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内,春风得意。
易中海背着手,挺着微凸的肚子,在院里踱步。每一步都踩得极稳,仿佛脚下不是青砖,而是他即将踏上的又一级人生台阶。
邻里们投来的目光,混杂着羡慕、嫉妒与讨好,这些目光让他通体舒泰。
“中海哥,听说您就要升八级工了?那可是咱们厂里工人的最高荣誉!”
“还是赵技术员有眼光,知道谁才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易中海矜持地摆摆手,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藏不住。他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享受这种将所有人都踩在脚下的快意。赵婷婷的“强力推荐”,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起作用的,还是他易中海几十年熬出来的资历和人脉。
晋升八级工的申请报告已经递交上去,只等厂领导大笔一挥。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张崭新的任命书,闻到了更高一级工资单上散发的油墨香气。
院内的喧嚣,与院外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红星技校,一间普通的教室里,陈凡正专注于眼前的图纸。
他周身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外界的一切都隔绝开来。
短短一个多月,技校三年的课程,在他那被系统强化过的大脑中,已经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本能。那些复杂的公式、精密的结构、繁琐的工艺流程,如同呼吸一般自然。
但这还不够。
他要的,不仅仅是毕业,更是要将手中掌握的超前知识,转化为撼动这个时代的惊雷。
笔尖在草稿纸上飞速划过,发出的“沙沙”声,是这个时代最动听的交响。
他没有署上自己的名字。
三份报告,被他悄无声息地放在了班主任李老师的办公桌上。
第一份,《关于改进58式车床刀具角度以提升切削效率的几点建议》。寥寥数页,却字字珠玑,每一个数据的调整,都足以让轧钢厂现有生产线的效率凭空提升一个台阶。
第二份,《论冷却液配比优化对延长机床使用寿命的重要性》。这更像是一篇超前的学术论文,它指出的问题,正是当下所有工厂都头疼不已,却又找不到症结的顽疾。
而第三份,最为惊人。
那是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附带着详尽的说明。
改良型“三爪卡盘”。
图纸上的线条精准、流畅,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工业美学的光辉。其核心的改动,能将工件的装夹精度,硬生生拔高近百分之三十!
百分之三十!
在六十年代的工业领域,这已经不是改进,而是革命!
这三份报告,任何一份流传出去,都足以在整个京城的工业系统内,掀起一场剧烈的地震。
班主任李老师最先发现了它们。
起初,他以为是哪个学生的恶作剧。可当他随意翻开第一份报告,目光扫过上面严谨的论证和精准的数据时,他脸上的随意,瞬间凝固了。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
他猛地拿起第二份。
他的瞳孔开始收缩。
当他颤抖着手,展开那份“三爪卡盘”的设计图纸时,整个人像是被电流击中,僵在了原地。
办公室里,只剩下他粗重的喘息声。
这……这绝不可能是一个技校学生能写出来的东西!
这里面的理论深度,甚至超过了他认识的许多大学教授!
“校长!校长!”
李老师抓起那几份报告,像捧着圣旨一样,疯了似的冲向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窦校长正为今年的毕业生分配问题发愁。
门被猛地撞开。
“老李?你这是……”
“校长,您看!您快看这个!”李老师把报告和图纸一股脑地拍在桌上,激动得话都说不连贯。
窦校长皱了皱眉,扶了扶老花镜,将信将疑地拿起那份图纸。
只一眼,他脸上的表情,就和刚才的李老师如出一辙。
办公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窦校长拿着图纸的手,开始无法抑制地抖动。指尖下的图纸传来一种粗糙又滚烫的触感,仿佛握着的不是纸,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脏都在抽搐。
“老李,这……这真是咱们学校的学生写的?”
他的声音干涩,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千真万确!”李老师的胸膛剧烈起伏着,“我把他找来谈话了!就是那个叫陈凡的学生!”
“报告里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据,他都对答如流!我故意提了几个超纲的问题试探他,结果……结果他提出的见解,比报告里写的还要深刻!还要惊人!”
“校长!”李老师的声音拔高了八度,带着一丝狂热,“这孩子……他是个百年不遇的机械天才啊!”
天才!
这个词,重重地砸在窦校长的心坎上。
他胸膛剧烈起伏,将满腔的震撼压回肺里。他知道,李老师没有夸张。这几份报告的价值,无可估量!
技校这座小庙,容不下这尊大佛。
把他留在这里,不是培养,是扼杀!是对国家工业犯罪!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再也无法遏制。
为了国家,为了不耽误这样的人才,他必须做点什么。
窦校长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起桌上那台黑色的老式电话,手指因为用力而有些发白,飞快地拨动着号码盘。
“嗡……嗡……”
电话接通了。
“喂?是杨厂长吗?我是红星技校的老窦啊!”
电话那头,红星轧钢厂厂长杨卫国正在审阅一份生产报表,听到是技校校长,语气里带着几分公式化的意外。
“哦,是窦校长啊,有什么事吗?”
“杨厂长,我给咱们轧钢厂,发现了一个宝贝!”
窦校长的声音里,充满了再也压抑不住的亢奋,像是猎人发现了绝世的猎物。
“一个百年不遇的机械天才!”
“我敢用我几十年的党性担保,只要给他一个平台,他未来必定是我国工业的栋梁之才!”
杨卫国闻言,眉头微不可查地一皱。
天才?
这种话他听得太多了。每年都有那么几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被吹得天花乱坠,可到了车间,连个最基础的零件都磨不合格。
他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怀疑。
“老窦,你慢慢说,怎么回事?”
窦校长没有在意他的态度,竹筒倒豆子一般,将陈凡的表现,尤其是那三份技术报告的内容,添油加醋地,用最富冲击力的语言,狠狠地砸了过去!
“……58式车床刀具角度优化,效率提升百分之十以上!”
“……冷却液配比,能让咱们厂里那批老机床的寿命,延长至少两年!”
“……还有那个三爪卡盘!杨厂长!精度提升近百分之三十!您是技术出身,您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杨卫国脸上的漫不经心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的震惊。他握着听筒的手,不自觉地收紧,骨节捏得发白。
他当然明白!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
如果窦校长说的是真的,那这根本不是什么技校学生,这是一个能改变整个轧钢厂,甚至改变国家机加工水平的战略级人才!
“老窦,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杨卫国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无法掩饰的颤抖。
“杨厂长,我敢拿我的乌纱帽担保!”窦校长的声音斩钉截铁,“我只有一个请求,厂里一定要破格录用,重点培养!千万不能让这样的人才,埋没在我们技校里啊!”
“好!”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巨响,像是手掌狠狠拍在桌子上。
“好!”
杨卫国连说两个“好”字,胸中的激动情绪几乎要喷薄而出。
“你让他明天就来厂里报到!”
“我亲自面试!”
一个电话,如同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
陈凡的命运轨迹,被彻底改变。
他的天才之名,已经不再局限于小小的技校,而是直接惊动了轧钢厂的最高层。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