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回到家,胸口堵得喘不过气来。
他一屁股坐在床上,又看了看那张薄薄的工资条,一气之下把工资条撕了。
现在,他神经有些混乱,不能提工资,更不能看工资条上的数字。
都几年了,好不容易涨一次工资,还是食堂的主厨,论干活,论技术,板上钉钉的能给自己涨。却叫易中海给毁了,还给他白干了几个月活儿。
傻柱越想心里越气,这都是什么事啊?心眼好反而得不到好报!
现在,他满脑子都是,一大爷那副看似公允、实则卑鄙龌龊的嘴脸。
“悔!真是悔得肠子都快拧成麻花了!”
傻柱抬手拍了下自己的大腿,力道重得让他龇牙咧嘴。
他怎么也没想到,平时总摆出一副长辈模样、处处把“爱心、道德、尊老爱幼”等词,挂在嘴上的一大爷,关键时刻竟会这般地害他。
直到现在,他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原主在一大爷身上吃的亏、受的窝囊气不止有多少!
以前原主总觉得一大爷是好人,他说什么都信,掏心掏肺地帮忙。
现在想来,指不定藏着多少他没看清的算计。
“不行!我可不能跟以前的傻柱一样,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傻柱攥紧了拳头,眼神里多了几分以前没有的清亮。
一大爷这儿得留心,这四合院里的其他人也得防着点,没一个是省油的灯。
秦淮茹家总找他借粮借油,说是“周转一下”,可从没提过还。
三大爷更是出了名的精打细算,跟他打交道总得多留个心眼,不然就掉进了他的坑里。
还有贾张氏,整天指桑骂槐,时不时还想占点小便宜。
那二大妈二大爷也鬼的呢,都得堤防……
想到这儿,傻柱心里冒出个想法。
他得把这些账都记下来,记下来不是真要逼着谁还,起码自己心里得有数,免得以后再稀里糊涂地吃亏。
他看看天还没黑,起身就往三大爷家走。
三大爷正戴着老花镜,在门前小桌上算账,桌上摊着几张写满数字的纸。
“三大爷,借我张纸和笔用用。”傻柱说道。
三大爷抬眼打量了傻柱一番,见他神色严肃,不像是要胡闹,便指了指桌角:
“纸在那儿,笔也有,你拿去用。不过你借这纸和笔做什么?”
“记账。”
傻柱气鼓鼓的拿起纸和笔,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低头就开始琢磨。
他先在纸上写下“秦淮茹”三个字。
想了想,又添上“借白面二斤、豆油半斤”,后面还特意标注了日期。
接着又写“许大茂”,上次借了他的自行车去拉货,回来连句谢谢都没有,还扎了前轮胎。
三大爷凑过来看了两眼,眼睛“唰”地一下亮了。
他放下自己的账本,凑到傻柱脸前,声音透着股兴奋说道:
“傻柱,你这是要记院里人欠你的账吗?”
傻柱点点头,手里的笔顿了顿,说道:
“不是要他们还,就是心里有个数,省得以后忘了。”
“要我说,你这主意好!”三大爷拍了下手,一把拿过傻柱手里的笔和纸,“你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记了也容易乱。我帮你记,保证一分一厘都错不了!”
傻柱看三大爷拿笔和纸的样子,心里说,写字就是好,不亏是老师。
三大爷比画着说道:
“像这样,把人名、欠的东西、日期都写清,再备注上原因,以后想查都方便。”
说着,三大爷就一笔一划写了起来。
傻柱看他熟练写字的样子,心里犯了嘀咕:
“三大爷,您这么热心,该不会有啥想法吧?”
三大爷嘿嘿笑了两声,也不掩饰,说道:
“你看啊,前阵子我不是跟你借了二斤红薯吗?我帮你把这账记明白,就当抵红薯钱了,你看咋样?”
傻柱一听,觉得这买卖不亏。
三大爷算账精细,有他帮忙,账肯定记得好!当即点头:
“行!那就麻烦您了!”
两人正凑在一块儿记着账,一旁传来了脚步声。
贾张氏拎着个空篮子回来了,见傻柱跟三大爷在一起,就走了过来,问道:
“傻柱,你们在这儿干啥啊?”
刚问完,就瞥见了桌上的账本。她探头看了两眼,见上面记的都是谁借了傻柱什么东西,还有她家借的面和油,就喊道:
“傻柱,你是不是穷疯了?”贾张氏生怕人听不见,大声嚷嚷着:
“傻柱你个天杀的,记这些鸡毛蒜皮的破事,真小家子气!”
她觉得这样说还不解气,就大喊了起来:
“还把我们家借你的东西也记上,不就借了二斤白面、半斤豆油吗?至于这么斤斤计较!”
贾张氏越喊越生气,拿起账本说道:
“你个天杀的,我叫你记!‘嚓嚓’几下把个账本给撕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