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未央宫。
汉武帝刘彻的放声大笑,依旧回荡在殿宇之间。
那天幕之上,大明王朝那十六个字的刚烈国策,让他寻到了跨越千年的知音,心中的快意与豪情,几乎要满溢而出!
“好!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他指着天幕,对着卫青与霍去病,意气风发。
“这,才是我华夏君王该有的胆魄!”
“有此等君王,有此等国策,何愁国之不强,民心不附!”
然而,就在刘彻为大明的风骨而击节赞叹,而另一时空的唐太宗李世民,则为其“匹夫之勇”而忧心忡忡之时。
天幕之上,那充满了决绝与傲骨的血色大字,渐渐淡去。
旁白之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令人难以捉摸的复杂与沉重。
【旁白:不屈的意志,是文明的脊梁。】
【然,意志,终究无法取代现实的冰冷法则。】
【一个国家,若只有刚烈,而无与之匹配的智慧与实力,那么这份刚烈,所带来的,或许并非荣耀,而是……一场更为惨烈的悲剧。】
这几句旁白,如同一盆冷水,让未央宫内那火热的气氛,瞬间降温。
刘彻脸上的笑容,也缓缓凝固。
他猛地抬头,死死地盯住天幕,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悲剧?
难道说,这般刚烈的国策,最终,竟酿成了苦果?
……
画面,再次亮起。
那属于永乐大帝朱棣的时代,已经过去。
画面之中,出现了一位同样身着龙袍,却显得无比年轻,眉宇间甚至还带着几分稚气的青年皇帝。
此刻,这位年轻的天子,正意气风发地站在一座雄伟的城门之上,检阅着城下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号称五十万的大军!
【旁白:明英宗朱祁镇,永乐大帝的曾孙。】
【他继承了先祖的雄心,却并未继承先祖的智慧与沉稳。】
【正统十四年,北方瓦剌部落首领也先,率大军进犯大明边境。】
【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皇帝,在奸宦王振的怂恿之下,竟做出了一个无比草率,也无比致命的决定——】
【御驾亲征!】
……
“胡闹!!!”
奉天殿内,朱元璋在看到“奸宦”二字时,便已是怒火中烧。
当他听到自己的重孙,竟然因为一个太监的怂恿,就要拿五十万大军的性命和整个国家的安危当儿戏时,更是气得猛地一拍龙案,发出了雷霆般的咆哮!
“咱早就说过!太监不得干政!太监不得干政!”
“咱杀了一辈子的贪官污吏,就是怕后世子孙被这些阉人给祸害了!”
“这个不肖子孙!他把咱的话,当成耳旁风了吗?!”
老朱气得浑身发抖。
他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没有主见,被身边小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废物”皇帝!
而在另一个时空,永乐大帝朱棣的脸色,也瞬间变得铁青!
“混账东西!”
他死死地攥住拳头,指节捏得发白。
“御驾亲征,乃国之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他朱棣一生五次亲征漠北,哪一次不是经过了周密的部署,详细的战术推演?
这个后世子孙,竟凭着一腔热血,就敢率领大军深入草原?
他以为打仗是什么?是过家家吗?!
天幕之上,那令人窒息的悲剧,正式上演。
画面之中,那号称五十万的大明军队,在仓促之间集结,粮草不济,号令不一。
年轻的皇帝,如同一尊被架在战车上的傀儡,所有军令,皆出自他身旁那个名为王振的太监之口。
大军在草原上毫无目的地来回游走,很快便陷入了缺水断粮的绝境。
也先的骑兵,则如同草原上的饿狼,耐心地等待着最佳的捕猎时机。
终于,在一处名为“土木堡”的谷地。
陷阱,收网了!
【旁白:土木堡,一个地势险要,水源奇缺的死地。】
【明军,在这里,被也先的铁骑,彻底包围!】
画面之中,无数的瓦剌骑兵,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
箭如雨下!
早已疲惫不堪、饥渴难耐的明军,瞬间崩溃!
他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互相践踏,彻底失去了建制!
那所谓的五十万大军,在这一刻,变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
而那位年轻的、冲动的、愚蠢的大明皇帝——朱祁镇。
在乱军之中,被瓦剌士兵,轻而易举地……生擒活捉!
……
轰!!!
这一幕,如同一道黑色闪电,狠狠地劈在了所有时空,所有帝王的心头!
活捉了?!
皇帝,又被活捉了?!
继那“靖康之耻”后,汉家天子,竟然再一次,成为了异族的阶下囚!
“啊——!!!”
奉天殿内,朱元璋发出一声凄厉的悲吼,他再也控制不住,一口心血猛地喷出,将面前的龙案,染成了一片刺目的猩红!
“废物!废物!咱朱家的脸,都被你这个废物给丢尽了!!!”
他指着天幕,双目赤红,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第一次,流露出了深深的绝望。
他刚刚还在为大明的十六字国策而感到骄傲,还在嘲笑大宋的软弱。
可转眼之间,天幕就用最残酷的方式,给了他一记最响亮的耳光!
大宋的皇帝,是被敌人攻破了国都才被俘的!
他朱家的子孙,竟然是在“御驾亲征”的路上,自己把自己送进了敌人的虎口!
这,比靖康之耻,还要屈辱!还要……愚蠢!
……
大唐,太极殿。
李世民缓缓地闭上了眼睛,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那口气中,没有半分幸灾乐祸,只有无尽的悲哀与……一种预言成真的沉痛。
“匹夫之勇,而非帝王之术……”
他低声喃喃,仿佛是在对自己说。
“一味刚强,不知变通,终酿大祸。”
“这,便是代价啊……”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