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顺借钱或欠款的对象大多是亲戚、村民和生意上客户。借款的去向大多是结婚、盖房、胡吃海喝等。借款方式大多口头,也没有固定的还款期,更没有借条等凭据。雨顺秉承的借款法则是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针对不同的债权人,雨顺还款的态度有所区别:对自己的亲戚当家婶子嫂子的钱,从借时,就没想着还。催急了,就甜言蜜语,搞得亲戚不好意思再要。但对于向妹妹丰登借的款,他就大倒苦水。有一次翻盖旧房需要钱,雨顺就向丰登借,说:“你家条件好,拔根汗毛比我腰粗。爹瞎娘有病,弟弟上学,你侄子侄女还小,有出没有进的日子,你不是不知道。房旧了,如果不翻盖,房倒砸着娘,你就高兴呀?”丰登说,“俺当家总说,结婚前借的那300元还没有还,恐怕再借孩子爹是不会给的。”“如果不在结婚前向他借钱,他能够借吗?这叫选对火候!我的傻妹妹!”雨顺毫无廉耻。但是不久,丰登还是又拿来2000元钱,给雨顺盖房急用。对于村里乡亲的欠款,催得勤了,雨顺就躲出去,家里留下老娘、孩子和不主事的金枝。对于那些没有任何关系的供销客户,软硬兼施,他还把养的两只狼狗放在门口。邻村王三已经赊销给雨顺两头肥猪,共1000元钱,来要过两次无果。现在是年根底下,家里急着用钱,又硬着头皮要账。王三极力琢磨着措辞,尽量不让雨顺翻脸,又让他给了钱。第一次来要账先夸雨顺家的儿子虎头虎脑,聪明机灵,将来肯定能光宗耀祖!第二次来就夸他家房子盖的气派,在村里数一数二,如果刷上一层黄漆,敢与皇宫媲美!这次来夸么儿呢?他见雨顺就说:“你家的狗双眼皮大眼睛,耳灵鼻敏,真是人见人爱。马上要过年了,家里急需用钱,开学孩子还得交学费。您给一百不为多,给一块钱不为少。能否把1000元先结了?”只听雨顺说:“财神爷甩袖子——蹦子没有!”气得王三想辩解几句,那只他刚刚夸奖过的狼狗早已经冲他狂吠,吓得他赶紧逃窜。虽然雨顺说没有钱还账,但是他却总共花去6万元把三间旧房翻盖一新,并在东头又加盖两间,顺手又盖了两间东厢房和翻新了大门。随后,又与人调换一处宅基地空院,在后面大院中盖起五间大北房、两间西厢房和大门。所有房子都是当时时兴的卧砖到顶,前有抱厦长廊的好房,他是为儿子结婚准备的。前后院的连为一体,甚是气派。不仅如此,雨顺逢集必赶,逢会必大买特买。一家人都膘肥体壮,就连他家的狗,都比别人家的肠肥肚饱。别人花钱如流水,而雨顺花钱似雪崩。每月挣的钱还没有捂热乎,就被他买这买那花掉了。金枝无数次劝过雨顺:“都是乡里乡亲的,咱先把账还了再盖新房不行吗?咱节省着花钱先紧着还饥荒不成吗?让人家一趟趟要账,怎么好意思呢?”
“你懂么儿!不好意思的是他们!他们敢拆我的房?敢把我送进监狱?不盖新房咱小子谁给说媳妇?耽误了孙子你管呀?上半辈子吃糠咽菜,现在也该补偿补偿自己的肚肠啦!”雨顺恣得很。
“那人家就不盖房娶媳妇啦?人家就不喜欢吃好的啦?”金枝嘴都气歪了。
“你别啰嗦!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雨顺的无理耍赖也不是头一回了,金枝一提这事,雨顺就尥蹶子,只好做其他事情。
后来由于干杀猪的人多了,赚的钱也越来越不够用。雨顺就把大队闲置的三间房租过来,开起了商店,答应村干部免费管理村广播站,及时通知信件包裹,按时广播寻物寻人启事和重要通知。这样村里干部就降低了租金,几乎是白用一样。商店里有一部大队电话,如果有谁家出门在外的人打来电话,雨顺都会用广播通知来接听。这天,雨顺收到弟媳霓旎的电话,问知道不知道风调去哪里啦,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他啦。雨顺齁急地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霓旎说风调只留个字条说是出去散散心,不用挂念。雨顺一听就说:“既然他这么说,肯定没有么儿大不了的事,你就耐心等等看,一有他的消息,你就告诉我。”雨顺小百货商店货品种类并不齐全,但因为地理位置居于村正中央,生意还不错。两口子索性搬过去吃住在那里。杀猪卖猪肉的任务就交给两个闺女和外甥负责,后来雨顺晚上偷砍村农田路边的大树,雇人做成各种家具到县城销售。对于他的一切做法,村干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金枝想管但是管不了。她也不想闹到离婚的地步,孩子那么大了,再说农村也不时兴离婚。一旦知道谁离婚了,大家会像看金丝猴一样新鲜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