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血玉三生劫 > 第二十章 深夜潜入书房
换源:


       霍知行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轻得像风,却让周绾的心跳瞬间乱了。

“下午去书店了?”

没有喜怒,可她后背的汗一下子就冒了出来,攥着写有“L-IF-6”的纸片,指节都泛白——那个穿夹克的男人果然是他的人,他是不是已经知道她去书店的目的了?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听起来无聊,像在抱怨:“嗯,随便逛了逛,买了两本小说,解闷而已。”不敢多说一个字,怕言多必失,怕哪句话就漏了马脚。

门外静了几秒,慢得像北大荒的冬夜,每一秒都沉得拉不动。

周绾盯着门板,听着自己的心跳,直到脚步声渐渐远了,才瘫靠在门上,大口喘气——劫后余生的虚软漫上来,可“L-IF-6”的代号还在脑子里转,像烧红的铁,烫得她不能停。

必须去书房。

必须看看爹留下的数据里,有没有这个代号的痕迹。

夜色漫上来时,别墅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周绾换上深色衣裤,赤着脚,像只猫,轻轻拧开房门。走廊的壁灯昏黄,把她的影子拉得细长,厚地毯吞了脚步声,却吞不掉心里的慌。

三楼的电子锁闪着红光,像只醒着的眼睛。她躲在廊柱后,正发愁怎么过去,忽然听见“嗡嗡”的轻响,十几秒后,红光灭了——锁开了?

不是停电,壁灯还亮着。是故障?

还是……陷阱?

周绾的手都在抖,却知道不能退。

她侧身踏上楼梯,木头的凉透过脚心传来,像踩在北大荒的雪地上。

三楼更暗,空气都凝着,她凭着记忆找书房——那扇深色实木门,雕花繁复,厚得像能挡住所有声音。

握住黄铜门把手时,冰凉的触感让她打了个颤。

轻轻一拧,门开了——没锁?

又是“意外”?

她的心沉到谷底,却还是闪身进去,反手把门轻轻带上。

书房大得惊人,三面墙都是书柜,旧书、雪茄、皮革的味混在一起,沉得压人。只有书桌上一盏台灯亮着,光淡淡的,照出红木桌面的纹,更多的角落藏在黑里。周绾没敢多看,径直走向西墙的书柜,蹲下身,找到最下面一层——霍知行“无意”提过的地方。

柜门挂着把黄铜锁,看着古旧,可指尖一碰就知道,只是虚挂着,没真锁。她取下锁,拉开柜门,旧笔记本、账册、外文报堆在里面,灰味呛人。

她快速翻着,大多是商业记录,没什么特别的,心一点点往下沉——难道他是故意耍她?

就在这时,指尖触到个硬东西,在英文报纸下面,方方的,不像笔记本。她挪开报纸,露出本深蓝色绒布厚本子,像相册,却比相册沉。拂去灰,借着门缝的光翻开——里面贴的不是照片,是剪报,英文的、日文的,黄得发脆,时间从二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初。

“远东生物医药研讨会,霍氏制药代表出席”

“军方与民间合作研发防疫制剂,背景似西关仓库”

“岭南不明发热病例报告,部分被墨水涂黑”

……标题一个个扫过,周绾的呼吸快了,指尖都在抖。

剪报旁有钢笔批注,字迹冷得像冰:“进展慢”“样本活性不够”“需扩大‘志愿者’范围”——那引号里的“志愿者”,刺得她眼疼。

翻到后面,剪报提了“L系列”“IF分支”,批注更短更冷:“副作用明显”“稳定性差”。

最后几页空着,只贴了张1942年的日文讣告,哀悼个因“实验室意外”去世的日本专家,批注只有四个字:“隐患清除”。

周绾拿着本子,手剧烈地抖,浑身冷得像浸在江水里。

原来“L-IF”不是凭空来的,是霍家早年间就沾手的项目!

他们哪里是后来的买办,根本是一开始就和日军搅在一起,做着反人类的“研究”!

那些批注里的每个字,怕都藏着人命!

就在这时,“咔哒”一声轻响,从书桌方向传来。

周绾猛地抬头——书桌侧面一块面板弹开,露出道黑缝,是暗格!

她碰了什么?

是这本剪报簿,还是柜子里的机关?

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而更让她魂飞魄散的是,书房门外,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熟悉,此刻却像索命的音——是霍知行!

他回来了!

她下意识地把剪报簿塞回柜子,想找地方躲,可书房里空荡荡的,黑沉沉的角落像张着嘴,而脚步声,已经到了门口。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