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桌上的空气,粘稠得像是凝固的沥青,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口。
三菜一汤。
母亲张慧忙活了一下午,烧了苏凡最爱吃的红烧排骨,酱汁浓郁,油光锃亮。
可那盘菜,几乎没人动过。
父亲苏建国坐在主位,一言不发。他面前的白瓷酒杯一次次被斟满,又一次次被灌进喉咙。酒精顺着食道一路烧下去,在他的脸上腾起一片不正常的潮红。
他脖颈上的青筋,随着每一次吞咽而贲张。
母亲张慧则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用筷子在盘子里和苏凡的碗之间来回穿梭。她的动作有些机械,眼神却飘忽不定,里面盛满了快要溢出来的担忧。
“小凡,别想太多,吃菜。”
张慧的声音发紧,带着一丝不易察人的沙哑。
苏凡垂着头,应了一声,用筷子尖扒拉着碗里的米饭,一粒,又一粒。
终于。
“砰!”
苏建国将酒杯顿在桌面,厚实的玻璃底座与木质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整个饭桌都跟着颤了一下。
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锁定了对面的儿子。
“我跟你妈商量了。”
苏建国开口,声音因为酒精的浸泡而显得格外粗粝。
“明天,我托人去你高中问。让你回去复读一年。这一年,你给老子把网吧戒了,老老实实地念书,听见没有!”
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
“对,小凡。”
张慧立刻找到了主心骨,急切地附和。
“复读不丢人,一点都不丢人。你大伯家的哥哥,不也复读了一年,后来考上个好大学。你脑子不笨,只要肯用心,肯定没问题的。”
这是他们夫妻俩能想到的,唯一的,也是最稳妥的出路。
在他们朴素的观念里,高考是唯一的龙门,儿子这次只是失足,只要把他从悬崖边上拽回来,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然而,苏凡却放下了筷子。
他抬起了头。
他的目光很平静,没有悔恨,没有畏缩,甚至没有一个十八岁少年该有的叛逆。那是一种超乎年龄的沉静,平静得让苏建国和张慧都感到一阵突如其来的陌生。
“爸,妈。”
苏凡开口,声音不大,在压抑的餐厅里却异常清晰。
“我不想复读。”
“你说什么?”
苏建国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死结。酒意夹杂着怒火直冲头顶,他的音量陡然拔高。
“不复读你想干什么?就你那六十二分,哪个大学要你?你想出去打工?你连毕业证都拿不到,你能干什么!”
一连串的质问,如同炮弹般砸了过来。
“是啊,小凡,别说气话。”张慧也急了,眼圈微微泛红。
苏凡摇了摇头。
他迎着父亲几乎要喷火的目光,身体坐得笔直,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爸,妈,我知道你们为我好。”
“但是,再读一年,结果可能还是一样。我的心已经散了,坐在教室里,那些字根本进不了脑子。”
他没有撒谎。
这是原主最真实的写照,一个沉溺于虚拟世界、早已被磨灭了心气的少年。这也是他为自己接下来那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做的最好铺垫。
“我想换个环境。”
“去一个能把人彻底改造的地方。”
他胸膛微微起伏,将那个在心中盘旋了一下午的念头,掷地有声地说了出来。
“我想去当兵。”
“什么?!”
苏建国和张慧同时僵住。
两个人脸上的表情,在短短一秒钟内,由愤怒和焦虑,瞬间切换到了彻头彻尾的震惊。
他们设想过儿子所有可能的反应。
哭闹、顶嘴、沉默对抗,甚至是破罐子破摔地离家出走。
却唯独没有想到,他会提出这样一个,与他过去十八年的人生轨迹完全割裂,甚至背道而驰的想法。
当兵?
这个整天窝在网吧,浑身散发着泡面味,连瓶水都懒得下楼买的儿子,要去那个最苦最累的地方?
“你……你疯了?”
苏建国下意识地问道,连声音都变了调。他甚至怀疑是自己喝多了,出现了幻听。
“你知道当兵有多苦吗?那不是去旅游,不是闹着玩的!”
“我知道苦。”
苏凡的眼神没有丝毫闪躲,反而像两簇点燃的火苗,亮得惊人。
“就是因为苦,我才要去。”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爸,我想去部队里,把这身懒骨头全都拆了,重新练一遍。把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全都扔干净。”
“我想把自己,磨成一块好钢!”
这番话,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这不是一个十八岁少年在冲动之下喊出的豪言壮语。
这是一个拥有三十年阅历的灵魂,在审时度势之后,为自己这具年轻的身体,做出的最优选择。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接下来的几年,国家会以怎样惊人的速度崛起,军人的地位与荣耀,也会随之水涨船高。
更重要的是,部队是一个大熔炉。
它能将一块废铁,淬炼成无坚不摧的利刃。
对于眼下这个除了年轻一无所有的他来说,这是最好的起点,没有之一。
苏建国怔怔地看着儿子。
他看着儿子眼神里那份前所未有的坚定,那份几乎要溢出来的担当,心中的滔天怒火和上涌的酒意,竟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消散了大半。
他忽然发现,眼前的儿子,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就在今天,就在这顿晚饭之间,他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
他不再是那个只知道逃避和索取的少年。
他的眼睛里,有光了。
良久。
苏建国拿起桌上的酒杯,将杯中剩下的小半杯白酒,仰头一饮而尽。
辛辣的液体灼烧着他的喉咙,也点燃了他心中那朵早已被失望浇灭的、名为希望的火苗。
他将杯子重重地放回桌面。
“好!”
他看着苏凡,一字一句地说道:
“这可是你自己选的路!”
“你要是真能下这个决心,我支持你!”
“明天,我就带你去镇上的征兵办问问!”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