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百川归海 > 第一章 秋意浓
换源:


       几乎是一夜之间,波士顿就直接从闷热的夏季快进到了瑟瑟秋风的季节。清晨的查尔斯河畔,清清凉凉的有了一股秋天的风露之感。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教授裴静云从住家出门的时候,从衣架上取了一件驼色的风衣。她推开公寓大门的瞬间,一阵凉风迎面袭来,一下吹得人直打冷颤。她赶忙把手中的大衣罩在身上,又将扣子一颗颗别好。

路边的草坪上,原本幽幽的绿草上镀了一层薄霜,几片不知从哪儿吹来的银杏落叶在上头不停地打着转。静云回过身,抬眼望去,却见不远处的蓝色私宅门口有一株银杏树,枝头的银杏早已经从青色转成了金灿夺目的黄色。她不由得顿住了脚步,转身走到那株银杏跟前,而后下意识地垫起脚尖,深深吸了口气。可是空气中漂浮的只有冷露,再也嗅不到旁的味道了。静云缓缓睁开眼眸,眼中闪过一丝失落的神色。

静云分明记得,从前在上海家里的时候,一到深秋时节,二楼窗台上就可以看见成片金灿灿的银杏,就那么细细密密地簇拥在一块。风一吹,那些银杏叶儿便轻轻摇摆着,好似一片黄浪奔腾的海。这时候,静云总喜欢推开窗户,就那么抱着书籍,静静地靠在窗台边上,凝神静气地闭着眼眸,感受着银杏吹动的窸窣声与空气中隐隐弥漫的桂花清香。彼时,脑海里仿佛有一群精灵在心神上跳跃、晃漾着,带起片片涟漪,直教人陶醉于秋日的午后不愿醒来。那是独属于家乡上海的回忆了,但凡一想起来,静云便觉得心头暖融融的,总有种说不清的暖意在里间。

就在不久前,静云所在的团队刚刚在国际顶刊《Nature》上发表了重要的一项科研成果——他们使用了一种全新的增材纺织制造技术,开发了具有螺旋排列跳动心脏细胞的人类心室生物混合模型。这项研究对于器官生物制造方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突破,使得人类离建立心脏移植目标更进一步。在目前的科研实践中,3D打印的心脏技术发展虽好,但是如果用来处理心脏胶原蛋白却颇费时效,至少要花一百多年的时间才可以完成。而静云团队所研发的全新方法,可以使得这项任务缩短到一天时间便可完成,大大提高了所需的效率。

而此时,恰逢静云从前在母校申城大学的恩师陈兰教授来访波士顿。师生俩在哈佛广场附近的上海餐馆重叙旧情,聊起当年上学时候的许多事,两人都是感慨万千。后来陈兰提起,上海现在正是广招海归人才的时候,申城大学在政府支持下也是有了很多相应的配套措施来支持海外人才的回流——诸如科研经费的支持、高级人才享有的工资待遇和福利、高额安家费、配偶工作与子女教育问题的配套解决方案等等,与海外名校的科研条件相较,早已具有极高的国际竞争力。陈兰一向为静云这个得意门生而骄傲,自然也希望静云能认真考虑回国的事情。

一席话说得情真意切,静云也明白老师和母校的恳切,但要说起海归这件事,她多少也是有些顾虑在里间的。当年在申城大学毕业以后,在老师陈兰的推荐下,她又远赴美国哈佛大学继续攻读PhD博士学位。寻常人念完博士需要四年时间,而静云仅花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这里面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而博士毕业以后的科研道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全美每年的博士毕业生不少,而像波士顿这样坐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名校的城市,每年毕业的学生数量也是不可小觑。要从这批人里脱颖而出,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最终在学校拿到一份教职工作,可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许多优秀的科研人才,因为僧多粥少,暂时找不到合适的教职,最后也只能谋得一份薪水并不高的博士后的工作来维持生计。像静云这样博士刚毕业就能拿到助理教授职位的,终归是凤毛麟角。

经过多年没日没夜的科研实验和写文章,一路过关斩将,静云最终通过了哈佛的终身教授考核,晋升到了副教授。而静云与丈夫吴君早早便在波士顿的剑桥地区,买好了毗邻查尔斯河畔的公寓,总算是有了个安身立命的小家。到后来两人有了女儿乐乐,生活的一切看起来都很安定,似乎也并无什么不妥之处。事业上升之际,遇到国内恩师邀请归国,做决定对于静云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边是已经打有根基的波士顿的小家和事业,一边是她深深眷恋的故乡上海与母校申大,那种两两相交的抉择,直搅得人浑身上下难受极了。

说起来海归这件事,在学术圈也并不算陌生,许多华人教授做到一定资历,总是避免不了要面对这个话题。静云的周围,也曾有不少朋友选择了国内的offer回去发展,这里面的故事便是多到数也数不清了。有些人出国太久了,早已经不适应国内的节奏和发展,回国发展了三两年又觉得不太合适,埋着头重新出国的人也是有的。而有些人,回国之后身心安定,在父母家人支持下大展宏图,申请到不少国家基金的支持,还在国内把领域学科做强做大,最后也是自有一片天地。海归这件事情,无非就是小马过河,深浅自知罢了。

在过去,也并不是没有人来找过静云,包括BJ、深圳的一些高校,都曾向着静云抛来橄榄枝,当时静云一门心思都在实验室里,想着先把手头实验做好,把成绩做出来,这比什么都要踏实。因而当时很多邀约,多半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可现在邀请回国的人是自己的恩师陈兰,而且还是自己深深眷恋的母校与故乡,这多少让静云心下起了许多纠结的心绪。

她该如何抉择?到底要不要回上海去?她该不该和丈夫吴君提起此事?静云望着头顶此刻的银杏黄叶,心中真当是五味杂陈。

“静云!”身后忽然传来熟悉的声响,打破了静云此刻的沉思。她缓缓转过身去,却见来人正是自己的丈夫吴君。“你早上出门太着急了,我昨天给你做的茶叶蛋你都没吃呢。”吴君变戏法似的从食品袋里拿出一枚剥好的茶叶蛋递了过去。静云抿嘴笑了笑,接过手低头轻咬了一口,一股茶香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可真是久违了的味道。

阳光从头顶照下,穿过银杏叶子漫射到地上。几只麻雀从头顶叽叽喳喳地掠过,仿佛也在静云与吴君夫妇身边凑着热闹。吴君刻意走得很慢,他要等静云慢慢吃完这枚茶叶蛋,又细心递上了保温瓶里的热牛奶,省得静云吃噎着了。果然,吃完茶叶蛋以后静云心绪平复了一些,她把手插进了风衣袋子里,脚尖绕着地上转了两个圈,“你今天难道不上班么?怎么还有功夫出来给我送早饭?”

“是这样的,其实昨天晚上你在实验室的时候,陈老师给我打电话了。”

“嗯?说什么了?”

“就说起想让你回国发展的事。”

“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么?”静云抬起头来望着丈夫,她原本还没想好要怎么开口跟他聊这件事情,没有想到他原来已经知道了。

“我又不是你们这样的科学家,我就是在公司里写代码的,能帮你做什么决策呢?这是你的人生大事,需要你自己仔细思量忖度才好。”吴君说话的时候,眼里闪过一丝亮光:“好了,静云,先别想这么多了。现在先暂时放一放你的工作,不如跟我去一个地方。”

“神神秘秘的,这是要去哪里?”静云笑着问道。

“你去了就晓得了。”吴君眨了眨眼睛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