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小说世界的路人重生了 > 第十一章 懊悔
换源:


       薛德民与薛长林都愣住了。

是呀,如果洪安在春柳县衙所杀的都是当年曾令他充边流放或得罪过他的人,那他为什么要杀谢县令?

那可是完完全全与他的案子无关的局外人,还是京城来的皇帝近臣。洪安只是要报复,何苦牵连这样的人物?

洪家势力再大也是有限的,任守备的叔叔,做百户的姑父,能与东宫旧属相提并论?

薛长林猜测:“兴许只是顺手为之?听说他当时一刀劈过去,先砍了最近的谢大人,接着便是谢大人身后的巡检。

“巡检也是新来的,与他无仇无怨,他说杀也就杀了。至于谢大人的来历,他未必知晓。”

薛德民却摇头:“他既然要来春柳县报复,又能让谢县令提前将他的仇人都召集到县衙来,不可能不提前打听好消息。

“况且他来催粮,虽然杀了许多人,可现场还有许多吏员衙差不曾遭毒手,多放过一个谢县令又能如何?偏他把人杀了,还是头一个杀的。”

这事儿确实有些不同寻常。

他低头陷入沉思。

薛长林转头问堂妹:“十六娘,谢家人先前是怎么跟谢夫人说的?那洪安是因为献舆图和催粮有功,才升的六品?”

薛绿点头:“说是献了保定与河间的详细舆图,催来了近百万石的军粮,令耿大将军大喜。”

薛长林冷笑。洪家长年往来于保定、河间两府,早年又开过镖局,洪安的叔叔还在保定任守备,想要拿到保定与河间的舆图再容易不过,可耿大将军才到几日?

洪安一直忙于杀人催粮,转头就拿出了舆图,可见早有准备,就等着在耿大将军面前献殷勤呢!

只要有了耿大将军撑腰,战时谁能追究他杀人的罪责?

薛长林分析完,便叹道:“可惜耿大将军如今正宠信他,朝廷又以讨燕为重,在战事有结果前,我们不好下手。否则,我们所有苦主联合起来告他一状,我就不信耿大将军真能护他到底!”

薛绿对此倒不是很有信心:“我们所有人当真能联合起来告状吗?且不说那些分了家后各自投亲避难的人家,光是李家就不可能与我们一条心了。

“李家与洪家本是姻亲,不可能认不出洪安。那李家长孙不就知情么?可他们哪怕知道了仇人是谁,也依然没打算去做什么。

“李二老爷还嚷嚷说案子是谢县令在朝中的政敌做的。这般睁眼说瞎话,可见是要息事宁人了。

“李老知州在所有苦主中,本就官职最高,连他的家眷都不打算追究凶手,我们其他人出面,又能管什么用?”

此案终究还是要指望谢家人出面的。上辈子的汪老县令没这个资本,可谢怀恩与谢咏有。

薛长林依然心存希冀:“如今不过是战事在即,洪安又立了功罢了。等战事结束,洪安没了用处,我就不信耿大将军还会继续护着他!

“洪安纨绔了大半辈子,就算如今振作起来了,几年的功夫又能学到多少真本事?即使眼下他能讨得耿大将军欢心,也不得长久!

“洪家根基不深,洪安又乍然高升,必定有人看他不顺眼。到时候我们再告他一状,自然有人会助我们一臂之力的!”

这话倒也有理。薛绿想起耿大将军很快就要遭遇大败,洪安会失去这个靠山,心里就忍不住后悔,上辈子她为什么要那么早离开家乡?

到了石家后,她消息断绝,根本不知道父亲的案子如何了,是否有哪家苦主成功翻案伸了冤?

但看石家人一直讥讽她是逆党之女,不许她见外人,说官府会将她抓起来,还要连累他们……

她估计父亲的案子没有进展,否则石家怎敢如此嚣张?石宝生也没必要藏着掖着,生怕旁人知道他是薛七先生的弟子。

她父亲的恩师黄山先生,在京城还是有几个旧门生的,与她父亲关系还不错。只要父亲不是罪人之身,这些师兄们不至于对他的弟子不闻不问。

而只要石宝生联系上任何一位师门长辈,她住在石家,就不可能未有耳闻。

估计,上辈子由于遇害的县令是没有家世背景的汪老县令,官职最高的李老知州家人又无意追究,因此朝廷早早定下了罪名,便再无人翻案了。

即使耿大将军很快兵败滹沱河,朝中也无人多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她上辈子孤苦无依也就罢了,与她父亲同时遇害的李老知州、黄老翰林等人,又不是没有子孙亲友,难道他们也能接受先人蒙冤而死?

最要紧的是,若洪安所杀之人都被朝廷认定是附逆罪人,那他们的子孙后代便要受牵连,还如何读书科举?

就算是忙着守孝,李家黄家等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老老实实接受罪属身份吧?

耿大将军都兵败失势了,他们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实情到底是怎样?

薛绿心中懊恼不已。她上辈子失去父亲后,只顾着伤心难过,不曾跟着大伯父与堂兄到县里来打听消息,自然也不知道仇人的姓名来历。

等知道要逃亡时,她又仓皇无措,不知该往何处去,糊里糊涂的就听了奶娘的劝说,辞别族中亲人,投奔未婚夫一家去了……

杀父大仇还不知道要如何报呢,她也没多打听几句,实在是太过不孝了!

薛绿咬了咬牙,便转头对薛德民道:“大伯父,大哥说得有理,咱们眼下虽做不了什么,但有些事也该提前准备起来。

“趁着朝廷还未有定论,我们赶紧去德州托人往京中递话喊冤吧?就算我们敌不过耿大将军的权势,好歹要把案子拖一拖,拖到战事结束再说。

“如今王老县丞在县衙主持大局,索性咱们就把路引也一并办好了,省得改日还要再跑一趟。”

薛德民想了想:“我不知道案子能不能拖,但路引确实得尽快办好。倘若真的到了要逃命的地步,有路引也方便些。

“我这就去找人,各方向的路引都办几张。这事不必惊动王老大人,给吏员塞钱即可。哪怕将来事发,也不会连累了老大人。”

薛德民很快又下了车。

薛长林正要靠在车壁上好好歇歇,瞥见堂妹要下车,忙问:“十六娘,你要去哪里?”

“我去找谢家的人。”薛绿答道,“谢家世兄来春柳县前,会先经过德州拜访师门长辈。我想打听那家人的地址,最好再问谢家要一张名帖。

“等我们到了德州,先设法与谢世兄见一面。若论京城的人脉,我们谁都比不上谢家。”

再者,洪安与谢怀恩之间是否有仇怨,她这个外人不得而知,谢家人总归是清楚的。

就算两人之间无仇无怨,谢怀恩纯粹是遭了池鱼之灾,她也得让谢家更多地参与进来。

谢家管家能与知府通信,有门路打听到消息,比薛家的人脉强多了。

既然眼下谢家无人拿主意,谢咏又不知几时才到,她就得另想办法,而不是呆等结果。

上一世洪安颠倒黑白,她无计可施。这一世有了谢怀恩,便是她破局的最大希望了。她无论如何也得让谢家多出一分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