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在最扣人心弦的时刻,缓缓暗淡了下去。
但万朝时空,所有帝王将相的心,却都被那个孤独地站立在京师城头之上的文臣背影,给紧紧地揪了起来。
土木堡之变,五十万精锐毁于一旦。
大明皇帝,沦为瓦剌的阶下之囚。
国都之内,无兵可守,人心惶惶,满朝文武,皆是软骨头的南迁之声。
内忧外患,国朝将倾!
在如此绝望的境地之下,这位名为于谦的兵部尚书,他,真的能力挽狂澜吗?
……
大明位面,奉天殿。
朱元璋死死地攥住龙椅的扶手,那双因失望而黯淡的眼睛里,此刻只剩下最后一点星火,全部寄托在了于谦的身上。
“挺住……给咱挺住啊……”
老朱喃喃自语,那声音,竟带着一丝祈求。
他太清楚眼下的局势有多么凶险了。
皇帝被俘,主心骨没了。大军覆没,屏障没了。
这京师城,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空城!
拿什么去抵挡那二十万气焰滔天的瓦剌铁骑?
就在所有人都为大明的命运而感到绝望之时,天幕,再次亮起!
【旁白:兵临城下,国难当头。于谦清楚地知道,想要守住京师,必先稳住人心!而想要稳住人心,必先解决一个最根本的问题——】
【国不可一日无君!】
画面之中,大明京师的朝堂之上,于谦面对着惶恐不安的文武百官,面对着同样六神无主的监国亲王朱祁钰,掷地有声地,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建议!
“社稷为重,君为轻!”
“为江山社稷计,请监国立刻登基,正位号,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
轰!!!
这八个字,如同一道比“凡言南迁者,可斩也”更为狂暴的惊雷,狠狠地劈在了每一个帝王的心头!
社稷为重,君为轻?!
这是何等大逆不道的言论!
在君权天授的时代,皇帝,便是天!便是社稷的化身!
可现在,这个于谦,竟公然宣称,江山社稷,比君王的性命,更重要!
大唐太极殿内。
李世民瞳孔骤缩,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剑,一股帝王的威严,不受控制地散发而出。
“大胆!”
他低声喝道。
“此人……竟敢视君父之命如草芥?!”
在他看来,这简直是乱臣贼子的行径!
然而,他身旁的房玄龄,却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抚须长叹,眼中,充满了无与伦比的敬佩。
“陛下,臣以为,此言,非为大逆不道,实乃……救国良方!”
“何出此言?”李世民皱眉。
房玄龄解释道:
“陛下请想,瓦剌为何敢兵临京师城下?其最大的倚仗,便是在他们手中被俘的英宗皇帝!”
“他们想用英宗皇帝,来号令城门,来胁迫我大明臣子。届时,我等是开城,还是不开城?”
“可一旦监国登基,成为新君。那被俘的英宗,便立刻从‘大明皇帝’,变成了‘大明太上皇’!”
“一个没有实权的太上皇,于瓦剌而言,还有何用?其最大的底牌,瞬间便成了一张废牌!”
“此举,看似无情,实则……是大智大勇之举啊!”
……
房玄龄能想明白的道理,朱元璋与朱棣父子,自然也能想明白!
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之后,这两位大明雄主,看着天幕上那个据理力争的于谦,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好!好!好!”
朱棣连道了三个好字,激动地一拍大腿!
“有魄力!有担当!”
“这才是咱大明的爷们儿!”
“当断则断!不为君王私情所困,一心只为江山社稷!此等心性,此等格局,远胜满朝懦夫!”
朱元璋亦是看得连连点头,他指着于谦,对着朱标,第三次,进行起了现场教学。
“标儿,看清楚了!”
“这,就是能臣!这,就是忠臣!”
“忠,不是愚忠!不是只忠于皇帝一人!”
“是忠于咱这个国家,忠于咱这片土地,忠于咱这天下的黎民百姓!”
“这个于谦,咱没看错他!”
……
天幕之上,在于谦的力主之下,监国朱祁钰,最终登基,是为明代宗,景泰皇帝。
瓦剌首领也先,在得知大明另立新君之后,果然气急败坏!
他最后的一张王牌,失效了!
恼羞成怒之下,他挟持着已经沦为“太上皇”的朱祁镇,对京师城,发起了总攻!
【旁白:京师保卫战,正式打响!】
画面之中,无数的瓦剌铁骑,如同黑色的潮水,从四面八方,向着京师城的九门,发起了疯狂的冲锋!
城头之上,于谦身着戎装,亲自擂响战鼓!
“将士们!”
他的声音,通过天幕,传遍了万朝时空!
“我大明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身后,便是父老妻儿!身后,便是京师!身后,便是我汉家最后的江山!”
“此战,有进无退!有死无生!”
“神机营!开炮!!!”
……
轰!轰!轰隆隆——!!!
刹那之间,地动山摇!
京师城头,那早已准备就绪的数百门大将军炮、虎蹲炮,同时发出了震天的怒吼!
无数的实心铁弹与开花弹,如同死神的冰雹,带着尖锐的呼啸,狠狠地砸进了瓦剌骑兵那密集的冲锋阵型之中!
血肉横飞!
人仰马翻!
曾经在土木堡不可一世的瓦剌铁骑,在面对一座武装到了牙齿的坚城之时,第一次,尝到了被“火力”碾压的滋味!
他们的弓箭,射不到城头。
他们的马刀,更是无法触及那坚固的城墙分毫!
他们,完全成了活靶子!
战斗,从一开始,便呈现出了一边倒的屠杀!
城下,是瓦剌人的尸山血海。
城上,是大明将士的同仇敌忾!
最终,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也先的军队,崩溃了!
他狼狈地带着残兵败将,退回了草原。
那场由“土木堡之变”所引发的,足以颠覆整个大明王朝的巨大危机,在于谦这位文臣的力挽狂澜之下,竟奇迹般地……被化解了!
画面的最后。
夕阳的余晖,洒满了那片饱经战火的京师城墙。
于谦,依旧孤独地站立在城头之上。
他的身形,依旧是那样的清瘦。
但在万朝所有帝王将相的眼中,那道背影,却比历史上任何一位名将,都要高大,都要……伟岸!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