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官方让你做手办,你焊了个百米灭国级? > 第二十章:能源红利
换源:


       江辰靠在冰凉的控制台上,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疲惫。

他赢了。

用一场近乎疯狂的豪赌,为龙国,也为他自己,赢得了未来。

他抬起头,目光穿透数米厚的强化玻璃,再次看向下方那个深不见底的核心井。

那里,一颗被完美囚禁的太阳,正稳定地释放着光与热。

那光芒驱散了地底所有的黑暗,也照亮了观察室内每一个人的脸。

钱院士被助手扶着,瘫坐在椅子上,他看着舷窗外的景象,眼神空洞,仿佛毕生建立的物理学大厦已经彻底崩塌。

王承恩则紧紧贴在舷窗上,他的脸上是混杂着敬畏与狂热的神情。

赵定国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下来,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那口气息带着劫后余生的颤抖。

最高首长是唯一一个已经将目光从那奇迹上收回的人。

他深深地看着下方主控室里,江辰那个略显单薄的背影,眼神复杂。

许久,他才开口,声音不大,却传遍了整个观察室。

“让江辰同志……先休息一下吧。”

但江辰没有休息。

他直起身,重新走回主控台,那张因为极度疲劳而显得苍白的脸上,双眼却亮得惊人。

“‘烛龙’能量输出稳定,自循环系统无异常。”

“主控电脑,听我指令。”

江辰的声音通过系统广播,清晰地传到了观察室。

赵定国一怔,这个年轻人,难道还想做什么?

“将‘烛龙’反应堆的能量输出,直接并入第一、第二‘物质重构矩阵’的独立供能线路。”

“解除两台矩阵的所有能源使用限制、过载保护和强制冷却程序。”

“从现在起,它们将进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运行模式。”

一连串的命令,让刚刚缓过神来的钱院士猛地站了起来。

“不行!这太危险了!物质重构矩阵的超负荷运行会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我们对它的研究还不……”

他的话没能说完。

因为主控电脑冰冷的回应已经响起。

【指令已确认。】

【能源线路切换中……切换完毕。】

【第一、第二‘物质重构矩阵’已接入‘烛龙’主能源。】

【所有限制已解除。】

【矩阵……正在进入最大功率运行状态。】

在“天工”基地两处戒备森严的独立厂房内,那两个神秘的黑色立方体,开始发出了前所未有的低沉轰鸣。

它们表面的黑色,似乎变得更加深邃,仿佛连周围的光线都被吸了进去。

一股股庞大的能量,如同决堤的洪水,从“烛龙”的核心被抽出,疯狂地涌入这两个贪婪的巨兽口中。

整个基地都能感觉到脚下传来的一阵轻微的震动。

江辰没有理会身后观察室里的骚动,他的手指在虚拟屏幕上飞速划过,调出了另一份文件。

那是一份未来的计划书。

“天工基地二期建设,启动。”

【指令已确认。】

【‘天工’基地二期建设正式启动。】

【正在唤醒所有工程机器人。】

命令下达的瞬间,整个地下城市仿佛活了过来。

在基地最底层的巨大仓储区,一排排望不到尽头的灰色金属造物,顶部的指示灯由红转绿。

成千上万台形态各异的工程机器人,从沉睡中苏醒。

有的如同巨大的金属蜘蛛,八条长腿可以适应任何复杂地形。

有的则像蜈蚣,身体由上百个模块组成,可以灵活地钻进狭窄的岩缝。

还有更多的人形机器人,它们从充电基座上站起,走向各自的岗位。

轰隆隆——

巨大的噪音开始在基地各处响起。

不再是之前那种小心翼翼的精密施工,而是以一种狂野的姿态开始工作。

在基地的边缘区域,巨大的岩壁在新型钻探机器人的作业下,如同豆腐般被轻易切开、粉碎,然后被运输机器人迅速运走。

整个昆明山脉的内部,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掏空、重塑。

新的厂房、新的实验室、新的生活区,在无数机器人的高效协作下,从无到有,拔地而起。

而这一切建设所需要的材料,都源源不断地从那两台疯狂运转的“物质重构矩阵”中产出。

巨大的原料仓里,成吨的基础元素粉末被传送带送入矩阵。

而在矩阵的另一端,不再是像之前那样,小心翼翼地生产某个单一的零件。

而是如同流水线一般,喷涌出各种规格的金属板材、高强度合金、复合材料管道,甚至是一体成型的精密设备外壳。

那些曾经以克为单位计算,让整个龙国材料学界都束手无策的稀有材料,此刻正像不值钱的钢铁一样,被随意地堆放在新建的仓库里。

“铼-187,十二小时产量,三百吨。”

“高熵合金-7型,十二小时产量,一千二百吨。”

“零号超导单元,每小时可稳定生产二十个。”

一名工作人员看着实时更新的产量报告,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撼而发干。

这些数字,任何一个,在十二个小时之前,都是整个国家一年都无法企及的天文数字。

现在,它们只是“天工”基地半天的产出。

这就是无限能源带来的红利。

这就是一个文明进入指数级暴涨阶段的真实写照。

江辰站在主控室的巨大舷窗前,俯瞰着下方这个正在疯狂生长的钢铁巨城。

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反而满是紧迫感。

他接通了与赵定国的内部通讯。

“将军。”

“我在。”观察室内,赵定国的声音里还带着一丝恍惚。

“从现在开始,所有生产出来的材料,都要进行优先级划分。”

“第一优先,代号‘神盾’。所有适用于‘绝对防御圈’项目的超强度、高韧性、高能量传导性的材料,无上限储备。”

“第二优先,代号‘火种’。将各项目组急需的,例如王院士他们需要的空天引擎材料,立刻打包,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第三优先,才是‘天工’基地自身的扩建。”

江辰的命令十分清晰。

“烛龙”的成功,只是解决了能源问题。

他需要用这无限的能源,在最短的时间内,为龙国锻造出最坚固的盾,和最锋利的矛。

赵定国听着江辰的安排,心中的震撼渐渐被一种炽热的情绪所取代。

他终于明白了江辰之前所有疯狂举动的意义。

但转而,他又想到了一点。

“江辰,”赵定国打断了他,语气有些急切,“那些为了点火临时断电的地区怎么办?我们总要给外面一个交代。”

江辰沉默了片刻,似乎是在调取某些数据。

“将军,账要一笔一笔算。‘烛龙’是心脏,但全身的血管还是旧的。现在把能量直接送出去,现有的国家电网会瞬间烧毁。”

他顿了顿,补充道:“所以,增加第四优先事项。我会让物质重构矩阵分出一条生产线,专门生产下一代超导输电材料。让工程部立刻成立项目组,拿出全国电网的升级方案。”

“先修路,再跑车。这事急不来,但必须马上开始。等新电网铺满全国,电,要多少有多少。”

赵定国彻底沉默了。

这番话,让他感到无比安心。

他担心江辰是个只顾着打造武器的战争狂人,现在才明白,在这个年轻人的计划里,战争和民生,本就是一体两面。

“我明白了。”赵定国沉声回应,“我立刻去安排。”

通讯中断。

江辰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片繁忙的建设工地。

无数工程机器人如同勤劳的工蚁,正在执行着他这位“蚁后”的意志,建造一个庞大的超乎想象的帝国。

他知道,当“天工”基地二期建设完成时,这座地下城市的工业产值将超过地表上任何一个国家。

但这只是第一步。他脑中已经开始构思一个更庞大的计划:如何将这颗人造太阳的能量,安全、平稳地输送到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民生的巨大工程。

解决它,远比点燃“烛龙”本身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