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五天的日夜兼程,林辰一行终于抵达江宁府境内。刚过城门,原本平整的官道就变得泥泞不堪,马车走在上面,时不时陷进泥坑里,侍卫们只能下车推着走。
“殿下,前面就是江宁府城了。”陈峰勒住马,指着前方隐约可见的城墙,“只是这路太不好走,估计还得半个时辰才能到。”
林辰掀开车帘,一股潮湿的水汽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霉味。道路两旁的农田全被淹没,只露出半截枯黄的稻穗,几只乌鸦落在歪倒的稻草人上,发出凄厉的叫声。远处的村庄里,不少房屋的屋顶都被冲垮了,几个衣衫褴褛的百姓正蹲在路边,眼巴巴地看着过往的车马。
“停车。”林辰突然开口,“我去看看那些百姓。”
李德全连忙阻拦:“殿下,您别去!那地方又脏又乱,万一染上瘟疫可怎么办?再说,江宁知府肯定已经在城里等着了,咱们还是先去府衙吧。”
“府衙不急。”林辰推开车门,踩着侍卫递来的木板下了车,“我既然是来赈灾的,总得先看看百姓的真实情况。”
他走到一个正在啃树皮的老人面前,蹲下身,语气温和地问:“老人家,您这是饿了多久了?家里人呢?”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绝望:“饿……饿了三天了。儿子去河边捞粮食,被水冲走了,儿媳妇带着孙子去城里要饭,到现在还没回来……”说着,老人就哭了起来。
林辰心里一酸,连忙让侍卫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递给老人:“您先吃点东西,城里马上就会发粮食了,您儿媳妇和孙子肯定能回来的。”
周围的百姓见有干粮,纷纷围了过来,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里满是渴望。林辰让陈峰把车上的干粮都拿出来分发,又让宫女给受伤的百姓包扎伤口。
“殿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陈峰悄悄凑过来说,“咱们带的干粮不多,要是都分了,后面的路就没吃的了。”
林辰点点头,对着百姓们高声说:“大家放心,朝廷已经调拨了五万石粮食,很快就会运到这里。我是朝廷派来的赈灾钦差,接下来会组织大家抗洪救灾,只要大家肯出力,每天都能领到粮食,还能重建家园!”
百姓们听到这话,顿时沸腾起来,纷纷跪在地上磕头:“多谢大人!多谢朝廷!”
林辰连忙扶起他们:“大家快起来,咱们一起努力,一定能渡过难关。”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十几个穿着官服的人簇拥着一顶轿子过来。轿子停下,一个肥头大耳的官员从里面走出来,正是江宁知府王怀安。
“下官江宁知府王怀安,参见太子殿下!”王怀安快步走上前,躬身行礼,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不知殿下驾到,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
林辰看着他油光满面的样子,再对比身边百姓的惨状,心里顿时有了火气,但还是压着脾气说:“王大人不必多礼,眼下灾情紧急,咱们还是先去看看安置点吧。”
“是是是!”王怀安连忙应下,“下官已经在城外搭建了安置点,还准备了粮食和药品,就等着殿下视察呢。”
林辰跟着王怀安来到安置点,却发现这里根本不是他说的“准备充分”——所谓的帐篷都是破破烂烂的,不少地方还在漏雨;粮食只有寥寥几袋,堆在角落里,上面爬满了老鼠;几个负责分发物资的小吏,正偷偷把粮食往自己怀里塞。
“王大人,这就是你说的准备充分?”林辰指着那些漏雨的帐篷,语气冰冷,“百姓们住在这里,和露天有什么区别?还有那些粮食,够谁吃的?”
王怀安脸色一白,连忙解释:“殿下,这……这是因为灾情太严重,下官实在来不及准备。不过您放心,只要朝廷的粮草一到,下官马上就改善安置点的条件。”
林辰没有再说话,而是走到一个正在给孩子喂稀粥的妇人面前,看着碗里几乎能照出人影的粥,问道:“大嫂,你们每天能领到多少粮食?”
妇人看了一眼王怀安,小声说:“每天……每天只有半碗稀粥,孩子根本吃不饱。”
林辰心里的火气再也压不住了,转身看向王怀安:“王大人,你还有什么要说的?百姓们每天只能喝半碗稀粥,你却在府衙里山珍海味,这就是你所谓的赈灾?”
王怀安吓得连忙跪在地上:“殿下恕罪!下官……下官不是故意的,只是府里的粮食实在不够,下官也是没办法啊!”
“没办法?”林辰冷笑一声,“朕看你是把赈灾款都装进自己的腰包了吧!陈峰,把王怀安给我拿下,关进府衙大牢,等朕查明情况,再向父皇奏请处置!”
陈峰立刻上前,将还在辩解的王怀安押了下去。周围的官员见状,吓得脸色惨白,纷纷跪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
林辰看着跪在地上的官员,语气严肃地说:“从今天起,江宁府的赈灾事务由朕亲自负责。你们若是敢像王怀安一样贪墨赈灾款、欺压百姓,朕绝不轻饶!现在,你们都起来,跟着朕一起整顿安置点,清点物资,要是有谁敢偷懒,休怪朕不客气!”
官员们连忙起身,不敢有丝毫懈怠。林辰看着眼前混乱的安置点,又看了看远处被洪水淹没的农田,心里清楚,接下来的日子,有的忙了。但他没有丝毫退缩,因为他知道,这里的百姓,正等着他带来希望。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