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青林村笼罩在薄雾中,陈小枫正在实验室检查青霉素的培养情况。经过连日努力,菌落生长良好,再过几天就能提取第一批纯化青霉素了。
大人!柳如剑匆匆跑来,魏征大人和李道宗大人到村口了!
陈小枫手一抖,差点打翻培养皿。魏征?那个以直言敢谏著称的镜子大臣?他来干什么?
他们带了多少人?陈小枫一边整理衣冠一边问。
就三四个随从,柳如剑回答,还有个穿绿裙子的姑娘,说是李道宗大人的养女。
陈小枫松了口气。人不多就好,看来不是来查抄的。他快步向村口走去,心里盘算着魏征此行的目的。
村口老槐树下,两位大臣正在欣赏田园风光。魏征一袭灰袍,面容清癯,目光如炬;李道宗则身着锦袍,气度儒雅。两人身旁站着个十五六岁的绿裙少女,正踮着脚尖好奇地张望村内景象。
下官参见魏公、李公。陈小枫上前行礼。
魏征微微颔首:陈县男不必多礼。老夫奉陛下之命,特来考察以工代赈实施情况。
李道宗笑着补充:顺便把太原煤矿的地契给你送来。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三座煤矿,都在太原城郊,储量丰富。
陈小枫大喜,双手接过地契:多谢李公!
要谢就谢陛下。李道宗摆手,陛下说了,你解决粮荒有功,这是赏赐。
魏征轻咳一声:陈县男,不请我们进去看看吗?
陈小枫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引路:二位大人请!
绿裙少女蹦蹦跳跳地跟上,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对村中的一切充满好奇。
这位是...陈小枫试探地问。
小女玄芷。李道宗宠溺地看着少女,我收养的孤女,平日最爱新奇事物,听说青林村有许多新鲜玩意,非要跟来看看。
李玄芷向陈小枫行了一礼,笑容甜美:见过陈县男。听说你会造电灯,是真的吗?
陈小枫一愣。电灯?这事虽然没刻意保密,但知道的人也不多。这小姑娘从哪听说的?
略懂一二。他含糊地回答,同时暗自警惕。
一行人先参观了新建的工坊。灾民们正在制作新式纺车和织机,看到大臣到来,纷纷行礼。
魏征仔细询问工坊的运作方式:每人每日工钱多少?做多久能还清借粮?
陈小枫一一作答:壮劳力每日十文,妇人八文,老人孩子五文。按现在的粮价,做两个月就能还清借粮,之后就是净赚了。
魏征点头:善。既解决了灾民生计,又不白给粮食,免得养成惰性。
李道宗则对纺车更感兴趣:这纺车比寻常的快三倍不止,怎么做到的?
陈小枫解释:加了个飞轮,利用惯性省力。另外纱锭位置也改良过,减少摩擦。
李玄芷突然插话:是不是还利用了杠杆原理?
陈小枫惊讶地看着她。这小姑娘还懂杠杆原理?
玄芷读过《墨经》。李道宗笑着解释,对机关术有些研究。
参观完工坊,陈小枫带他们去看试验田。新开垦的田地里,红薯、玉米和土豆长势喜人。魏征蹲下身,仔细查看作物的根系。
这些作物,真如你所说那般高产?
陈小枫自信地点头:红薯亩产可达两千斤,土豆一千五百斤,玉米八百斤以上。
魏征倒吸一口凉气:若真如此,大唐将再无饥馑!
李玄芷蹲在田埂上,用手指轻轻触碰红薯叶子,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陈县男,这些作物...是从西域引进的吗?
陈小枫含糊其辞:算是吧。
正说着,李承婉蹦蹦跳跳地跑来:陈默!我...她猛地刹住脚步,看到有外人在场,赶紧改口,陈县男,新一批鸭蛋到了!
她好奇地打量着李玄芷,两个年纪相仿的少女四目相对,空气中似乎有火花闪过。
陈小枫介绍道:这位是永嘉公主的妹妹,李承婉姑娘。这位是李道宗大人的养女,李玄芷小姐。
李承婉行了个礼,眼睛却一直盯着李玄芷看,表情有些古怪。
午饭安排在村中食堂。陈小枫特意让厨房准备了新式菜肴:红烧土豆、玉米烙饼、清炒红薯叶,还有一道土豆炖牛肉。主食则是新收的小麦做的馒头。
魏征尝了一口土豆,惊讶道:此物口感绵密,饱腹感强,确是好粮!
李道宗也对玉米烙饼赞不绝口:香甜可口,比粟米强多了。
李玄芷却对桌上的酱油和醋更感兴趣:陈县男,这调味汁是如何酿造的?颜色如此深沉,味道却鲜美异常。
陈小枫解释:大豆发酵而成,需三个月时间。
能教我吗?李玄芷眼睛亮晶晶的。
陈小枫正要答应,李承婉突然在桌下踢了他一脚。他吃痛转头,只见李承婉拼命使眼色,嘴巴无声地动着:她有问题!
陈小枫不明所以,但还是改口:这个...工艺复杂,一时半会说不清。
饭后,魏征和李道宗去客房休息,说好下午继续参观。李玄芷却不肯休息,缠着陈小枫带她去看水力磨坊。
陈县男,走在路上,李玄芷突然问,电灯是怎么亮的?为什么能比油灯亮那么多?
陈小枫心头警铃大作。这问题太专业了!普通闺阁少女怎么会对电灯原理感兴趣?
这个...说来复杂。他敷衍道,就是通了电,钨丝发热发光。
钨丝?李玄芷追问,是某种金属吗?为什么选钨?
陈小枫额头冒汗。这丫头,问题一个比一个专业!
玄芷小姐对机关术很感兴趣啊。他试探地问。
李玄芷甜甜一笑:爹爹说我好奇心太重。但我就是喜欢这些新奇玩意儿。
正说着,李承婉不知从哪冒出来,一把挽住陈小枫的胳膊:陈县男,姐姐找你呢!
她凑到陈小枫耳边,咬牙切齿地低语:你知道她是谁吗?
陈小枫摇头。
李玄芷,字文成。李承婉一字一顿,她就是文成公主!
陈小枫如遭雷击。文成公主?!历史上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那位?
他猛地转头看向李玄芷。少女正站在水力磨坊前,仰头望着转动的轮子,阳光洒在她精致的侧脸上,确实有几分皇家气度。
不可能吧?陈小枫压低声音,文成公主不是应该
还没册封呢。李承婉撇嘴,她是宗室女,被李道宗收养。按惯例,和亲公主都是从宗室女中选的。
陈小枫心头一紧。如果这真是未来的文成公主,那她对这些技术的兴趣就解释得通了——很可能是为吐蕃打探!
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大量中原技术和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吐蕃的发展。而现在,他的这些现代科技如果被带到吐蕃...
得想办法阻止她接触核心技术。陈小枫暗下决心。
他悄悄对李承婉说:去叫柳如剑来,暗中盯着她。别让她接近实验室和发电机。
李承婉点头,一溜烟跑了。
陈小枫调整表情,走向李玄芷:玄芷小姐,接下来我们去看看纺织工坊如何?
李玄芷似乎有些失望:不看电灯了吗?
电灯还在试验阶段,不太安全。陈小枫婉拒,等成熟了再请小姐参观。
李玄芷撅了撅嘴,但也没再坚持。
纺织工坊里,数十名妇女正在操作新式织机。李玄芷很快被精美的图案吸引,不再追问技术问题。
下午,魏征继续考察灾民安置情况。他详细询问了工钱发放、粮食分配、住房安排等细节,甚至查看了账本。
陈县男,魏征严肃地说,你这以工代赈虽好,但老夫担心一旦工程结束,灾民又将何去何从?
陈小枫早有准备:魏公所虑极是。所以下官规划了长期产业。纺织、农具、药材,都需要持续生产。灾民可以转为长期雇工。
魏征点头:有远见。不过雇工多了,工钱支出也大,如何保证盈利?
技术优势。陈小枫自信地说,我们的织机效率是寻常的三倍,农具更耐用,药材更有效。成本低了,利润自然有。
魏征若有所思:所以关键在技而非人?
正是。陈小枫笑道,下官称之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魏征捋须沉思:有趣的想法。若推广全国,或许能解决流民问题。
李道宗则对陈小枫的技术保密措施更感兴趣:听说你给每个工坊都分了工序,没人知道完整工艺?
陈小枫点头:这叫分工协作。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防止技术外泄。
李玄芷在一旁听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傍晚时分,考察结束。魏征对陈小枫的治理给予了高度评价:陈县男之才,堪为州府之任。老夫回朝后,定向陛下举荐。
陈小枫谦虚道:魏公过奖。下官只是尽绵薄之力。
送别时,李玄芷依依不舍:陈县男,我还能再来吗?
陈小枫微笑:随时欢迎。心里却想着怎么加强安保。
李道宗拍拍养女的头:玄芷很喜欢这里啊。陈县男若不嫌弃,改日我再带她来拜访。
目送马车远去,陈小枫长舒一口气。李承婉不知从哪冒出来,一脸得意:怎么样,我救了你一命吧?
陈小枫苦笑:多谢提醒。不过你怎么认出她的?
去年上元节在宫里见过。李承婉撇嘴,她那时还叫李雪雁,后来被李道宗收养才改名。宫里人都知道她是内定的和亲公主。
陈小枫若有所思。历史上文成公主确实原名李雪雁,后来被唐太宗认为义女,改名文成,封公主。
她今天问的那些问题...李承婉皱眉,太专业了。不像普通闺阁女子会关心的。
陈小枫点头:我也有同感。她可能...不只是好奇。
柳如剑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们身后:大人,要不要派人盯着她?
陈小枫沉思片刻:暂时不用。但要加强村里的戒备,尤其是实验室和发电机房。
柳如剑领命而去。李承婉凑近陈小枫:喂,你不会真对那个文成公主有意思吧?
陈小枫:......
这丫头,脑子里整天想些什么?
我只是担心技术外泄。他无奈解释,那些东西若传到吐蕃,后果不堪设想。
李承婉眨眨眼:那...如果陛下真要她和亲,你会阻止吗?
陈小枫一愣。这个问题他没想过。作为臣子,他有权干涉皇家和亲大事吗?
我...他犹豫片刻,我会想办法用其他技术交换,保住核心机密。
李承婉突然笑了:这才像话!她蹦蹦跳跳地走了,我去告诉姐姐!
陈小枫摇头苦笑。这丫头,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回到实验室,他检查了一遍青霉素的培养情况,又去发电机房巡视。这些核心技术,必须严加保护。
尤其是想到历史上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那些技术——农耕、纺织、医药、造纸...若再加上他的现代科技,吐蕃岂不是要提前一千年进入工业时代?
绝对不行。陈小枫暗下决心,得想个办法,既不让陛下难做,又能保住技术。
正思索间,柳如剑匆匆跑来:大人,太子派人来了!
陈小枫心头一紧:又来?这次是什么理由?
说是...送请柬。柳如剑递上一张烫金帖子,太子三日后设宴,邀请大人赴宴。
陈小枫接过请柬,眉头紧锁。太子突然示好,必有蹊跷。
备马。他沉声道,我去找程咬金商量。
夕阳西下,陈小枫策马奔向长安。身后,青林村的灯火一盏盏亮起,在暮色中如同星辰般闪烁。这些他用现代知识点燃的文明之火,绝不容许任何人——无论是太子还是吐蕃——将其熄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