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与渊书 > 第一章,少年酒肆
换源:


       在一个作坊一样的地方,有一个少年在各种器物中间忙碌。

他手持橙黄色的葫芦瓢,微微倾倒,明黄中又透着晶莹的液体便流了下来。液体过滤布,流入到滤布下方承接着的瓮里,变为金黄色,酒香越发醇厚。

很快一瓮装满,少年又取出了一个竹筒,取开活塞,倒一些不知名液体入瓮里。盖好竹筒,瓮也快速用三层厚红布封好,少年轻舒了一口气,抱起瓮,走往房外的漫天星光。

出房外,是一个后院的样子。两三颗牡丹加一些许不知名的植物规规矩矩地种在方形花圃中,旁是一间小屋。小小的一间,里面放着些杂物,少年把瓮放在身后,清理开杂物,漏出了一块镶嵌在地里的土黄色木板,也许是存在的久了,木板隐隐和旁边的地融为了一体,不细看都发现不了。

少年把木板打开,出现了一个向下的阶梯,他抱起瓮,迈步向下走。

过了一个转角,面前是一个四丈见宽的土窖,少年把瓮放入面前挖好的土坑中,填埋踩实,同时埋入了一个木牌,上雕着数字。

“壬一”

片刻后,少年出了地窖,把入口回复成原来的样子,便关上木屋,抬头,看了看,东方已微明。

穿过院子,跨进门槛,在右手边的房门上轻敲,说了句。

“仙哥儿,该起了,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开门。”

静等了一下,才听到屋内有人应了一声,一阵起床的动静后,门打开,走出一个青年。在门口伸了个懒腰,掀开左边的蓝色帘子,来到了酒馆的大堂内。

青年微微斜撑在手边的柜台上,看着正在推开酒馆大门的少年,懒散笑着说,

“不知最后谁家姑娘能嫁给你,好福气。”

少年没有停下洒扫的动作,只是淡淡地回,

“就眼前来说,有个做生意还这么惫懒的公公,未必是啥好福气。”

青年还是微笑着回,“福气这个东西啊,不均等,我是惫懒了点,但是我儿子不错呀,这就是我的福气。”

父子俩讨论了两句,便去各自做事情,青年在柜台上悠悠地翻弄着账本,少年在酒馆里收拾,不一会,少年来到青年面前。

“仙哥儿,我要去先生那了。”

青年没抬头,随意地挥挥手,“今早没啥事,去吧。”

小镇的清晨一如既往地平静,街边都是乘早出来菜街采买的人,少年出门便看得到周围尽数开着的店铺,浓香四散的胭脂铺,招牌是个“悦”字,叮当四起的铁匠铺,招牌是个“刀”,还有门口放着有小狮子的当铺,招牌也是一个字,“质”。

刀字很好理解,就和自己家酒馆的“酒”字招牌差不多,但是悦和质,是少年不太明白的。

后来到先生学堂上了学后才隐隐约约明白点,前者是女为悦己者容,后者是,质,以物相赘,当也。

不多时,魏年到了学堂,学堂是镇上出资设的,先生李承书是个严谨且严肃的老先生,少年在才入学的几年里,自然少不得因为犯错吃过几戒尺。

刚入学堂,找到自己位置坐下,旁边蹭过来一个瘦瘦矮矮的人,偷偷问少年,

“魏年,你《急就章》能写到哪了?”

“到“乌承禄”了。”

“我还有两小段才到,等下先生不会抽背吧?惨了惨了。”

和魏年说话的是同窗褚随言,家里开脂肪铺子的,就是招牌为“悦”的那家。

按理说家里环境不算太差,但是却偏偏生得瘦小,纵然这样,褚小哥也没啥失落的,说自己才十三,还能长,而且很有可能长的比魏年高。

完全没有意识到他和魏年差着一个脑袋,大家都在长,就算他再能长,也不太可能长得多高。

魏年意识到了,也没多说,给这个同窗留点希望。

魏年和褚随言在李先生这已经读了两年多的书,现在他们已经一个十三岁,一个十四岁了。

这两年,《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都学过了,现在学的是《急就章》。

听先生说,这些书都是蒙学的书,学会,就能当得“识文辩字”一说了,也能向更深更高处学习。

对于所谓更高更深处,先生没做解释,这也使得和褚随言一样只求识字的学生,没太多学好的积极性,只求会看会写大部分就行。

宽慰了同窗几局,魏年便和褚随言进了学堂。入座后不久,先生便也进了学堂,一身青色长衫,虽然须发皆白,但是依然精神奕奕,步伐缓而有力。

先生入讲台就坐,与学生问好回礼后,便开始讲解今天的课。

“朱交便,孔何伤。朱为红色,也可为姓氏……”

学堂辰时开课,巳时放学,只上一上午的课,上六天,休沐一天。

魏年把先生刚刚说的内容记录在纸上,余光看了看旁边的褚随言,他手杵着头,正在摇摇晃晃地打瞌睡。手里的笔也早掉落在了桌案上,笔尖乱涂出深黑的一划,时不时被先生突然放大的声音惊醒,跟着听了两句便又睡过去。

这便是少年缺闲愁,春困秋乏夏打盹。

撑着终于到了放课,褚随言潦草几笔记记先生留下的作业,便来到了魏年身边,魏仙也正在收拾完堂上的作业,起身要出门。

“魏年,四天后七月七,你出不出门看河灯呐?出的话我们一起啊,叫上言山,他认识的姐姐多,到时候一定很热闹。”

七月七便是七夕节,碣石镇上成年男女最期待的姻缘日,他们会小镇旁的冬邻河上游放河灯,到了小镇旁,冬邻河会走的慢悠悠的。足够他们慢慢踱步到下游去寻河灯,捡河灯。

灯有两种颜色,蓝色是男灯,粉色是女灯,方便大家分别寻找。

当然也少不了乱用灯耍人的,但是比较少,毕竟对于这姻缘相关的事,大家心里还是有一份虔诚在的。

和往年一样,魏年也想去看看河灯,不为了捡河灯,就只是图一个热闹。

毕竟他才十四,褚随言十三,怎么也不是求姻缘的时候。

纵然如此,褚随言也是想和漂亮的姐姐聊会的,虽然年纪小点,还是有那么一些些爱美,想亲近美的心。

见魏年点头答应了,褚随言便期待地在旁边自说自话起来。

“我到时候一定要穿舅舅从铜新城里给我带来的新衣服,当时试穿的时候就感觉,我可太精神了,明天再去梨花记买点好吃的点心,姐姐们一定会喜欢和我聊天的……”

正边走边开心说着的褚随言突然就被一个东西砸到头上,倒也不疼,低头一看,原来是个花梗。

还没等褚随言抬头问责,便听得墙上的“袭击者”说话了,“哟,我精神的,受人喜欢的小言公子啊,是看上哪家姐姐了,要不要我帮你去说和说和啊~”

墙上跨坐着一个瘦瘦高高的大男孩,正咧嘴笑着看着魏仙两人,手里还捏着一把做胭脂的丹华花花梗,看来是“埋伏多时”了。

“罗言山你打我干什么,”褚随言倒也没恼,抬头看着墙头坐着的大男孩,“我们才提到你呢,大大后天七夕,走去看花灯啊,我们俩可以帮多你挑几个灯呢。”

“得了吧,我谁啊,镇里顶有名的万人迷,多少姑娘喜欢我,需要你们帮我挑花灯?”罗言山边把手里的花梗抛起,再把花梗横抓一把全部抓住,咧嘴笑着对下面两个人挑挑眉。

“要不要我到时候给你们介绍几个好看的姐姐啊~”

魏年微笑着摇摇头,“介绍就先不用了,你今年快十六了,先紧着你的事情办了吧,小褚说的对,多我俩,能帮你多拿两个灯,机会也会多一点。”

“别,魏年不要,你帮我介绍啊,最好多介绍点。”褚随言赶紧接话头,生怕罗言山把魏年的话当了真。

“好,帮你帮你,”罗言山把手里的花梗一个一个屈指弹飞,“那约好了啊,到时候镇口大柳树下见,老娘喊我,先去忙。”接着一翻身便从墙头下去了。

和兴奋劲不减的褚随言在当铺门口分了手,魏年便加快了一点点速度,往酒馆走去,快到午饭时间,酒馆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回去晚了仙哥会有点忙不过来。

回到酒馆,零零散散已经有几桌客人了,魏仙正在给客人上酒,看见魏年进门来笑着说。

“回来了啊,才说到你呢,新开的这批小竹叶老客人们都说顺口,你这酿酒手艺见长啊。”

魏年一边把包放柜台一边回魏仙,“主要是竹叶好,年前我连夜从后山摘的,摘完就酿了,自然出来的酒口感会好很多。”

“就小年这个手艺,再长进可了不得了,怕是得酿出上京小龙团那样的酒哦。”有客人接话夸赞。

“哪呢,还差十万八千里的,人家那可是大师酿的,叔你们能喝得顺口就很好了。”魏年回了他两句,便接过魏仙的活,给客人上酒上菜。

魏仙也回到了柜台接待客人,后厨一直都在做菜的徐三叔见了魏年来帮忙了,也稍微松了口气,有人手也就不怕等会忙了。

半个多时辰过去,客人们走的差不多了,魏年才终于能吃午饭,三个人正围桌吃着,就见门口又进来一个青绿色的身影。

“店家,来三两竹叶青,两个小菜。”声音清脆悦耳,像极了后山潺潺的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