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辰的笑容,温暖得能融化北极冰川,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林晚觉得比冰川还冷。
“晚晚,你看啊,宝宝马上就要出生了,”他搂着她的肩膀,手指温柔地摩挲着她孕期水肿的手背,语气是百分百的“为家操心好丈夫”,“未来的开销得有个规划。我想了想,以后家里的账,我来管吧。”
林晚心里“咯噔”一下,警报声瞬间拉响,但脸上还维持着被孕期激素折磨得有些迟钝的温顺:“你管?怎么管?”
“简单。”周辰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方案,流畅得像是排练过一百遍,“你的副卡我先收着。以后家里需要买什么,你先跟我说,我来支付。我呢,每天给你一些现金,零花,买点水果零食什么的,绝对够用。”他凑近,语气甜蜜又体贴,“我是怕你产后太累,操心这些柴米油盐的事儿费神。这些累活,让我来扛。”
林晚看着他,差点就信了。如果她没有在前天无意间看到他电脑上打开的网页,标题是《如何通过经济控制确保家庭主导权》的话。
她心里的小人已经跳起来给了周辰一套组合拳,但现实里的她只是眨了眨眼,露出一个略带疲惫却无比依赖的笑容:“老公你想得真周到,我最近是觉得脑子不够用呢。都听你的。”
交出副卡,接过周辰递来的、薄得可怜的一点现金,林晚感觉自己像是被套上了一条无形的链子,还是镀着“为你好”金粉的那种。
第一回合,表层钩子,命中。她假装被钓上去了。
顺从了几天,每天为了买一斤贵点的草莓都要打报告申请“专项资金”的日子,让林晚憋闷得差点产前抑郁。她想起自己婚前还有个独立的存款账户,里面是她工作几年省吃俭用存下的“嫁妆”,虽然不多,但却是她最后的底气。
她找了个周辰心情似乎不错的时机,软声提起:“老公,我记得我还有个自己的小账户,里面有点钱,要不也拿出来贴补家用?”
周辰的表情毫无破绽,甚至带着一丝赞赏:“哦,那个账户啊!我正想跟你说呢。晚晚,我们现在是一家人了,夫妻一体,财产也应该共同规划,分散管理效率太低了。我已经帮你把那个账户的钱,转到我们的联名账户里了,这样更利于统一投资理财,收益最大化。”
林晚的血一下子凉了半截。他什么时候动的?怎么知道的密码?!她强撑着笑容:“是……是吗?你动作真快。”
“当然,为这个家嘛。”周辰笑得一脸坦荡,“放心吧,我咨询了理财师,这笔钱冻结……啊不是,是规划一段时间,未来收益会很不错。”
冻结。他差点说漏嘴的词,像一把冰锥,彻底刺穿了林晚最后的幻想。
第二回合,中层钩子,撕裂了她最后的安全感。那根本不是共同理财,那是没收,是冻结!是把她变成离不开土壤的盆栽!
深夜,林晚躺在床上,听着身边周辰均匀的呼吸声,感觉自己像个即将爆炸的气球。经济控制!这四个字在她脑海里疯狂刷屏。切断你的经济来源,让你失去独立能力,让你哪怕受了天大的委屈,也因为没钱而不敢、也不能离开。什么夫妻共同理财,什么为未来规划,全是漂亮的包装纸,里面裹着的是彻头彻尾的控制欲!
她不能坐以待毙。为了自己,也为了即将出生的孩子。她必须有钱,必须有能让自己随时有底气说“不”的能力。
深层的钩子,带着倒刺,扎进了她的心里,也逼出了她从未有过的反抗意志。
行动点变得清晰无比。她想起第六章时,自己鬼使神差留下的后手——当时只是下意识地觉得不该把所有首饰都展现在周辰面前,现在想来,简直是未卜先知的明智!她偷偷把几件品牌辨识度不高、但材质保值(周辰只认logo,不懂材质)、或者是他早年送的不起眼的小礼物,单独收在了一个旧衣箱最底层。
现在,它们是她的“起义军费”了。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表现得无比顺从乖巧。报备每一笔开销,连买杯奶茶都截图汇报,对账户被冻结的事绝口不提,仿佛完全接受了“家庭 CFO”(周辰自封)的管理。
周辰对此十分满意,放松了警惕。
而林晚,则开始了她的“地下工作”。利用产检的机会,独自一人(周辰后期会议频繁,不再次次陪同),她揣着一个小绒布袋,走进了一家信誉良好的二手奢侈品寄卖店。
店员热情地接待了她。当那条周辰早年送她的、细得几乎看不见的钻石项链被估价时,林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小姐,这条虽然细,但成色不错,我们可以给您这个数。”店员在计算器上按出一个数字。
比原价低很多,但对现在的林晚来说,是救命的稻草。她甚至没有还价,迅速点头:“好,寄卖。”
拿到协议,揣着即将到账的“希望”,林晚走出店门,阳光洒在她脸上。她深吸一口气,感觉肺里的空气都变得自由了许多。
她没注意到,街角,一个熟悉的身影刚从咖啡馆出来,无意间瞥见了她从寄卖店出来的身影。那人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林晚只是下意识地压了压帽檐,快步走向地铁站。她心里盘算着:下一件,该变卖哪个呢?这点钱,该藏在哪里最安全?绝对绝对不能存在任何银行账户里。
经济锁链很结实,但她已经开始偷偷打磨能锯断它的锉刀了。
只是,刚才那个身影……会是谁?他看见了吗?这刚刚点燃的自由小火苗,会不会下一秒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浇灭?
(本章完)
希望这一章能满足您的要求。它紧密围绕“经济控制”这一核心冲突,通过林晚的动机、行动和内心反应来推进剧情,保持了轻喜剧的基调(主要通过林晚内心的吐槽和反差感实现),同时结尾设置了新的悬念点,以激发读者的互动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