“我说过了,我不嫁。当初三主母定亲时我毫不知情,如今迎亲队伍到了门口才告知我。此事即便闹上公堂,敲响鸣冤鼓,我也是占理的一方。”沈书凝退后半步,目光清亮地看向王夫人。
在现代社会生活多年,她早已习惯遇事首先诉诸律法,如今穿越而来亦如是。
“你什么意思?”王夫人眼神骤冷,如结寒冰。
“王夫人,此事您该问我三主母。人是她定的,聘礼是她收的,日子也是她选的。如今迎亲队伍到了,您自然该找她要人。”沈书凝说罢,带着冬雪转身回屋,锁上房门。
门外二人的争执,她再未理会。
她咬定不出嫁,便是料准了孙氏不敢将她怎样。
若孙氏还想在沈家安稳度日,首要便是不能开罪沈长也——她的父亲。
傍晚时分,冬雪来报,王夫人最终择了一名沈府丫鬟,嫁与王家为妾。
沈书凝气定神闲地抿了口茶:“意料之中。”
孙氏能有什么大本事?不过倚仗母家余荫罢了。
她能欺负的,也唯有自己而已。
对二房,她可是丝毫不敢得罪。
老夫人回来后听闻事情已解决,顿时松了口气。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沈书凝起身开门,抬眸间一张绝世容颜映入眼帘。
“沈三娘子。”顾嘉善微笑颔首。
沈书凝一时怔忡——内宅不是严禁外男入内吗?
“顾小郎君。”她微微福身,疑惑地望着他,“不知此时前来,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