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官方让你做手办,你焊了个百米灭国级? > 第十六章:这个,算是我的赔礼
换源:


       京城,国家航空发动机研究院。

办公室里的气氛异常沉重。

白发苍苍的王院士,死死盯着桌上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调拨令。

“最后五公斤的铼-187,也被调走了……”

他身旁,一位副手的声音干涩沙哑,透着无力。

王院士攥紧了拳头。

“昆仑”项目,龙国倾注十年心血的下一代空天发动机计划,如今已经名存实亡。

先是最顶尖的专家和工程师被一纸调令抽走,现在,连他们好不容易抢购回来的最后一点战略储备材料,也被强制征用。

他向上打了无数次报告,发了无数封邮件,得到的回应永远是“服从命令”。

那个名为“烛龙”的绝密计划,正在吞噬龙国其他所有尖端科技项目的资源。

这简直是胡闹!

是拿整个国家的科技未来,去赌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

王院士猛地站起身,胸口剧烈起伏,眼中布满血丝。

他不能再等。

再等下去,“昆仑”十年的心血,将彻底作废。

他走到办公室角落那台红色的加密电话前,手在拨号盘上空悬停数秒,最终毅然按下了那个他从未想过会主动拨打的号码。

电话接通得很快。

线路那头传来一个沉稳威严的声音,仅仅一个字,就让整个房间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

“讲。”

王院士握着话筒的手在抖,但他还是用尽力气,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

“首长,我是王承恩。”

“我以一名科研工作者,一个公民的身份,越级向您质问。”

“‘烛龙’计划,正在毁掉我们整个国家的科技布局!”

他吼出了这句话,将积压在心底数周的愤怒与不甘,全部倾泻而出。

“航空、航天、量子计算、深海探测……几十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因为核心人才和材料被抽调,已经全部陷入停滞!这是自断臂膀!”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种沉默,比任何严厉的斥责都更让人感到压力。

王院士的额头渗出冷汗,但他没有退缩。

就在他以为自己将要面对严厉的批评时,那个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语气平静。

“王院士。”

“你说的,我都知道。”

“现在,我给你一个命令。”

“带上你的核心团队,整理好你们‘昆仑’项目的所有数据。”

“立刻,马上,前往西北‘天工’基地。”

王院士愣住了。

他预想过无数种结果,被训斥,被撤职,被审查,唯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命令。

“首长……我……”

“这是命令。”

电话被干脆地挂断了。

王院士握着发出忙音的话筒,在原地站了许久,脸上的表情从震惊,茫然,最终转为决绝。

他转身走向实验室的保险柜,用发抖的手输入密码,从最里层取出一个天鹅绒包裹的金属物件。

他打开包裹。

里面躺着一片暗金色、造型优美的涡扇发动机叶片。

这是他们团队耗费十年心血,攻克无数难关,才亲手打造出的样品。

它代表着龙国在航空材料学领域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王院士用指尖抚过叶片完美的曲面,眼神复杂。

他要去。

但他不是去屈服,而是要去问个明白。

他要让“天工”基地的人,让“烛龙”计划的负责人亲眼看看,他们到底牺牲了什么。

专用的磁悬浮列车穿行在昆仑山脉的腹地,窗外是深邃的人造隧道,岩壁上的照明灯飞速掠过,拉成一条条白色的光线。

王承恩院士和他的团队成员们,坐在安静的车厢里,没有人说话。

他们刚从一个伪装成戈壁气象站的入口,进入了这个代号为“天工”的地下基地。

当那片荒漠在他们面前裂开一道深不见底的峡谷,露出内部钢铁城市的冰山一角时,这些龙国最顶尖的科学家,集体失声了。

“天工”与其说是一个基地,不如说是一座正在疯狂生长的地下都市。

数不清的巨型工程机器人,在深达数公里的峡谷峭壁间攀爬,用激光切割岩石,用机械臂安装着望不到头的管道与缆线。

这里还在慢慢扩建。

在基地的最底层,一座座庞大的厂房已经落成,穹顶闪烁着柔和的光芒,模拟白昼。

这里未曾见到过人声,只有机器在无休止地高效运转。

这股气息,让王院士准备了一路的质问,显得底气不足。

列车缓缓停靠在半山腰的月台,合金门滑开。

一个穿着研究服的年轻人正站在外面等候,他不过二十出头,脸上带着疲惫,但那双眼睛却很明亮。

赵定国将军的副官在他身边低声介绍:“王老,这位就是‘烛龙’计划的总工程师,江辰同志。”

王院士的心一沉。

这么年轻?

这个几乎将国家所有尖端项目资源吸干的计划负责人,只是一个孩子?

江辰走了上来,朝王院士伸出手,态度谦逊:“王老,辛苦你们远道而来。”

王院士没有与他握手。

他盯着江辰,积压了数周的怒火,在看到这张年轻面孔的瞬间爆发了。

“江辰同志,”他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我不是来旅游的,是来质问你的。”

他没有理会周围人惊愕的目光,从随身的保险箱里,取出了那个被天鹅绒包裹的叶片。

“你认识这个吗?”

王院士将那片代表龙国航空工业最高结晶的叶片,直接怼到了江辰的面前。

“我们团队,十年心血,五代人的努力,才攻克单晶材料的极限,才铸造出了它!”

“为了它,我们耗尽了多少心血!可你呢?你一纸调令,就把我们最后的希望抽走了!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昆仑’项目将彻底名存实亡!”

他的怒吼在空旷的月台上回响。

江辰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表情变化。

他没有尝试反驳和辩解。

他很累,累到连解释的力气都没有。

他刚从原型机的能源监控室出来,脑子里全是赤字和警报。

等到王院士因为激动而剧烈喘息时,他伸出戴着手套的手,目光落在那片暗金色的叶片上。

“王老,我可以看看它吗?”

王院士一愣,还是把叶片递了过去。

江辰接过叶片,隔着手套用指尖抚过上面完美的弧度,点了点头:“很了不起的工艺。”

然后,他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动作,他把叶片递还给了王院士。

“收好它,王老。这是你们十年心血的证明,我无意亵渎。”

“但是,”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我也请你看一样东西,看完之后,你再决定你的质问是否还有意义。”

然后,他转身走向不远处的一个独立实验室,权限自动为他打开了门。

“请跟我来。”

王院士和他的团队成员们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进去。

实验室中央,安放着赵定国和钱院士眼中的那个黑色立方体。

江辰走到立方体前,在众人困惑的注视下,并没有放入任何东西,只是在虚拟操作屏上输入了一串指令。

“你要做什么?”一名研究员问道。

江辰没有回答,在虚拟操作屏上输入了一串指令。

“王老,请报出你们‘昆仑’叶片的全部材料成分和比例。”

王院士虽然不解,但还是报出了一连串复杂的合金配方,这是他刻在骨子里的数据。

江辰一边听,一边快速输入。

输完最后一个字符,他抬头看向王院士:“现在,我会把所有性能指标,上调百分之六十。”

嗡——

黑色的立方体爆发出刺眼的白光,高频的嗡鸣声让整个实验室的空气都在震动。

王院士和他的团队被这股力量惊得连连后退,脸上满是惊恐和不解。

这个过程,持续了不到三分钟。

当光芒和噪音散去,实验室恢复寂静。

立方体的凹槽再次滑开,白色的寒气从中溢出。

江辰戴上隔热手套,从里面取出一个全新的物体,走向呆立在原地的王院士。

那也是一片涡扇发动机叶片。

但它通体呈现一种深邃的黑色,其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加工痕迹,是天然生成的一般。

最让王院士头皮发麻的是,这片新叶片,是一体成型的。

没有任何焊接与拼接,从根部到叶尖,结构完美无缺。

“这……这是……”王院士的声音在发颤,他伸出手,接过了那片尚有低温的叶片。

他的一名助手,国内顶尖的材料学家,扑了过来,从随身仪器箱里拿出便携式光谱分析仪,对准了新叶片。

屏幕上,一行行无法理解的数据疯狂跳动。

“不可能……耐热性提升百分之六十……屈服强度提升百分之六十……他输入的参数……全部实现了……”那名材料学家的脸色瞬间惨白。

王院士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几乎握不住手中的旧叶片。

十年。

他们整整十年的心血,无数个日夜的奋战,被无数人称颂的、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杰作……

在这个年轻人手中,在那个神秘的黑色方块里,只用了三分钟,就被彻底超越。

这已经不是技术代差了。

这是将人类现有科技彻底踩在脚下的降维打击。

王院士猛地抬起头,看向江辰,眼神里所有的愤怒、不甘、质问,统统消失不见,只剩下被彻底碾碎后的茫然。

江辰迎着他的目光,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歉意。

“王老,之前为了‘烛龙’,强行征用了你们的战略材料,我很抱歉。”

他顿了顿,指了指王院士手中那片黑色的叶片。

“这个,算是我的赔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