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山修仙宫,终年积雪,云雾缭绕,宛如遗世独立的琼楼玉宇。然而,在这仙气飘渺之地,也并非人人皆可餐霞饮露,御剑九霄。在庞大宫宇的僻静一角,坐落着五个小小的院落,这便是“炊事班”的居所与劳作的领域——修仙宫的膳房。
可玉、阿萍、李子涵、刘曦、王芳,以及新来的苏月儿。六个女子的命运,因这缭绕的炊烟而紧密相连。她们有个共同点:都没有修炼出那玄之又玄的真气。除了入门较早、根基稍稳的可玉,其余四人,包括苏月儿,都是在这两年间,因缘际会或资质所限,陆续被分配到这雪松山巅的“另类”岗位——炊事班。
修仙问道,长生逍遥,似乎与她们隔着万水千山。每日里,寅时起,亥时歇,劈柴担水,淘米洗菜,调制灵谷仙膳,喂养着宫中数千张挑剔的嘴。她们的“道”,在灶膛跳跃的火焰里,在蒸腾的热气中,在同伴疲惫却相视一笑的默契里。然而,仙宫自有其冷酷的法则:若无修炼进展,便无长久立足之地。可玉尚能凭资历勉强支撑,其余四人,则是悬于一线。
“月儿姐,你说宫主赐下的那张方子……真能行吗?”昨夜临睡前,年纪最小的李子涵蜷在冰冷的铺盖里,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和希冀。昏暗的油灯下,映照着其余几人同样忧虑的脸庞。刘曦与阿萍正笨拙地尝试引导丹田那微弱的气息,王芳则咬着唇,盯着自己布满薄茧的手指发呆。
苏月儿放下手中那卷泛黄的《灵植粗纲》,目光扫过姐妹们,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那张‘引气汤’的方子,宫主既然给了我们炊事班,便是最后的机会。‘浩阳草’为主药,需引‘天光之火’淬炼其性,激发其中蕴藏的纯阳生机,方可助我们感应天地灵气,引气入体。这比浩阳丹容易炼制多了。如果有浩阳丹,我们必定能够踏入修仙门槛,成为练气士。”
“‘天光之火’……”可玉叹了口气,拨亮了灯芯,“听着就虚无缥缈。宫主常说‘道法自然’,可这火,莫非指的是正午最烈的阳光?还是九天之上的雷霆闪电?我们这等连山门都难出的杂役,如何去寻?”
刘曦停下尝试,沮丧地说:“是啊,月儿。即便知道了药方,找不到这关键的火引,一切都是空谈。宫规无情,若一年之内我们五人不能共同引气入体……按照惯例,至少得有两人离开雪松山,遣返凡尘。”她的话语像一块沉重的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离开,意味着彻底断绝仙缘,回到那或许早已物是人非的俗世。
苏月儿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寒风夹着雪粒子立刻灌了进来,远处连绵的雪峰在朦胧的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天光之火……”她望着那亘古不变的星空,喃喃自语,眼中却闪烁着一种近乎固执的光芒,“未必如想象中那般遥远。事在人为,我们总得试试。明日,我去多寻些浩阳草,也试试找找那‘天光之路’。”
“月儿,外面风雪正紧!”阿萍担忧地叫道。
“小心为上。”可玉叮嘱道。
“月儿姐,我……我跟你一起去?”李子涵怯生生地问。
苏月儿摇摇头,关上了窗,隔绝了风雪声:“不必。找草或许不难,但寻‘火’之法,我心中有个念头,需独自印证。你们安心留在膳房,等着我的消息。记住,这是我们五人共同的道,缺一不可。”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坚定,让躁动不安的空气稍稍沉淀下来。
------
翌日清晨,当宫中弟子们尚在吐纳晨光,或是演练剑诀之时,苏月儿已和同伴们合力完成了早膳的烹制。热气腾腾的灵米粥、清香四溢的灵蔬小菜被整齐码放好。她解下油腻的围裙,换上一身半旧的、便于行动的青色棉袍,拿起一把磨得锃亮的精钢镰刀,不顾门外呼啸的风雪,毅然踏出了修仙宫那高大厚重的朱漆大门。
“呜——呜——”
寒风裹挟着密集的雪片,瞬间扑打在脸上,冰冷刺骨,几乎让人窒息。雪松山巍峨无边,群峰耸峙,离开宫门结界庇护的范围,天地间只剩一片茫茫的白与呼啸的风。视野被压缩到不足十丈,粗壮的雪松枝桠在狂风中疯狂摇摆,发出令人心悸的嘶吼。宫规森严,未学会御剑飞行的弟子严禁擅自离宫,原因很简单:山路陡峭险峻,大雪封山,极易迷失方向,体力耗尽或被冻毙于途。即便能侥幸找到路,几个时辰后,也必定会被恶劣的天气逼回宫门。因此,宫内弟子,无论修为高低,出入宫门皆凭令牌,自由与否,全看自身本事能否对抗这天地之威。
苏月儿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及膝深的积雪中跋涉,棉袍下摆很快被雪浸透,变得沉重冰冷。她的目标明确:宫后山向阳坡生长的“浩阳草”。这种草耐寒,叶片呈金黄,形如小剑,向阳而生,即使在风雪天也能在背风的石缝或古松下找到。它蕴含着微弱但纯粹的阳气,正是炼制“引气汤”的核心药材。
“呼……呼……”每一次呼吸都带出长长的白气,苏月儿努力辨认着方向,镰刀当作拐杖,在雪地里艰难前行。风雪似乎存心与她作对,在她割下十几株坚韧的浩阳草,小心地捆好背在身后时,风势骤然加剧,雪花变成了铺天盖地的雪幕,能见度降到最低。
“不行,这样下去别说找‘火’,连回宫的路都难找了。”苏月儿抹去睫毛上凝结的冰霜,身体已经感到刺骨的寒意。她必须找个地方暂避风雪,恢复体力。
凭借着对附近山势的记忆和模糊的直觉,她在陡峭的山壁上搜寻。终于,在靠近一处悬崖边缘的地方,她发现了一个洞口。洞口不大,被几块凸出的岩石半遮蔽着,若非仔细寻找很难发现。苏月儿手脚并用地爬了上去。
洞内比她想象的要深一些,约有十米,宽敞干燥,竟意外的温暖。洞壁光滑,显然是某种生物长期摩擦所致。更令人惊异的是,在洞窟最深处铺着厚厚柔软干草的地方,静静躺着三颗巨大的蛋!每一颗都比成年人的头颅还要大一圈,蛋壳呈现出一种温润如玉的灰白色泽,上面隐隐有玄奥的银色纹路流转。
苏月儿的心脏猛地一跳,屏住了呼吸。她的学识告诉她,这绝不是凡鸟之卵。结合洞壁的痕迹和这雪松山顶的环境,答案呼之欲出——这是天苍神雕的巢穴!
天苍神雕,一种强大的灵禽,成年体型巨大,翼展可达数丈,生来便开启灵智,聪慧凶悍,且极其护崽。它们常盘踞于灵气浓郁的绝峰险地。雪松山修仙宫,无疑是附近最合适的栖息地。苏月儿脑中飞速运转:
“天苍神雕……传闻它们与宫主丹参真人有些渊源。宫主年轻时曾救助过一只受伤的雏雕,后来那雕便时常盘旋于雪松山,虽未被收服,却也从不袭扰宫中弟子,更像是护山灵禽。这只在此筑巢的雕,莫非就是其后代?或是当年那只雕的同族?”她小心翼翼地靠近几步,仔细观察那几颗巨蛋,确认没有任何损伤,“万幸,蛋完好无损。只要我不碰触它们,不做任何伤害之举,待那雕归来,看在此处毕竟是修仙宫地界,我又无恶意,或许能看在宫主面上,放我一马?”
洞内避开了肆虐的寒风,温度明显比外面高许多。最重要的是,这个山洞面向东方,虽然洞口灌风,但此刻风雪稍歇,一缕微弱的、金红色的晨曦正顽强地穿透云层,从洞口斜斜地照射进来,在洞内昏暗的光线下投下一道温暖的光斑。
“光!”苏月儿眼睛一亮,一个大胆的想法如同电光石火般在她脑海中炸开!“天光之火!天光之火!也许我们根本就不能像寻找凡火那样去漫山遍野地找!它是一种契机,一种现象!需要一点……聪明的小手段,‘请’它自己显露出真容!”
灵感的闸门一旦打开,记忆便如潮水般涌来。儿时在凡俗界,她还是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时,最喜爱的玩具之一,便是父亲给她的一面放大镜。那小小的、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琉璃片,拥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将明亮温暖的太阳光聚集起来,形成一个小小的、炽热的光点!她清晰地记得,只要用一只手掌大小的放大镜,将那光点投射在一张薄纸上,不消片刻,纸便会冒烟,继而燃起一小簇火苗!
“火!那放大镜汇聚的光点不就是火吗?凝聚了太阳光芒精华的‘火’!”苏月儿激动地几乎要跳起来,“天光之火……原来如此!它并非有形之物,而是被汇聚到极致的光!是被引导、被强化的太阳之精!其热度,足以点燃万物,称之为‘天光之火’,名副其实!”
豁然开朗!困扰她多日的谜题,竟在这一刻被童年的记忆解开。她需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之火,而是一个能将太阳光汇聚起来的工具——一个巨大的凸透镜!
“冰!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冰!”苏月儿看向洞外,风雪似乎小了一些,但地面上、岩石上、松枝上,到处都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和晶莹剔透的冰块。“纯净的山顶玄冰,质地坚硬通透,正是制作凸透镜的绝佳材料!”
希望之火在心中熊熊燃烧,驱散了寒意。苏月儿再次走出山洞,顶着寒风,就在附近寻找合适的冰块。她的目光锐利,很快锁定了一块倚靠在巨大雪松根部的冰块。它体积可观,约莫有一个大西瓜那么大,更重要的是,通体晶莹,内部几乎不含气泡杂质,在微弱的阳光下泛着纯净的蓝光。
“就是它了!”苏月儿用力将冰块从雪堆里挖出来,触手冰冷刺骨,异常沉重。她咬紧牙关,使出全身力气,将这几十斤的冰块拖回了天苍雕的洞穴。
将沉重的冰块放在洞口透进来的光斑附近,苏月儿拔出腰间那把锋利坚韧的镰刀。她深吸一口气,开始了精密的“雕刻”工作。
“镰刀虽非刻刀,但胜在锋利,小心些便是。”她自言自语,神情专注无比。锋利的刀尖划过坚硬的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冰屑簌簌落下。她需要将这冰块削磨成一面中间厚、边缘薄的完美凸透镜。这需要极大的耐心、稳定的手腕和对光学原理的朴素理解。
“中心点要最厚……弧形要平滑流畅……边缘要薄但不能太脆弱……”她一边动手,一边在心中默念着要点,仿佛在和手中的冰对话,“成败在此一举,为了可玉姐,为了阿萍、李子涵、王芳、刘曦,也为了我自己……我们六个,必须一起留下!”每一刀都倾注着她的信念和希望。
时间在专注中流逝。大约半个时辰后,汗水浸湿了苏月儿的鬓角,又被洞内的寒气凝结成细小的冰珠。终于,一面直径接近一尺、盘子大小、形态规整、表面被打磨得相对光滑的冰制凸透镜,呈现在她面前。它比她童年玩过的放大镜不知大了多少倍!
苏月儿小心翼翼地用几块碎石将这面沉重的冰透镜倾斜着架设在洞口,调整着角度,让尽可能多的晨光透过冰透镜的中心。神奇的一幕发生了!
洞口射入的阳光,经过这巨大的冰透镜的汇聚,在洞内相对干燥的、铺着枯草的地面上,投射出一个极其明亮、如同燃烧火炭般的金黄色光点!这光点约有鸡蛋大小,边缘清晰,内部仿佛有金色的液体在流动,散发出惊人的热度。
苏月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屏住呼吸,从旁边天苍雕那巨大鸟巢的边缘,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根干燥的枯草。她颤抖着,将草叶的尖端,缓缓地伸向那个炽热的光点。
“嗤……!”
一点微不可闻的轻响。就在枯草尖端接触到光点中心的刹那,一缕极其纤细的青烟袅袅升起,紧接着,一点明亮跳跃的橙红色火苗,赫然在枯草尖端燃烧起来!
成功了!!!
巨大的喜悦如同洪流般瞬间冲垮了苏月儿所有的疲惫和紧张。她看着手中那跳跃的小火苗,又看看地上那个宛如实质的金色光点,激动得眼眶发热,几乎要落下泪来。
“天光之火!这就是天光之火!”她低声欢呼,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和狂喜,“我的想法是对的!凡物可行,仙道亦可通!太阳之精,汇聚于此,便是至阳天光之火!”小火苗很快燃尽了她手中的枯草,她立刻将其熄灭。
此刻,洞外的风雪似乎也识趣地暂时停歇了,更多的阳光穿透云层,透过冰透镜,将那个“天光之火”的光点映照得更加璀璨夺目,热力四射。洞内的温度仿佛都因此升高了不少。
苏月儿毫不犹豫,立刻解下背上那捆珍贵的浩阳草。她小心地挑选出其中最为饱满、色泽最金黄的几株,怀着最虔诚、最热切的期盼,将它们整齐地摆放进了那个由“天光之火”凝聚而成的、炽热夺目的金色光点之中!
金黄的草叶在光点的高温下,迅速失去水分,边缘微微卷曲,一股奇异的、带着阳光气息的淡淡馨香开始在洞中弥漫。
苏月儿盘膝坐在光点旁,目光紧紧锁住那几株正在经历神奇淬炼的浩阳草,仿佛注视着自己和姐妹们未来的命运。她双手合十,默默祈祷,声音虽轻却无比坚定:
“如果天光之火就是这个光点,如果我的理解没有错……那么,一刻钟后,这一把承载着我们六人希望的浩阳草,就会在太阳精华的淬炼下,脱胎换骨,化作能够引领我们踏入修行之路的‘浩阳丹’!”她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似乎都充满了希望的味道,“不管了!不试一试,怎么知道结果?路,是人走出来的!道,也是人开辟的!我们炊事班,也要有自己的道!”
她静静地守候着,任由洞外的风雪声再次隐隐传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充满了期待与紧张的重量。洞内,只有那天光之火的光点在无声地燃烧,散发着神圣而温暖的光芒,“舔舐”着草叶,仿佛在进行一场静默而伟大的炼化。那几颗巨大的天苍雕蛋,在光点的映照下,纹路也似乎更加清晰、神秘,而在不远处,还有一颗纹路古朴甚至有些丑陋的化石蛋,静静地躺着。
苏月儿的心跳,渐渐与那光点无声的脉动同步。她在等待一个奇迹,一个属于她们六个凡尘女子的、由智慧与勇气点燃的仙缘之火。
一刻钟,仿佛一个世纪般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