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分我家产,送众禽去劳改 > 第35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换源:


       夜色深沉,将四合院的轮廓浸染成一片浓稠的墨。

林卫的身影穿过月洞门,周身裹挟着深夜的寒气。杨厂长的许诺,如同一根定海神针,彻底镇住了他心头最后翻涌的浪涛。

棋盘已布,前路已明。

只待收网。

刚踏入后院,通往自家屋子的石板路上,一道黑影从老槐树盘踞的阴影里猛地闪出。那道身影带着一股被死死压抑的躁动气息,拦住了他的去路。

是傻柱。

“林卫。”

他开口,声音嘶哑得像是两块锈铁在摩擦。

那张平日里写满冲动与蛮横的脸上,此刻布满了沟壑纵横的挣扎。怨毒的火焰在他眼底深处燃烧,却被另一种更深沉、更原始的情绪死死扼住,最后只剩下狼狈不堪的焦灼与不忍。

林卫停住脚步。

他对此没有半分意外。

他只是平静地注视着傻柱,那双清澈的眼眸在夜色中拥有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

院子里的空气停止了流动。

傻柱的胸膛剧烈起伏,每一次呼吸都沉重得像是在拉扯一个破旧的风箱,在寂静中格外刺耳。他攥紧了拳头,指骨因为过度用力而根根泛白,仿佛在与内心某个看不见的魔鬼进行殊死搏斗。

许久,他全身的力气仿佛被瞬间抽干,猛地一跺脚,地面扬起一小片尘土。

“明天进厂,你……”

他的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声音压得极低,快得几乎含混不清。

“你小心点电!离配……配电室远点!”

这句话说完,他整个人都虚脱了。

他不敢再看林卫一眼,那平静的目光是一种无声的审判,让他无地自容。他猛地扭过头,身体的动作甚至带着几分仓皇,冲回了自己屋里。

“砰!”

门被重重摔上。

巨大的声响在深夜里传出很远,震落了老槐树上几片早已枯黄的叶子。

林卫的视线落在对方那扇紧闭的屋门上,眼神深处掠过一丝微光。

这个被秦淮茹玩弄于股掌之间,被易中海当枪使的莽夫,终究还残存着一丝未被彻底泯灭的人性。

而这句没头没尾的警告,也彻底坐实了他最后的猜想。

易中海,为他准备了最决绝、最歹毒的杀招。

“谢谢。”

林卫对着那扇门,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轻声说了一句。

而后,他转身,步伐从容地走进家门,将满院的阴谋与算计,都关在了门外。

……

第二天。

一则消息,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整个红星轧钢厂掀起了滔天巨浪!

烈士遗孤林卫,要在离京前,于一分厂车间,公开挑战修复那台被所有技术员宣判了死刑的西德进口机床!

自证清白!

这已经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挑战。

这是一场不死不休的公开宣战!

消息插上了翅膀,以一种惊人的速度飞速传遍了工厂的每一个角落。从热浪滚滚的炼钢车间到人声嘈杂的后勤食堂,从技术科的办公室到领导们安静的小楼,所有人的话题都只有一个。

上午九点整。

一分厂那挑高极高的巨大车间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喧嚣鼎沸。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铁锈和工人汗水混合在一起的独特味道,浓烈得呛人。数百名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人、白大褂的技术员,甚至许多其他分厂闻讯赶来的人,将车间中央一大片空地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的最前方,李副主任双手背在身后,下巴微微扬起,嘴角挂着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诮。

他身旁的易中海,今天特意跟车间请了假,也站在这里。这位在厂里德高望重的一大爷,此刻脸上再无往日的伪善,那张布满褶皱的脸上,只剩下一种胜券在握的阴冷。

在他们眼中,林卫不是来挑战的。

他是来送死的。

这是一场早已布置好的屠杀,而那个愚蠢的主角,正一步步走入他们精心设计的屠宰场。

人群忽然起了一阵骚动,议论声像是潮水般退去,自动向两侧分开一条通道。

在数百道混杂着好奇、轻蔑、同情与期待的目光中,林卫来了。

他没有穿代表工人身份的蓝色工装,只是一身洗得发白的干净旧衣。简单的衣物,却愈发衬得他身形挺拔,脊梁笔直。

他的身后,母亲陈淑和妹妹林小柔紧紧跟着。

母女二人的脸上,没有围观者预想中的紧张与惶恐,只有一种与林卫如出一辙的、令人费解的平静。

林卫目不斜视。

周围所有的窃窃私语和指指点点,都无法在他心中激起一丝波澜。他穿过人潮,步伐沉稳,每一步都像是用尺子量过,从容不迫地走向车间正中央那个被巨大防尘布笼罩的庞然大物。

看到这一幕,李副主任与易中海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一切,都在按照剧本上演。

猎物,已然入网。

他们并未察觉,就在这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围观人群中,几个穿着最普通工装、脸上带着风霜、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工人”,眼神却并未聚焦在万众瞩目的林卫身上。

他们的视线,如同猎鹰的钩爪,死死地锁定着李副主任、易中海,以及不远处那扇挂着“高压危险”黄底黑字警示牌的配电室大门。

与此同时。

车间二楼,一扇巨大的防尘玻璃窗后,是隔音效果极佳的观察室。

杨厂长亲自陪着两位从市里重金请来的德国机械专家,正安静地俯瞰着楼下的一切。

那两位专家头发花白,眼神专注,身上带着一股严谨到刻板的学者气质,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林卫移动的身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今天的这场大戏,谁是螳螂,谁是蝉,谁又是那只最后的黄雀。

很快,就将揭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