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与渊书 > 第十六章 河若流金
换源:


       河中波光粼粼。

光从哪里来?来自于天上皎洁的明月,也来自于河中轻轻漂浮的明亮莲花灯。

宋玦收起了画卷,将其放入腰间的竹筒,冲着旁边等待了许久的魏年嫣然一笑。

“我这边已经画完了,接下来我们随便走走便是。”

魏年收拾了心思和情绪,朝着宋玦点点头。

“那我们便沿着河往下走吧,褚随言和罗言山他们放完灯会赶上来的。”

冬临河沿着碣石镇自东向西流淌,于是每次放河灯大家都从镇东口的石桥放灯,在镇西口的石桥取灯。

由于河水比较缓慢,且今日有人会特意在镇西口石桥设一个能拦灯的木栏,所以少年少女们可以不必急着立刻往下走,约着好友知己慢慢踱步下去便是。

罗言山曾经神秘的告诉褚随言和魏年一个秘密,这条河边小道,才是真正的七夕结缘重地。

至于是什么原因,他也用了一句话解释。

“积硅步,至千里,灯重要,也不重要。”

褚随言想让他再讲讲,魏年听得懂,但是之前他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

罗言山的意思是,灯只是个机会,但是若能开始就在林间小道上就留下好印象,则事半功倍。

宋玦和魏年缓步走在河畔的小道,小道由人专门用石板铺成,并不难走。

一旁是缓缓向下的数只河灯,一旁是在月光下摇曳的婆娑树林,温暖的橘与清冷的白同时出现,在小道处界限分明。

魏年静默的走在旁边,鼻尖百合香萦绕不散,本来想说什么,却数次止于开口。

“魏年。”突然,一个女孩的娇柔的声音在后方响起,魏年止步转头一看,看到了如火的红衣。

女孩他认识的,王叔叔家的红裳,从小便相识。

女孩看了看一身素白直裾的魏年,眼中闪过欣赏的神色,笑着称赞。

“你本来就俊俏,再这么一打扮,当真是如翩翩君子一般。”然后她又看到身旁美貌胜自己几分的青衣姑娘,好奇的询问道。

“旁边这位姑娘是?”

“红裳姐姐谬赞了,我旁边这位是宋玦姑娘,从京都而来,游历四方。”

“宋姑娘好,京都来的妹妹啊,怪不得我瞧着,如天仙一般呢。”王红裳拱手一礼,笑着赞叹到。

宋玦谦虚地回礼,“红裳姐姐好,容貌与气质上,红裳姐姐还要胜我几分的。”

两个姑娘互互相客套了几句,王红裳转过头来,眉目轻柔看着魏年,问。

“魏年,你等下会去捞河灯吗?”眼中含着一些期盼。

虽然看出了她眼中的期盼,但是魏年仍然是摇摇头。“红裳姐姐,我年龄还小,就先不捞了,再等两年吧。”

“哦,这样啊,也是,你年龄还小。”王红裳。眼中的期盼散去,笑着点点头。“那你们先往前走吧,安荧还在后面,我等等她。”

魏年点点头,“好的红裳姐姐,那我们就先走了。”

“去吧去吧。”

魏年和宋玦告辞前行。

红裳定定地看着前方两人的背影,一抹黯然涌上心头。

“始终是,没能赶上啊。”少女此时的心情,如身旁身披月光的婆娑树影一般,几抹雪白,一丝意冷。

前方宋玦凑到魏年身边,低声和他说。“你看我就和你说过,这下误会了吧。你要不要回头和那姐姐解释解释?”

魏年摇摇头,“不必解释的,红裳姐姐的意思,我是知道的,但是一来,我还小,这些事情不该去想。”接着他又微微偏头对上了宋玦那清澈见底的眼眸。

“再来,我对红裳姐姐确实也没有其他感觉,对于我来说,她就是小时候认识的一个姐姐而已。”

“哦~”听见魏年的解释,宋玦清澈目光添了几分笑意。“那魏小哥对哪家姑娘有那种‘其他’的感觉呢?”

被她这眼神一看,魏年不自觉地转过头。

“没有。”

“真的吗?”宋玦这调笑的口气惹得魏年脸通红。

“真的没有。”

“那,你脸红什么呢?”

“酒,酒劲上头了。”

“呀,那魏小哥酒量可真是不太好呢,哈哈哈。”

宋玦开心地逗弄着这快把心情都摆到脸上的少年,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摇动着树影,晃动了满河的橘黄光纹。

河灯一盏一盏的随着河流漂浮下来,三盏五盏的聚在一起。

到了平坦的地方,越聚越多,一盏又一盏的灯火烛光星星点点的聚起来,让整条河都满是金色,仿如一条金色的天河。

纵然是被宋玦调笑着,魏年却也没有多恼怒,他红着脸对着青衣姑娘抿嘴轻笑,笑得宋玦都脸颊添粉,噗嗤一笑后,朝魏年哼了一声,别过脸不再戏弄他。

两人默默向前走,但是其中的气氛恬淡安然,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意。

他们不时的看树林,听风声,望河灯飘摇,看天上星辰。

而树林,风,河灯,天上星辰也都看着这两个步履轻松,衣带飘摇的少女少年。

他们看着树林星辰,树林星辰便成了景。

树林与星辰看着他们,他们也成了景。

而魏年此时只想这条路再长点,因为他发现,与宋姑娘一起走这条路的时候,内心居然满是轻松温暖紧张窃喜。

所思所想甚多,但都不是令人讨厌的情绪,相反他,心中隐约的很喜欢这种感觉。

而宋玦呢,她的感觉跟魏年不同,身旁少年身上的松香让她想起了之前游历时经过的那片片松林。

当时,头上是遮阴挡雨的葱绿树冠,脚下是铺的厚厚的柔软松针叶,踩踏在上面,像是踩在一只巨大的毛绒大猫身上。

所以虽然她的感觉和魏年不同,但是心情其实都是差不多,轻松惬意,也没有那么多的尴尬慌张,就这么随意的看看自己想看的地方,前望后望,皆是景色。

就这么静静地前行着,身前身后不远处都是笑闹这么的少年少女,但是唯有他们身旁似乎独有一片宁静的天地。

再漫长的路,始终还是会走完的,两刻钟以后,两人已经能遥遥看到下方的石桥了,桥前是被栅栏围着的朵朵河灯,灯焰飘扬,照得石桥从南到北都是一片灯火辉煌。

走得快的少年们已经有在捞河灯的了,他们虽然有些吵闹,但是却很守规矩,每人三盏,都不多拿。

在上游放灯的时候,少年少女们都会多放三到四盏灯,为的就是预防当漂流下来的时候不小心沉在河底,或者是栅栏拦截的时候没能拦住,向远方飘去了。

所以捞河灯的时候,每人都能捞三盏灯,然后打开看是谁家姑娘或是谁家少年的灯,挑其中的一个送还给人家,看灯主人的意思。

如果少男少女有一点意思的话便会邀还灯的人一同走回小镇上,路上聊上几句试试。

如果没有那个意思便会谢绝,祝来者能在之后喜结良缘。

这便是为什么之前罗言山要在乞巧的时候亮相,他这么一亮相,便多了几分被姑娘邀请同归的可能。

褚随言也放了灯,他每年都会放四盏,但是通常都不会被人挑中,毕竟他年纪太小了,还没长开。

反正魏年每次都是这么安慰他的。

至于魏年,每年也都会有姐姐妹妹问他放不放灯,但是心思并不在这上面的魏年都会摇头说,自己年纪还小,把这事躲过去。

姐姐们都是含蓄的,只要委婉拒绝就也不会生多少事端。

两人就这么站在桥上,看着桥旁的人纷纷蹲下取停在河边的莲灯。

宋玦偏过头问。“魏年,你不去取灯吗?”

魏年也转头看着她。“现在灯还没全部来,我等一下再取,帮罗言山拿三盏灯。”

反正都是凭运气拿的,早拿晚拿都一样。

宋玦笑着摇摇头。“那你就不帮自己拿两盏吗?这机会对于你来说也是很难得的吧。”

轻轻地扶着石桥的扶手,魏年神色很坦荡。“目前我的确没有这个心思,对别人来说的确很难得的,但是我不需要,所以对我来说没关系的。”

看上去似乎是有些走累了的宋玦微微弯下身子,手肘放在石桥扶手上,一手托着腮。

“魏年,你也听到了我之前说的那些名川大山的事了吧?”

魏年回应,“听到的。”

“那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宋玦看着河面与捞河灯的少年们。

“如果可能,出去看看会很好。”魏年如实回答。

“只是可能么?”宋玦回头看着眼前这个素衣少年,“那在你心中是为什么会,只是可能呢?”

手扶石桥,魏年略加思索后,坦然答道。“我只是用可能这个词,大概是因为,这件事不太可能吧。”

他接着补充,“家里酒馆生意还不错,其实每年交了酒税以后,剩不得太多但也算是略有存余,本来这样的情况下,我出门读书或者是出门游玩都还是可以的。”

魏年笑了笑,但是随即语气开始有些低沉。

“可是父亲身体近年越来越不好了,我就是因为父亲身体不好,才早早的接手了家里的酿酒事务。但是父亲这个病,我大概问过郎中,他身体莫名亏空的厉害,怎么滋补也滋补不回来,到后面,可能会生一场又一场的大病。每次生病,都需要用钱抓药,买补药,而家里的钱是不够坐吃山空太久的,这酒馆,得一直开着。”

一直开着,便一直不能离人。

似乎是感觉自己的语气太消极了,魏年强笑着给自己提气。

“所以我之后必定是会接手家里的酒馆的,我酿酒的天赋还不错,那我到时候就多多钻研,把自己的酒越酿越好,赚更多的钱,这样父亲哪怕病倒了,我也能拿钱出来医治他。五年,十年,二十年,只要调理的好,我相信最终父亲还是会好起来的。”

少年语气坚定,充满斗志与希望,这种坚决与坚韧,是苦难磨磨练出来的。

他的计划中什么都有,却往往缺了对自己好的那部分,他一直在抗拒别的女生的好意,大多数是因为,他不确定未来会不会让人家姑娘跟着他吃苦。

所以哪怕是喜欢,也努力压在心底。

这心气,也是宋玦在京都那些王公弟子中不常见的。

那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在锦衣玉食中出生,很少会因为衣食住行而烦恼,于是便出现了两种人一种是追求自私野望永不知足,一种是安于现状但却天真的可笑。

但是无论前者还是后者,一旦让他和魏年异地而处,魏年可以继续生活,他们未必能如魏年一般,数年如一日,天未明便起酿酒学习酒馆帮忙,学堂酒馆申都山三点一线。

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所以对于魏年的未来,宋玦从不担心,她只是觉得,这个少年,过得未免有些苦了点。

可能他自己并不觉得,反而乐在其中,这也是为什么他这么小的年纪,反到比某些成年人还稳重可靠。

也许是少年突然表露的真实心迹触动了她,宋玦杵着脸歪头看着宋玦,看着少年的俊俏的侧脸和他扎与头上清爽的马尾,突然她说了一句自己都想不明白的话。

“魏年,如果有一天,你出了小镇,入了文道。得看天空海阔,看万重高山,那么,来京都颐王府,我在那等你。”

少女突然给的约定让魏年有些差异,但是他还是高兴的笑了笑,答应了下来。

“好的。”

宋玦莫名的觉得脸上很烫,她看见褚随言和罗言山来了,站起身来便和魏年说。

“走吧,他俩来了,我们去帮他们捞灯。”

如果说之前少女都是出于有趣,调笑魏年的话,那这一次,宋玦是真的觉得自己。

有点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