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被贬,给老朱讲明末 > 第18章:洪武朝的布局,与未来的困局!
换源:


       夜色,浓得化不开,将整座坤宁宫都浸泡在深沉的墨汁里。

殿内的烛火不安地跳跃着,在朱元璋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投下沟壑纵横的阴影。

他像一头被无形囚笼困住的猛虎,焦躁,愤怒,却又无处发力。那双曾扫平天下群雄的眼眸,此刻正死死地盯着面前虚空的一点,仿佛要将那看不见的困局,生生瞪出一个窟窿。

一只温润柔软的手,覆上了他那只青筋毕露、布满厚茧的巨手。

那只手,曾为他缝补过征战时的破衣,也曾为他端上过最滚烫的饭食。此刻,它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轻轻将他从那令人窒息的思绪中拉回了现实。

马皇后没有说话,只是将他拉回到座位上,拿起桌上的紫砂壶,为他续上了一杯蒸腾着热气的茶。

水汽氤氲,模糊了她的面容,却让她的声音显得愈发清晰柔和。

她没有去碰那个“攘外”与“安内”的千古难题,那是一个足以让任何帝王都心力交瘁的绞索。她知道,此刻的朱元璋,需要的不是答案,而是一个能让他自己走出死胡同的台阶。

“重八,你先别急,也别气。”

她的声音很轻。

“咱们坐下来,好好想一想。其实,你当初的布局,并没有错。”

“哦?”

朱元璋抬起头,喉咙里发出一声沉闷的鼻音,眼中的烦躁并未消散,只是多了一丝意外。

马皇后将茶杯推到他的手边,柔声道:“你想想,咱们大明刚立国那会儿,是个什么光景?”

她没有等朱元璋回答,自顾自地说了下去。

“北边,王保保的大军虎视眈眈,那些被打跑了的北元残余,做梦都想着杀回中原。那个时候,谁有心思,谁又有胆子,去管什么黄河不黄河的?”

“国库里但凡有一两银子,都要掰成两半花。军中但凡有一个能战的兵,都要立刻送到九边去。所有的钱粮,最精锐的兵马,都必须死死地钉在边防线上。”

“这不叫‘重边防,轻内治’。”

马皇后看着丈夫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道。

“这叫分得清轻重缓急,是当时唯一的,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这番话,没有半句奉承,却字字都说到了朱元璋的心坎里。他紧绷的肩膀,不自觉地松弛了几分。胸中那股憋闷的火气,也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

是啊,当初就是那个光景。若不先用重兵锁住边境,给这片满目疮痍的天下一个喘息的机会,别说治河,就连这大明的江山能不能坐稳,都是未知之数。

马皇后见他神色稍缓,知道他听进去了,便继续将话题引向深处。

“你的布局,在开国后的这十几年,甚至往后推二十年,都是绝对正确的。它像一道最坚固的城墙,能保证大明江山的稳固。”

“可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她的语气微微一沉,眼中闪烁着一种超越了后宫妇人的、洞悉世事的智慧光芒。

“那个叫江辰的年轻人,他的出现,不过是提前为咱们揭示了一个未来必然会遇到的困局罢了。”

“困局?”

朱元璋的眉头再次皱起。

“是啊。”

马皇后点了点头。

“你想,再过个二三十年,等咱们这一代人都老了,都走了,北元的威胁,可能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大了。到那个时候,国家承平日久,天下太平,内部的各种问题,就会像被一场大雨浇过的笋子,一个个地从土里拼命往外冒。”

“今天是你说的这个黄河问题,明天可能就是土地兼并,后天可能又是官吏腐败,再往后,说不定就是宗室藩王尾大不掉。”

“这些问题,在开国的时候不致命,因为有更大的外敌压着。可到了太平盛世,内里一旦烂了,就都会变成要命的顽疾。”

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宫殿里回响,每一个字都敲在朱元璋的心上。

“而江辰,他只是用他那特殊的法子,把一个原本需要几十、上百年才会彻底烂透、彻底爆发的、最要命的问题,提前挖了出来,血淋淋地摆在了咱们的面前。”

这番剖析,如同一盆冰水,彻底浇熄了朱元璋心中最后的那点火气。

他怔怔地看着自己的妻子。

他发现,还是自己的妹子看得通透。

他不是错了。

他只是被这个时代,被开国之初那严峻的形势给局限了。他的每一个决定,在当时都是最优解。

而那个江辰,则是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变数”,一个强行打破了时代局限的“预警者”。

想通了这一层,朱元璋紧绷的身体彻底垮了下来,他长长地、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整个人都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瘫靠在椅背上。

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愁云依旧密布。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眼下这死局,还是解不开啊!”

国库空虚是事实,边防吃紧是事实,治河需要天文数字般的投入,更是事实。

这三座大山压下来,任凭他是开国皇帝,也想不出万全之策。

马皇后看着他那疲惫不堪的样子,忽然微微一笑。

那笑容,仿佛能抚平世间所有的褶皱,带着一种了然于胸的笃定。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重八,你呀,就是当局者迷。”

她轻轻点了点桌子,发出清脆的声响,将朱元璋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了过来。

“你想想,这天大的难题,是谁给你提出来的?”

朱元璋下意识地回答:“是那个江辰。”

“那不就结了?”

马皇后笑了,眼波流转,带着一丝狡黠。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这事是他捅出来的,那解法,说不定也早就藏在他的肚子里呢。”

她故意停顿了一下,卖了个关子,对着丈夫眨了眨眼睛。

“你与其自己在这里生闷气,钻牛角尖,把自己逼进死路,还不如……”

“……不如再去听听,他葫芦里,到底还卖着什么药。”

一语惊醒梦中人!

朱元璋猛地坐直了身体,那双疲惫的眼中,瞬间迸发出了骇人的精光!

是啊!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层!

那个叫江辰的小子,先是抛出黄河决堤的惊天预言,再用一笔笔精准的账目,将治河与戍边彻底对立,把所有人都逼到了一个两难的绝境。

这手段,环环相扣,步步紧逼!

他若真是为了大明好,为了天下苍生好,绝不可能只破不立,把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就此打住!

他的后面,一定还有后手!

一定有!

“对!对!”

朱元璋激动地一拍大腿,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他连连点头,眼中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重新燃起的、无比旺盛的希望和好奇!

他不再是那个被困局折磨的丈夫,他又变回了那个杀伐果断、对一切都充满掌控欲的大明皇帝!

“咱倒要看看,这个小子,还能给咱带来什么‘惊喜’!”

他决定了,明天,继续“偷听”下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