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一招解决机床故障的事,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在三车间乃至整个轧钢厂传开了。
一个刚进厂的学徒工,居然能解决连老师傅都头疼的故障?这简直成了厂里的头条新闻。林凡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周围投来的好奇、探究、甚至佩服的目光。之前那些因为他“刺头”名声而对他敬而远之的人,也开始主动和他打招呼。
小组长李长明虽然心里酸得冒泡,但表面上也不敢再像之前那样随意刁难林凡了。王根生师傅对林凡的态度则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仅不再让他干那些纯粹的杂活,开始让他接触一些简单的实际操作,比如打磨毛刺、测量尺寸,甚至在一旁观看学习更复杂的加工工序,偶尔还会出言指点几句。
“小林啊,以前是我看走眼了。你小子,是块干钳工的好料子!”王师傅私下里对林凡说道,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心思细,手稳,肯钻营。好好干,前途无量!”
林凡自然是谦虚应对,表现得既尊重师傅,又勤奋好学,赢得了王师傅更多的认可。
机会很快再次降临。厂里每年都有定期的技术等级考核,这次恰巧就在一个月后。原本学徒工需要满一年才能申请参加一级工考核,但王师傅力排众议,亲自去找了车间主任和技术科的考官,以“技术突出,能力远超普通学徒”为由,破格为林凡申请了提前考核。
车间主任之前也听说了林凡的事迹,又看了王师傅的面子,便点头同意了。
考核那天,车间里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大家都想看看这个传说中“深藏不露”的学徒工,到底有几斤几两。
理论考试,林凡轻松过关。那些机械原理、公差配合、材料知识对他这个拥有大师级理论储备的人来说,如同小学算术题。
实际操作考核更是让考官和围观者大开眼界。考核项目是加工一个带有复杂台阶和螺纹的精密轴类零件。这不仅考验车床操作技术,更考验测量、刀具刃磨、工艺安排等综合能力。
其他参加考核的学徒甚至低级工都紧张得手心冒汗,操作磕磕绊绊。轮到林凡时,他气定神闲,从看图、选料、装夹、选择刀具和切削参数,到实际操作,每一个步骤都行云流水,精准无比。他的手法沉稳老练,对机床的操控如同臂使指,加工出的零件光滑如镜,尺寸公差控制得比图纸要求的还要精确一倍!
负责监考的技术科工程师和几位八级老师傅看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惊叹。易中海脸色复杂,他不得不承认,林凡表现出来的技术水准,绝对超过了普通一级工,甚至达到了二三级工的水平!这让他感到极度不安和困惑,这小子从哪里学来的这一身本事?
考核结果毫无悬念。林凡以近乎完美的成绩通过了考核,并且技术科鉴于其远超考核标准的技术水平,经过讨论,直接给他定为了二级工!
当车间公告栏贴上红色的喜报,宣布学徒工林凡破格提升为二级钳工,并奖励二十元奖金时,整个三车间都轰动了!
十八块钱的学徒工工资,一跃变成了三十七块八的二级工工资!还有二十块奖金!这提升速度,在轧钢厂的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我的老天爷!直接二级工!”
“还奖励二十块钱!这下林凡发达了!”
“真厉害啊!难怪王师傅那么看重他!”
工友们纷纷围上来祝贺,语气和眼神里充满了真正的敬佩和羡慕。李长明躲在人后,脸色灰败,他熬了好几年才是个一级工。
王师傅笑得合不拢嘴,比自己升了级还高兴。车间主任也特意过来表扬了林凡几句,鼓励他再接再厉。
下班回到四合院,林凡升职加薪的消息比他的人还先一步传了回来。
前院阎阜贵第一个凑上来,眼镜片后面闪烁着精光:“林凡,听说你升二级工了?还得了奖金?哎呀呀,真是可喜可贺!年轻人就是有出息!”语气热络得仿佛多年老友。
中院正在洗衣服的秦淮茹听到消息,手里的棒槌停了下来,眼神复杂地看着林凡,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低下头,用力地捶打着衣服,心里五味杂陈。三十七块八的工资,比她现在二十七块五高多了!还有奖金……
贾家屋里,贾张氏听到窗外众人的议论,气得把纳了一半的鞋底狠狠摔在炕上,低声咒骂:“小绝户!走了什么狗屎运!老天没眼!”
傻柱刚下班回来,闻言哼了一声:“二级工?瞎猫碰上死耗子罢了!”但语气里的酸味怎么也掩不住。
易中海推着自行车进院,脸色阴沉,对众人的祝贺声充耳不闻,直接回了家。林凡在厂里表现得越出色,就越发衬得他之前的行为像是打压人才,让他脸上无光。
林凡面对众人的恭维和议论,只是淡淡一笑,应付了几句,便回了自己屋。他看着桌上那张崭新的二级工工资条和二十元奖金,心中一片平静。
这只是第一步。大师级的技术,岂能止步于此?
然而,他深知,荣耀的背后,必然伴随着更多的目光,其中不乏嫉妒和算计。接下来的日子,恐怕不会那么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