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顾氏私塾正式开张。
大家正式行了拜师礼,正衣冠,一个个洗手,寓意净手净心,去杂存精。
随后叩拜至圣先师,再拜见顾知兰。
顾知兰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每个人眉心处点了一下。
顾知兰问大家:“大家为何读书?”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日后一身才学才能真正有所为。
陈述首先说道:“为了不被人欺负。”
阿宝说道:“为了不再受苦受穷。”
“为了让全家能吃上肉。”
“为了像官老爷那样出门做轿子。”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顾丕熙缓缓说道:“为做圣人,为改变这黑暗世道,为民请命,为天地立心。”
顾知兰欣慰地点点头,至此,顾氏私塾算是正式开业了。
顾丕熙和顾凡的进度远远超过其他人,顾知兰布置了作业让二人完成,再去教陈述等人四书的奥义。
一切尘埃落定,走入正轨,崔阅也没有再赖着不走的理由。
他倚靠在门框上看着顾知兰,初九啃着苹果走上前来,忽然说道:“少爷,我觉得,如果顾家兄弟能考中府试,西望村这些人能考过县试,老爷或许会考虑您的提议,让知兰姑娘去府学。”
崔阅回头瞪了一眼没心没肺的初九,初九嘴里的苹果瞬间就不香了,他挠挠头,少爷已经很多天不爱搭理他了,到底是为什么啊。
少爷一个聪明人,为何非要为难自己这个大傻春。
崔阅叹口气,实在是那日初九无意间的问话振聋发聩。
她喜欢你吗,想嫁给少爷你吗。
这些日子以来,崔阅留心观察,顾知兰对自己,似乎和对顾家兄弟,对西望村的士子们,没有什么差别。
因此他心底一直笼罩着淡淡的忧伤。
他开口说话,少年的声音里竟然满是沧桑:“走吧。”
崔阅带着初九走了没两步,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此时顾知兰授课结束,正在喝茶休息。
她小口品茶,动作极尽优雅,下面却微微翘起二郎腿,却丝毫不令人觉得粗鄙,崔阅只觉得小脚脚好乖巧,好可爱。
顾知兰的侧颜堪称完美,鼻尖挺俏,眼眸流转,长长的睫毛忽闪着,如同振翅欲飞的蝴蝶,小嘴微微撅着,让人好想上前亲一口。
初九看着自己少爷,不由得叹气,真是个盯妻狂魔。
而崔阅的目光也终于惊动了顾知兰,她放下茶杯回过头来,向着崔阅的方向走来。
“回去了,崔公子?保重,后会有期。”
崔阅眼睛狡黠地眯了眯,说道:“保重。知兰姑娘,你要记得我们的约定,若有一天我提一个要求,你务必要答应。”
顾知兰微微蹙眉说道:“崔公子想好了?”
崔阅摇摇头:“还没有,只是提醒你一下。”
顾知兰:……
崔阅转身离开,走远开后,初九问他:“少爷你想提什么条件,是不是准备让知兰姑娘嫁给你,强取豪夺?”
崔阅内心早有了规划,先搞定他老子,然后,若是顾知兰对他无意,那他就……
他一扇子敲在初九头上:“强你个大头鬼,想什么呢,先去办正事吧!”
崔阅内心很清楚,不管如何,他要给顾知兰的未来开道,那就必须铲除西平县令王仁一党,要把江家的势力连根拔起。
回到西平县城后,他和初九便一直在外奔波,暗中调查这些年来江家与王仁勾结,鱼肉乡民的种种罪行。
西望村这边,顾知兰带着大家全力备考。
稍有闲暇,她的心便忍不住提起来,想起那时在江氏族学里,江三看向她那阴毒的眼神。
她本能地觉得,江三不会轻易放过他们的。
现在她必须争分夺秒,趁着江三尚未出手,帮助顾家兄弟考上功名,让顾家强大起来。
此刻大家都在低头读书,顾知兰便背着手来回踱步,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窗外,忽然看见一个人影一闪而逝。
顾知兰脑袋里叮当一声,心里顿时警铃大作,她喊了一声,是谁,便追了出去。
出来门一看,却愣住了。
吴双卿局促地站在那里,一脸惭愧地说道:“对不起,知兰,我,我也想来听一听,可以吗?”
顾知兰松了口气,想自己可能有点草木皆兵了,她上前牵过吴双卿的手,拉着她到了教室里和大家一起。
吴双卿坐在那里只感觉如芒在背,抬头看到一个温暖的笑,是顾丕熙。
他眉眼弯弯,眼神里充满了鼓励,那笑容真似窗外春日的阳光一般温暖和煦。
吴双卿也报以一笑,心里便不那么慌张了。
顾知兰拿来了一本《千字文》,说道:“嫂子,我先教你识字吧,我读一遍,你跟着我读一遍。”
吴双卿微笑着说道:“我识字的。”
顾知兰诧异是谁教的她,吴双卿的父母斗大的字不识几个。
吴双卿说她小时候也常常去私塾偷听,那会儿私塾的吴夫子对她很好,破例让她进学堂,后来吴夫子考中秀才离开了,换了杨夫子,就把她赶走了。
顾知兰的内心又一次被震撼到了。
自从回到西望村,她总会被这里村民的顽强坚韧所震撼。
回村之前,顾知兰怎么都没想过,每个家族会拼尽全力供养子孙读书,以图改变命运。
这些士子拿着最落后的教育资源,却远比世家大族的子弟勤奋百倍,为了那一丝微薄的希望之光,他们拼尽了全力想要逆天改命。
西望村的女子也都是好样的,像她阿娘,用瘦弱的双肩拼了命撑起全家,像吴双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也不忘读书。
西望村这片蛮荒之地,就是有野草般顽强的精神,生生不息。
此后吴双卿总会趁着婆母出门打牌的时候偷偷跑来私塾读书,她很愧疚自己根本没有钱交学费,虽然她晚上也会做绣活赚钱,但所有的钱都被丈夫和婆母拿走了。
她的衣裙都包浆了,脚上的鞋子也磨破了,鞋底裂开,但也没有钱买新衣新鞋。
吴双卿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学的非常用心,而顾知兰也惊喜地发现她真的有很高的天分。
顾知兰领悟力极佳,又过目不忘,即便顾凡这种小神童和她小时候也没得比,但吴双卿的天分完全不输给她。
甚至她刚刚教给吴双卿韵脚,吴双卿就会作诗了。
大家都不敢相信,于是提出来要比赛作词,陈述提议:“此刻春光正好,我们就以春为题来写,诗词均可,一炷香的时间。”
大家埋头做诗,吴双卿一气呵成,第一个完成。
顾知兰拿过来一看,第一句话就被震慑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