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举报众禽,我被国家重用 > 第8章 一封举报信,全院禽兽被一锅端!
换源:


       全院大会在压抑与不忿中草草收场,院里的灯火一盏盏熄灭。

陈凡回到自家那狭小逼仄的西厢房,关上门,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音。

母亲和妹妹早已睡下,呼吸均匀。

他站在床边,借着窗外惨白的月光,看着她们沉静的睡颜,那双在全院大会上古井无波的眸子,此刻却翻涌着刺骨的寒意。

这场闹剧,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权力展演。

聋老太太的“辈分”,易中海的“威望”,傻柱的“拳头”,共同构筑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利益之网。

贾家,是他们选定的养老工具。

而自己一家,不过是这张网上可以随意碾死的飞虫。

规矩?道理?

在绝对的抱团与私利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指望院里这群人?他们只会躲在窗帘后,窥探着、算计着,等着分食失败者的残羹。

想要破局,想要安宁,就必须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来说话。

体制,才是这个时代最锋利的刀。

陈凡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他悄无声息地走到桌前,点亮了那盏陪伴了他无数个夜晚的煤油灯。

豆大的火苗跳动着,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斑驳的墙壁上,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

他铺开几张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最不起眼的糙纸。

为了彻底抹去自己的痕迹,他将笔换到了极不习惯的左手。

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在这寂静的夜里,仿佛是死神的低语。

第一封信。

他的左手模仿着一种顿挫有力、带着些许文化人傲气的笔迹。

收信人:红星轧钢厂工会、厂党委办公室。

他以一个“目睹厂内歪风邪气而痛心疾首的老工人”的口吻,字字泣血,句句铿锵。

信中,他直指食堂厨师何雨柱,长期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将属于全体工人的公共财产——饭菜,大量带出工厂,用以接济院内秦淮茹一家。此举不仅是简单的占小便宜,更是对工厂制度的公然践踏,在工人群众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示范效应!

紧接着,笔锋一转,更为凌厉。

信中举报,何雨柱在95号大院的全院大会上,一言不合,便对同事贾东旭、许大茂大打出手,致使二人受伤。其后更是狂性大发,一拳砸毁院内公共水龙头,气焰嚣张至极!

而身为一大爷、七级钳工、车间领导的易中海,面对此等暴行,非但不加制止,反而处处回护,公然拉偏架,其行为已经严重脱离了“团结同志”的基本原则,涉嫌包庇纵容,在群众中影响极坏!

写完,他吹干墨迹,将信纸折好,放到一边。

第二封信。

他换了一种笔迹,字迹显得有些懦弱、拘谨,带着被压抑许久的颤抖。

收信人:南锣鼓巷街道办事处。

这一次,他的身份变成了一个“长期受后院老封建压迫的老实邻居”。

信中,他控诉后院聋老太太,封建大家长思想根深蒂固,在院内倚老卖老,大搞一言堂。她公然包庇打人凶手何雨柱,甚至在群众自发组织批评教育大会时,以“长辈”身份强行中断会议,搅乱秩序。

此种行为,严重破坏了社区的和谐稳定,与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背道而驰!建议街道办领导予以重视,对该同志进行严肃的思想批评教育,刹住这股封建余孽的回潮歪风!

第三封信。

陈凡的眼神彻底沉静下来,犹如深渊。

这一封,最为狠辣,直击命门。

他模仿了一种文化水平不高,但一笔一划都透着朴实的农民笔迹。

收信人:河北省,贾张氏户籍所在农村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他化身为一个“时刻关心集体荣誉的普通公社社员”。

信中举报,本社社员贾张氏,身为农村户口,却常年脱离农业生产第一线,以“进城照顾儿子”为名,长期滞留首都,游手好闲,享受市民待遇。

她不仅不为公社的集体生产创造任何价值,反而心胸狭隘,在邻里之间惹是生非,搬弄口舌,甚至与人发生肢体冲突,严重败坏了公社社员朴实、勤劳的良好声誉!

信的结尾,他“恳请”公社领导,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尽快将贾张氏同志召回农村,监督其参加劳动,在广阔天地中,重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三封信,三个身份,三种笔迹,三种口吻。

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陈凡仔细检查了数遍,确认每一个字眼都无可挑剔,这才将信纸一一装入信封。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透。

陈凡背着书包,像往常一样去上学。只是在路上,他特意绕了远路,分别在东城、西城、崇文三个不同城区的邮筒,将这三枚“炸弹”悄然投递了进去。

一张无形的大网,自他手中撒出,精准地罩向了95号四合院的每一个目标。

几天后。

雷霆之怒,接踵而至。

红星轧钢厂的领导办公室,厂长看着举报信,脸色铁青,猛地一拍桌子。

“严查!一查到底!”

调查结果很快出炉,举报内容全部属实。

最终,傻柱因殴打同事、破坏公物、私带公物,被罚清扫全厂厕所一个月,扣除当月全部奖金及票证!

易中海因“管理失职、包庇纵容”,被全厂通报批评,直接取消了本年度“先进生产者”的评选资格!

与此同时,街道办的王干事也带着两名工作人员,直接杀到了四合院。

当着中院所有人的面,对聋老太太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严厉批评教育,并当场警告,若再发现她倚老卖老,干涉院内正常管理秩序,将立刻上报区民政,取消其城市孤寡老人生活补助!

然而,这一切,都比不上贾张氏迎来的末日。

那天下午,一辆来自河北农村公社的拖拉机“突突突”地停在了四合院门口。

公社书记亲自带着两名荷枪实弹的民兵,手持公社的介绍信和正式文件,直接找上了贾家。

当着全院所有住户的面,那位面色黝黑的书记,用洪亮的嗓音宣读了公社管委会的最终决定:

“勒令贾张氏同志,于三日内返回原籍,参加秋收劳动!逾期不归者,公社将停止其名下所有口粮供应及份例地分红!”

这道命令,如同晴天霹雳,直接把贾张氏给劈傻了。

一时间,轧钢厂、街道办、农村公社三线齐动。

傻柱丢了脸面,易中海丢了荣誉,聋老太太丢了威信,贾张氏则直接被断了生路。

整个四合院的利益集团,被这一记来自暗处的组合拳,打得七零八落,元气大伤。

他们焦头烂额,晕头转向,却连拳头是从哪个方向打来的都不知道。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