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旅”的院子比她昨晚朦胧一瞥时感觉的更精致些。各种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在晨光里舒展着枝叶,沾着未干的露水,生机勃勃。
空气清冽,带着海水特有的咸味,深深吸一口,涤净着肺腑里积攒的城市浊气。
“早上好,齐小姐。昨晚休息得好吗?”那个温和的男声再次响起。
齐雯循声望去。江宇正站在小厨房外的水槽边,手里拿着一个喷壶,在给窗台边的几盆香草浇水。
他今天换了一件浅蓝色的格子衬衫,袖子随意地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晨光落在他侧脸上,柔和了他原本就温暖的气质。
“早上好,江老板。”齐雯礼貌地点点头,“休息得很好,很安静。”
这是实话,那个面朝大海的房间,除了有节奏的海浪声,听不到任何噪音,她躺下就陷入了黑沉睡眠,一夜无梦。
“那就好。这里别的不敢说,安静和空气绝对好的。”江宇笑了笑,放下喷壶,擦了擦手,“早餐想吃点什么?吐司煎蛋,或者试试本地特色的海鲜面?阿姨刚送来的小海蛎很新鲜。”
他的态度自然又熟稔,像是招待一位相识已久的朋友,不会过分热情让人不适,也不会显得疏离。
“简单的吐司煎蛋就好,谢谢。”齐雯对海鲜兴趣不大,而且也不想太麻烦别人。
“行,稍等一会儿,很快就好。”江宇转身进了厨房,熟练地系上围裙,开始忙碌。
齐雯没有回房,她在院子里的木质长椅上坐了下来。
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驱散了清晨的凉意。她静静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几只海鸥正在低空盘旋,发出悠长的鸣叫。
时间在这里被拉长了,缓慢而宁静,让她因为长期忙碌而紧绷的神经,一丝丝地松懈下来。
过了一会儿,江宇端着一个托盘出来,上面除了齐雯要的吐司煎蛋,还有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和一份切好的水果。
“你的早餐。”他将托盘放在齐雯面前的木桌上,“牛奶趁热喝。这里早晚温差大,注意保暖。”
“谢谢,太麻烦你了。”齐雯有些过意不去。
“不麻烦,房东的日常服务。”江宇在她对面坐下,手里也端着一杯咖啡,“而且这会儿就你一位客人,清闲得很。”
齐雯小口吃着早餐。吐司烤得恰到好处,煎蛋火候掌握得也很好,边缘焦脆,蛋黄却是溏心的。简单的食物,带着用心烹制的味道。
“你一个人经营这家旅馆吗?”齐雯忍不住问。看起来他既是老板,又是厨师,还是清洁工。
“基本上是的。”江宇喝了口咖啡,笑道,“平时客人不多的时候,我一个人忙得过来。忙的时候,会请镇上的阿婆来帮忙打扫卫生。我不太喜欢闹腾,所以也没打算扩大规模,就这样挺好,自在。”
他的话语里透着豁达和满足,是一种真正热爱并享受当下的状态。这与齐雯习惯了的高效、竞争、不断追求目标的生活模式截然不同。
“很……惬意的生活。”齐雯轻声说,语气里有一丝羡慕。
“从大城市来的,一开始都这么觉得。”江宇看着她,眼神了然,“觉得这里慢得像是按了暂停键。待久了,可能又会觉得闷。不过,对于想停下来喘口气的人来说,这里确实是块宝地。”
他的话似乎意有所指,又不会让人觉得被冒犯。齐雯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吃着东西。
吃完早餐,齐雯主动提出要帮忙收拾,被江宇笑着拒绝了:“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你要是没事,可以随便逛逛。小镇不大,不会迷路。沿着门口的石板路往下走,就是码头和市场,上午很热闹。往另一边走,能上到观景台,视野很棒。”
齐雯接受了建议。她回到房间,拿了帽子和那台相机,走出了“心旅”。
小镇在白日里展现出了不同的活力。石板路两旁的店铺大多开了门,有卖海产的、卖手工艺品的、也有小小的咖啡馆和早餐铺子。
当地人穿着朴素,步履悠闲,彼此熟稔地打着招呼。
她沿着江宇指的路,慢慢向码头走去。越靠近海边,咸湿的海风就明显。
码头停泊着不少渔船,渔民们正忙着将凌晨捕捞的渔获搬上岸,进行分类和叫卖。场面有些杂乱,充满了鲜活的生活气息。
齐雯举起相机,下意识地调整焦距,想要捕捉那些充满张力的画面——渔民手臂鼓起的肌肉、银光闪闪的鱼鳞、浸满海水的粗糙缆绳。这曾是她在实验室里记录微观世界养成的习惯。
但很快,她又放下了相机。
她忽然觉得,有些画面,或许并不急于用镜头定格。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皮肤去感受这片空气里的热闹,本身就是更好的“记录”方式。
她在码头边站了很久,只是静静地看着,听着。直到日头升高,市场的喧嚣渐渐散去。
返回“心旅”的路上,她选择了另一条岔路,缓步走上观景台。从这里俯瞰,整个宁南湾尽收眼底,宝石般的海面,白色的房子,绿色的山峦,构成一幅绝美画卷。
海风拂面,吹动了她的发丝和衣角,心胸也随之开阔了不少。
回到旅馆时,已近中午。江宇正坐在画架前,对着远处的海景写生。他神情专注,笔尖在画布上涂抹着色彩,偶尔停下来思考。
齐雯没有打扰他,悄悄从旁边经过。
“回来了?”他却先开了口,目光没有从画布上移开。
“嗯。”齐雯停下脚步,“去了码头和市场,很热闹。”
“喜欢吗?”
“很……生活。”齐雯想了想,用了这样一个词。不同于实验室的绝对理性,也不同于城市高效的商业运转,这里的一切,都透着蓬勃的生命力。
江宇转过头对她笑了笑:“那就好。午餐想在哪里吃?红烧鱼,我的拿手菜,要不要尝尝?”
他的邀请很自然,带着艺术家特有的不拘小节。
齐雯犹豫了一下。她原本打算回去看会儿书,或者整理一下带来的东西。但胃里因为上午的走动确实有些空了,而且……那幅尚未完成的画,色彩明亮而温暖,莫名地吸引着她。
“好。”她轻声回答。
午餐是在院子里的长桌上吃的。除了江宇说的红烧鱼,还有几样清爽的小菜和一碗紫菜蛋花汤。味道出乎意料的好,鱼肉鲜嫩入味,没有一点腥气。
“很好吃。”齐雯由衷地说。
“喜欢就多吃点。”江宇显得很高兴,“食材新鲜,怎么做都不会太难吃。”
吃饭间隙,齐雯的目光偶尔会飘向那幅画。画布上的海和天空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色彩奔放而富有情感,与她眼中看到的真实景象有些不同,却奇异地抓住了那片海的神韵。
“你画得很好。”她轻声说。
“胡乱涂鸦,自娱自乐。”江宇谦逊地笑笑,眼神却明亮,“喜欢的话,以后可以常来看。或者,自己试试也行,我这里颜料画板管够。”
自己试试?齐雯微微一怔。她的人生轨迹里,从未出现过“画画”这个选项。她的世界是由公式、数据和显微镜构成的。
但在这里,在这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听着海浪声,看着眼前色彩斑斓的画布,这个提议听起来……并不那么荒谬。
下午,齐雯没有再出去。她搬了把椅子,坐在走廊下的阴凉处,翻看带来的书。只是目光常常会从书页上移开,落在远处那片涌动的大海上,或者不经意地瞥向那个专注作画的身影。
海风轻柔,时光静谧。
来到这里还不到二十四小时,那种时刻缠绕着她的紧绷感,正在被这里温暖的海风,一丝一丝地温柔抚平,连那种空虚感也淡了。
三个月的假期,……也不再显得那么漫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