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女子不能科考?我教出满朝文武 > 第26章 西望村学子集体拜师
换源:


       顾知兰那张白皙的小脸近在眼前,她的皮肤怎么这么细腻,白皙得就像瓷娃娃。

崔阅轻轻在顾知兰的唇上碰了一下,小鸡啄米一般浅尝辄止,顾知兰睫毛掀了掀,崔阅落荒而逃。

他关上门,捂着狂跳不已的心口。

慢慢的,笑容不知不觉爬上脸庞。

想到以后要是娶了她能天天亲,天天抱着那香软的身子,还能做点更深入的事——

这时,初九的声音传来,打断了崔阅的绯色想象:“少爷,你这样子,哪里还有当年出入秦楼楚馆的风流?”

初九自小跟在崔阅身边,两人早已超越了主仆情义,因此初九说话基本上也不过大脑。

崔阅常说他是一根直肠子,若不是跟了自己这个主子,早被打死了。

崔阅一扇子敲在他头上,摸了摸自己涨红的脸,说道:“别人不知道,你小子还不知道么。”

“少爷我那是逛青楼么,少爷我那是去找写作素材去了,不然那《东厢纪事》能那么好看?”

“顺带还借着浪子的名声,帮几位可怜的姑娘赎了身,也算是功德一件。”

他展开扇子摇动起来,实在是身上太热,亲了一下顾知兰感觉都要自燃了。

初九连声附和,崔阅想了想,把自己的计划跟他大概说了说。

初九连连点头,嘎吱嘎吱咬着苹果说道:“少爷,你一直在算计老爷,你好像忘了一件事。”

崔阅皱皱眉,什么叫算计呀,问道:“本少爷忘了什么?”

初九说:“那知兰姑娘喜欢你吗,想嫁给你吗?小的没咋看出来,倒是她弟弟真崇拜少爷你。”

崔阅被噎了一下,心口像被刀子剜了一块,一记刀子眼甩过去,初九脚下生风麻溜的跑远了。

冬去春来,大地抽出新芽。

顾丕熙伤好之后,尽管掌柜的极力挽留,但他向来不愿给别人惹麻烦,坚持要离开回家。

掌柜的名为李书,现在大家都叫他李叔,他长得白胖,看着就面慈心善,相处久了,对几个孩子真心的好,顾知兰也发现他确实是个善人。

有些时候书肆进来小乞丐,引的买书人嫌恶,但掌柜的总会给小乞丐些吃食和银钱。

因此顾丕熙怕江家还不肯放过他,怕连累了那么好的李叔,坚持要离开。

顾凡本想着留下,好助攻姐姐和崔公子,可哥哥发话了,他做弟弟的只能听话。

这崔公子看着姐姐眼神都拉丝,任凭谁看不出来他的意思,可姐姐却一心只有事业,对崔公子的屡次示好与暗示,都视而不见。

哎呦喂,他这个当弟弟的真是操碎了心啊。

崔阅尽管不舍得,但也拗不过顾知兰兄妹俩,只能安排了马车一路把他们护送回西望村。

结果一到村门口,发现前来迎接的不只是顾知兰阿娘一人。

阿娘身后还站着六七个大小伙子,小的大概十三四岁,大的已经二十多了,站成一拍,煞是壮观。

顾知兰看着阿娘身后的人,陈述、阿宝……,都是私塾里的士子,曾经哥哥的同窗,有点不明所以。

陈述上前伸出手,手心里安静地躺着一两多碎银子,还有些许铜板。

他对着顾知兰就跪了下去,把她吓了一跳:“知兰妹妹,我等愿意拜您为师,学生日后必当誓死追随。”

阿宝等人也纷纷上前,拿出手中的银钱,有的集全家之力也只能凑出几百文钱,大家齐齐跪倒在地磕头拜师。

原来自从顾丕熙县试高中案首之后,陈述等人就彻底相信了顾知兰的实力。

大家觉得与其每年给私塾的杨夫子交了六两银子的束髹,却年年落榜,还不如把这钱给顾知兰,让顾知兰来教大家。

只是今年的束髹已经交过了,陈述等人决心退学,想要讨要回来,和当初的顾丕熙一样,直接被杨夫子打出了门去,这钱算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杨夫子怒骂他们是朽木,却还怪老师不行。

陈述等人家里的光景都不好,都是举全族之力供养一个读书人,因此已经没办法拿出更多的钱来,给顾知兰交束髹。

顾知兰看大家齐齐跪下,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连忙上前扶起陈述,但他死活不肯起来。

陈述抬起头看着顾知兰:“每年的六两束脩,知兰妹妹容我等一些时日,我等就是码头卖苦力,也决计不会亏欠妹妹。”

阿宝也说道:“知兰若收下我们,一应礼遇皆按照私塾规制。”

他大喊一声:“请老师收下学生们吧。”

大家也齐齐说道:“请老师不嫌学生们愚钝,收下学生吧。”

顾知兰眼眶湿润,心底强烈的情绪在翻滚激荡,这是许多年没有的。

幼时被宋夫人责罚,想要一个拥抱却被拒绝后,她也曾委屈流泪过,后来发现在学士府流泪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渐渐的便没有了眼泪。

这些天顾知兰认真考虑了未来的事业,等到哥俩考中了府试,加之她的注解大卖,那么名师的称号一定能在西平县打响。

届时她就可以开个学堂,哼,江家不是打压他们吗,她顾知兰偏偏是越挫越勇的性子,便要比那江氏族学还厉害!

到时候收几个有钱人家的子弟,必能发家致富,改变顾家的生活。

但没想过,第一批学生,是西望村的士子们。

发家致富,只怕暂时无望。

但此刻,她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渴望改变命运的眼睛,拒绝的话说不出口。

如同穿越前她去乡村支教,看到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内心充盈着满足与感动。

顾知兰上前扶起陈述,又把银钱退还给大家:“承蒙各位看得起,知兰自当竭尽全力,但这束脩不必了。”

顾知兰知道这些人家里都很困难。

江家霸占了西平县周边村庄大部分的良田,租赁给农户,却只给微薄的回报。

陈述带头反对:“这万万不可,开班办学需要很多花销,租赁房间,购买桌椅板凳,笔墨挥毫,还有教材……处处都要钱。”

大家纷纷应声。

崔阅上前对顾知兰说道:“你这私塾准备开在何处呢,要不在西平县找一处宅子?”

这样一来,顾知兰就留在西平县了,崔阅便立刻是不是溜达过去看媳妇。

顾知兰想了想说道:“不妥,大家每天奔波在路途上,太浪费时间了。再者,他们哥俩参加府试之前,还是在村里安全点。”

崔阅心里虽然不痛快,也没有反驳。

确实,如果这个时候去西平县开私塾,那不是摆明了和江氏族学叫板么。

账,总是要算的,但不是现在,等兄弟俩考过府试,有了功名,她顾知兰会好好和江家算这笔帐。

于是,崔阅当天也没有回去,留在村里找了一间民宅租下来改造为私塾,又帮忙找了木匠打了桌椅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