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开局被贬,给老朱讲明末 > 第9章:三问太子,何为天下之本?
换源:


       陋室之内,陈设简陋到了极致。

一张木床,一张书桌,几把粗糙的椅子,便是全部。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陈旧木头与尘土混合的味道。

江辰就那么坐在主位上,仿佛这间陋室是他执掌天下的朝堂。他提起那把陶壶,壶嘴倾斜,浑浊的茶水注入杯中,发出咕嘟的声响。

这个动作,彻底点燃了秦王朱樉胸中的那团火。

他猛地将茶杯砸在桌上,陶器与木板碰撞,发出一声刺耳的闷响。

“江辰!”

朱樉的怒喝在狭小的空间里炸开,唾沫星子都喷了出来。

“你可知罪?!”

“见太子殿下为何不跪?!”

江辰眼皮都未曾抬起,只是将自己的茶杯端至唇边,轻轻吹散了袅袅升腾的热气。那姿态,不是无视,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令人骨头发寒的漠然。

他开口,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

“秦王殿下,我如今已是白身,非官非民,乃待罪之人。”

“不知这跪,是依循大明哪条律法?”

一句话,噎得朱樉脖颈青筋暴起,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像是被塞了一团滚烫的炭,却一个字也挤不出来。

“你!”

“老二,住口!”

太子朱标的声音终于响起。

这声音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强行将陋室里那剑拔弩张的气氛按了下去。

他压下了自己内心的惊涛骇浪。

一双眼睛死死地锁住江辰,那目光沉重,试图穿透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皮囊,看清他骨子里的东西。

“江辰,孤今日前来,不与你论罪。”

“只问你一事!”

江辰这才放下茶杯,做了个请的手势。

“殿下请讲。”

朱标身体微微前倾,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你那《经世录》,究竟是何学问?!”

他顿了顿,呼吸加重。

“你言其可观天命,可借天时,究竟是济世安民之学,还是……”

朱标的声音陡然压低,却充满了山雨欲来的重量。

“蛊惑人心的……谋逆之学?!”

最后四个字,冰冷彻骨。

陋室内的温度骤然下降,连窗外投进来的那一缕阳光,都似乎失去了温度。

隔壁密室,朱元璋瞳孔收缩成一个危险的针尖。

这也是他最想知道的答案。

然而,江辰笑了。

那笑容不带嘲讽,不带轻蔑,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他抬起头,目光第一次与朱标正面碰撞。

那是一双何等清澈的眼眸。

清澈得让朱标这位储君,都感到了一丝莫名的心悸。在那清澈的深处,他看到了一丝悲悯。

“殿下,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也想反问殿下三个问题。”

不等朱标回应,江辰的声音便悠然响起,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一问殿下,是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的天下更稳固,还是灾祸连年、流民遍地的天下更稳固?”

朱标一愣。

这个问题,简单得近乎侮辱。

他几乎是出于本能地回答。

“自然是前者。”

这根本无需思考,是任何一个王朝统治者都明白的道理。

江辰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毫不意外。他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那粗劣的茶水在他口中,仿佛成了琼浆玉液。

他的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

“二问殿下,是能提前预知灾祸、从容应对的朝廷更能获得民心,还是天灾降临之后,才匆忙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的朝廷,更能获得民心?”

这个问题,让朱标的眉头深深地拧成了一个疙瘩。

答案,依然显而易见。

未雨绸缪,自然远胜于亡羊补牢。

可这个问题,却让他感到了一股寒意,顺着脊椎骨悄然爬升。他隐约感觉到,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一个对方精心布置好的逻辑陷阱。

他开始戒备,大脑飞速运转,试图预判江辰的下一步。

江辰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时间。

第三个问题,接踵而至!

他的声音不再平淡,而是陡然拔高,每一个字都像是淬了火的钢,狠狠地敲击在所有人的心口!

那声音,如同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三问殿下!”

“若天灾,可测!”

“若天灾,可算!”

“若天灾,可防!”

“那支撑起这大明江山的根本,究竟是史书上那虚无缥缈的‘君权神授’,还是让天下四万万百姓都能吃饱穿暖的,实实在在的‘民生’二字?!”

轰!

最后一问,仿佛一道无形的惊雷,在每个人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朱标的脸,瞬间血色尽褪。

他嘴唇翕动着,想要反驳,却发现喉咙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君权神授,是他自幼学习的帝王之术的基石!

是他未来继承大统的法理所在!

可江辰,却用“民生”这两个字,将这块基石,撬出了一道深不见底的裂缝!

他身后的几位皇子,脸上的表情已经不能用骇然来形容。那是一种世界观被彻底颠覆后的呆滞与茫然。

隔壁密室。

“咔嚓!”

朱元璋手中的茶杯,应声而碎。

滚烫的茶水混着破碎的瓷片,刺入他的掌心,他却浑然不觉。

君权神授!

这是他从一个放牛娃,一个乞丐,登上九五之尊的法理外衣!是他告慰天下,昭示自己统治合法性的根基!

可现在,这个年轻人,用最简单、最质朴,也最无法辩驳的逻辑,将这件华丽的外衣,撕开了一道口子,露出了里面最原始的内核。

民生!

他朱元璋,不就是靠着“民生”这两个字打下的江山吗?

不就是因为元廷视百姓如草芥,让天下人活不下去,他才揭竿而起的吗?

他就是靠着给那些饿得发疯的百姓一口饭吃,才聚拢了人心,才有了那百万雄师,才最终北伐成功,建立了这大明朝!

他的根,从来就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神仙皇帝的授意。

他的根,就扎在这片土地上,扎在千千万万百姓的饭碗里!

这一刻,朱元璋第一次感到,自己那引以为傲、从尸山血海里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治国经验,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可能……真的已经落后了。

他不是在谋逆。

不,这比谋逆更可怕。

谋逆,可以派兵镇压,可以诛其九族。

而他,是在用一种更高维度的逻辑,在讲述一个亘古不变,却被所有帝王刻意忽略的真理!

他是在为“帝王”这个词,重新下定义!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