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南方有嘉木,北望燕归巢 > 第4章 父亲的“秘密通话”与技术支援
换源:


       北方的秋意渐浓,窗外的梧桐叶已染上金黄。

林静淑最近安静了许多,不再频繁地发消息或拐弯抹角地打探儿子的感情生活。

这种突然的平静反而让陈建国有些不适应——他知道妻子内心远没有表面那么平静。

周六清晨,林静淑去社区参加插花活动,家里只剩下陈建国一人。

他坐在阳台上,望着妻子精心打理的小花园,心中酝酿着一个计划。

几次拿起手机又放下,最终还是在通讯录里找到了“儿子”的号码,拨了出去。

南方市,陈序正在公寓里对着三块显示器工作。

项目进入关键阶段,一个难以捉摸的bug已经困扰团队三天了。

手机响起时,他正尝试第十七种解决方案,眉头紧锁。

瞥见是父亲的来电,他有些意外——通常都是母亲打来,父亲最多只在视频里插几句话。

“爸,怎么了?家里有事?”陈序接起电话,声音里带着一丝警惕。

“没事没事,就是你妈出门了,我一个人闲着,想跟你聊聊天。”陈建国的声音听起来有点不自然。

陈序放松下来,手指仍在键盘上飞舞:“好啊,聊什么?您最近身体怎么样?”

“我好得很!倒是你,听你妈说最近又得奖了?怎么都不跟家里说一声?”陈建国语气中带着骄傲。

陈序轻笑:“小奖项,团队荣誉,不值得特意说。”

“怎么不值得!我跟你妈都高兴坏了。”

陈建国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儿子,其实爸打电话来,是有件事想跟你聊聊...关于谈对象的事。”

陈序的手指停在键盘上,叹了口气:“爸,连您也要开始了吗?”

“不是催你!绝对不是!”

陈建国急忙解释,“就是你妈最近睡不好,我看着她担心,想着要是你能...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陈序心软了:“妈还好吗?”

“老样子,就是惦记你。儿子啊,”陈建国声音更低了,仿佛怕被谁听见,

“爸是过来人,想跟你分享点经验。追女孩子啊,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坚持!像我当年追你妈,天天去图书馆等她,帮她占座,借她喜欢的书...”

陈序忍不住笑了:“爸,现在不一样了。没有图书馆要占座,书也都是电子版。”

“道理是一样的嘛!”陈建国有些着急,“就是要体贴入微!记得你妈那时候感冒,我连夜熬了姜汤,用保温壶装着送到她宿舍楼下。那时候没有手机,我在冷风里等了一个多小时...”

陈序心中感动,却不得不提醒父亲:“现在送外卖半小时就能到,什么汤都有。”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陈建国似乎有些受挫:

“那...写信总不过时吧?我当年给你妈写的情书,她到现在还收着!字字真心,比现在那些短信微信有分量多了!”

“爸,”陈序温和地说,“现在都是发邮件和消息了。而且工作上沟通很多,没必要特意写信。”

陈建国不甘心:“总有什么是永恒的吧?比如送花!女孩子都喜欢花!你妈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送她的那束红玫瑰...”

“然后妈就过敏了,记得吗?”陈序提醒道,“她后来告诉我的,那天她打了一晚上喷嚏。”

陈建国在电话那头噎住了,半晌才嘟囔:“那是意外...我后来不就改送勿忘我了吗...”

陈序听着父亲委屈的语气,心中既好笑又温暖:“爸,我知道您的好意。但我真的在按自己的节奏来,放心吧。”

陈建国叹了口气:“爸知道你不爱听这些,就是...看你妈那样,我心里不好受。你记得照顾好自己,遇到合适的也别太挑...”

“知道了,爸。”陈序应着,目光突然被屏幕上的一行代码吸引——他似乎找到了bug的线索。

陈建国听出儿子心不在焉,识趣地说:“那你忙吧,爸不打扰你了。对了...你妈问你国庆回不回来?”

陈序一边调试代码一边回答:“看项目进度,现在说不准。尽量吧。”

挂断电话后,陈建国坐在阳台上发了一会儿呆。

他觉得自己作为父亲很失败——既不能缓解妻子的焦虑,也无法给儿子实质性的帮助。

那种无力感笼罩着他,让他心情沉重。

南方,陈序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

父亲的来电虽然短暂,却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安慰。

那种笨拙的关心,反而比母亲小心翼翼的刺探更让人接受。

几小时后,陈序依然没有解决那个棘手的技术问题。

他在办公室里踱步,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方案,但灵感似乎枯竭了。

沮丧之下,他拍了一段代码视频发到朋友圈,配文:“顽固的bug,第三天的僵持。”

这是他发泄压力的一种方式,没指望真的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专业性太强了。

然而半小时后,他的手机响了,又是父亲。

“儿子,我看到你发的那个什么八哥...是程序出问题了?”陈建国问得急切。

陈序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是bug,程序错误。爸您还关注这个?”

“我天天看你朋友圈!”陈建国理直气壮地说,“虽然看不懂,但知道你很重视。跟爸说说,什么问题?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陈序哭笑不得——父亲是退休的机械工程师,对现代软件开发一窍不通。

但为了不打击父亲的热情,他还是简单解释:“是一个并发处理的问题,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时出现的死锁。”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陈建国迟疑地问:“就是说...好几个东西抢一个东西,卡住了?”

陈序惊讶于父亲的概括能力:“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那好办!”陈建国声音突然亮起来,“装个红绿灯嘛!我们以前设计生产线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就是加个调度系统,排个队,一个一个来!”

陈序怔住了。父亲用最简单的比喻,道出了解决并发问题的一个基本思路——加锁或使用队列序列化访问。

“爸...您真是个天才!”陈序激动地说,“就是这个思路!我需要一个更精细的信号量控制机制!”

陈建国被夸得有点懵:“啊?我就随便说说...真管用?”

“管用!您给了我新思路!”陈序已经坐回电脑前,手指飞快地敲击键盘,“谢谢爸!我先忙了!”

挂断电话后,陈序沉浸在代码中。父亲那句“装个红绿灯”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新的锁机制,巧妙地避免了资源竞争。

三小时后,bug终于解决了!陈序长舒一口气,兴奋地拍了下桌子。团队群里立刻沸腾了——困扰大家三天的难题被攻克了。

欣喜之余,陈序第一个想到的是给父亲报喜。他打电话过去,却听到父亲压低的声音:“儿子,等一下...你妈回来了,我在卫生间呢。”

陈序愣住了,随即明白过来——父亲是偷偷给自己打电话的!这种孩子气的行为让他心里泛起一阵酸楚的温暖。

“爸,问题解决了!多亏了您的红绿灯 idea!”陈序也下意识地压低声音。

电话那头传来父亲抑制不住的喜悦:“真的?太好了!我就说嘛,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机器还是电脑,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

陈序能想象父亲那得意的表情,忍不住笑了:“是是是,姜还是老的辣。”

陈建国更加得意了,忘了控制音量:“那当然!你爸我当年可是厂里的技术标兵!哎,静淑,你回来啦?”

电话那头传来母亲模糊的声音,接着是一阵杂音,电话被挂断了。

陈序握着手机,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望着南方的夜空。

北方此刻应该已经天黑了,父母或许正在吃晚饭,父亲会因为刚才的“技术支援”而得意,母亲则会好奇他们聊了什么。

一种强烈的情感涌上心头——那是感恩,也是愧疚。

父母已经老去,却仍在用他们的方式关心着自己,即使那些方式有时显得笨拙而过时。

几分钟后,父亲发来一条微信:“你妈问我为什么躲在卫生间,我说便秘[尴尬]。解决方案千万别告诉她是我帮的忙,这是咱爷俩的秘密!”

陈序看着这条消息,眼眶突然发热。他回复道:“放心,绝对保密。谢谢爸。”

那一晚,陈序工作到很晚,但心情轻松了许多。

睡前,他特意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某位老工程师的跨界指导,解决了大问题。有时候最简单的思路最有效。”

他没有点名道姓,但配了一张红绿灯的图片。

北方,陈建国躺在床上,反复看着儿子那条朋友圈,笑得合不拢嘴。

“看什么呢这么开心?”林静淑好奇地问。

“没什么,儿子发了条朋友圈,说他解决了问题。”陈建国把手机藏到一边,假装平静,内心的得意却溢于言表。

林静淑瞥了丈夫一眼,敏锐地察觉到什么:“你今天是不是给儿子打电话了?”

陈建国一惊,支吾道:“就...就随便聊了两句。”

“聊什么了?”林静淑转过身,面对丈夫。

“就...男人之间的话题。”陈建国含糊其辞,“劝他早点找个对象什么的。”

林静淑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问:“那他怎么说?”

“说让我们别操心,他有数。”陈建国伸手搂住妻子的肩膀,“静淑,儿子真的长大了,咱们得学会放手。”

林静淑叹了口气,没再追问。黑暗中,她轻声说:“我知道...就是忍不住担心。”

“我懂。”陈建国拍拍她的肩,“睡吧。”

第二天清晨,陈序意外地接到了母亲的视频通话。

屏幕上的林静淑看起来精神不错,背景是家里的厨房。

“小序,妈学着做了南方的那种煲仔饭,你看像不像?”她把摄像头对准灶上的砂锅。

陈序有些惊讶——母亲很少尝试做南方菜:“很像啊!妈你怎么突然学做这个?”

林静淑眼神闪烁了一下:“就...随便学学。

等你回来做给你吃。”她停顿片刻,状似不经意地问,“昨天你爸神神秘秘的,是不是给你添麻烦了?”

陈序会意,笑道:“没有,爸给我提供了很重要的技术支持呢。”

“技术支持?”林静淑挑眉,“他一个老机械工,能给你提供什么计算机技术支持?”

“爸没告诉您吗?”陈序假装惊讶,“他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用的是最基础的工程学原理。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

屏幕那端,林静淑的表情变得复杂——既有骄傲,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她勉强笑了笑:“是吗...那就好。”

陈序意识到自己可能说错了话,急忙补充:

“不过妈您给我的支持更重要!没有您每天关心我吃饭睡觉,我哪有精力解决技术问题啊!”

林静淑被逗笑了:“油嘴滑舌!跟你爸学坏了!”

通话结束后,陈序沉思良久。他意识到父母之间的关系微妙的平衡——

父亲偷偷帮助自己,既是为了儿子,或许也是为了证明自己仍能在这个家中扮演重要角色;

而母亲则渴望参与儿子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害怕被排除在外。

那天下午,陈序特意给父亲发了条消息:“爸,妈好像有点察觉了。不过我没透露细节,就说您提供了工程学思路。”

陈建国很快回复:“没事,她刚才问我了,我炫耀了一下![得意]不过没说具体问题,她听不懂!”

紧接着又发来一条:“儿子,其实你妈很不容易。她天天研究年轻人喜欢什么,怎么跟你交流...那些社交媒体,她学得可吃力了,就为了能跟你有点共同话题。”

陈序看着这条消息,心中震动。他从未想过社交恐惧的母亲是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学习使用那些对她来说无比陌生的科技产品。

“我知道,爸。我爱你们。”他回复道,这是成年后第一次如此直白地表达感情。

手机那端沉默了很长时间,最后只回过来一个字:“嗯。”

但陈序能想象,屏幕那端的父亲,一定红了眼眶。

周末晚上,陈序视频通话时特意同时邀请了父母。

他花了半小时详细解释了自己正在做的项目,以及父亲提供的“红绿灯思路”如何帮助解决了关键问题。

林静淑听得半懂不懂,但看到丈夫容光焕发的表情和儿子耐心的讲解,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深。

“所以说,无论是机械工程还是软件开发,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陈序最后总结道,朝父亲眨眨眼。

陈建国挺直腰板,一脸“看我说的对吧”的表情。

林静淑看看丈夫,又看看儿子,忽然说:“那感情问题呢?是不是也有相通的基本原理?”

陈序和父亲同时噎住了,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妈,这个课题太深奥,需要更多研究!”陈序笑着说。

视频通话在难得的轻松氛围中结束。陈序放下手机,感到一种久违的平静。

他意识到,无论距离多远,家人之间的纽带永远不会断裂——即使表达方式笨拙,即使关心有时成了负担,爱的本质从未改变。

北方,陈建国得意地对妻子说:“看吧,我就说儿子需要的是技术支持,不是催婚!”

林静淑白了他一眼,嘴角却带着笑:“德行!解决个技术问题就把你能的!儿子的终身大事还没解决呢!”

但那天晚上,她睡得很踏实——几个月来第一次没有在半夜醒来查看手机。

因为她知道,无论距离多远,家里的两个男人正在用他们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