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与渊书 > 第十八章 祸之起
换源:


       夏历三十四年,七月初八,羊日冲牛,煞西。

酒馆不远处的客栈三楼,窗户被打开,窗前站着两个人,一人黑衣,一人灰衣。

天还将明未明,但是两人却似乎已经在这等了很久。

看着那还寂静在黑暗里的酒馆,黑衣的那人发话了。

“魏星桾今天,会进山吗?。”

“会的,他的身体大概也撑不住了,今明两天他必定会进山。”

“那就好,王爷吩咐的事,我自然不会阻止,但是。”

黑衣人转头看向旁边的灰衣李林秋。“垂袅风,我必须拿回来,这是也是王爷的命令,你也莫要阻止我。”

灯光印出来他的半副面容,黑衣人正是奉命来寻垂袅风的谢立安。

突然李林秋说了一句话。

“那住我客栈二楼丙房的颐王府宋玦,你查过了么?”

“派隐匿的好手试探过了,捕风瓶没有反应,当时就两个人路过,不是宋玦,那就应该是这个魏年了。”

李林丘摇了摇头,“宋玦的身份太高,不能去追问,如果垂袅风就在那少年身上,那你连少年带去给王爷就是,我自然不会阻止你。”

“行。”谢立安点点头。

于是两人又静默地看着窗外,只有桌上的烛火在摇曳。

小半个时辰过去,天渐渐的明亮起来,新的一天,拉开帷幕。

魏年在鸡鸣声中醒转,发丝散乱的他呆看了天花板一会儿,揉了揉脸,让自己清醒过来。

昨晚送了宋玦一葫芦竹叶青再回来,酒馆已经快打烊,稍微帮忙关门后,魏年却很久没能睡着。

因为什么呢?

其实他心里也不明白,是因为会时不时想起今晚和宋玦姑娘谈论交谈的时刻?

还是因为宋玦姑娘那不经意露出的如画般美好?

亦或是一直回荡在他心里的那句,“我心里对你也有些意思,所以我会怀着这份心情游历,你到时候来京都颐王府找我。”

可能都有,可能都是,所以这些或甜蜜或担忧的思绪一直萦绕在他脑海,让他许久睡不着。

最后是看着天色不早了,硬逼着自己清空思绪才慢慢的睡去,然而做的却还仍然是关于宋玦姑娘的梦。

“颐王府啊。”看着天花板,魏年长长的叹了口气,京都王府,是魏年这种平凡少年在戏里才听过的名字,但是仅仅只是这个名字,就能让魏年知道其重量。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这种体量的府邸,像魏年这样的少年要怎么才能够得上呢?

他伸出手,看了着自己空无一物的食指。

宋姑娘说,“垂袅风”能引自己入文道,可是,这要多久呢。

如果时间太久了,宋姑娘会不会等着等着就不耐烦了。还有天域试炼的事,那边更是摸不着头脑。

少年担忧多,犯愁多,挠破头,解不休。

烦恼了许久,他还是决定起身穿衣,想不明白的事之后再想,总之,用心读书就是了。

父亲昨天说了,今天要去去看母亲。

洗漱穿戴整齐,想了想,将宋玦给自己的玉叶藏在胸口里衣内,魏年推开门,看见了门外正在给花浇水的魏仙,旁边的小桌上放着一个提篮。

“年哥儿,起啦。”魏仙冲着儿子笑了笑,放下浇花的水瓢,“走吧,先去把早点吃了,等下要进山。”

说罢便提起提篮,往后厨走去。

魏年跟着魏仙来到后厨,徐三正在忙活着煮面。

一把细面,半碗高汤,一杯清水,五钱猪油,一勺酱油,再烫上两颗挺括脆爽的小白菜。

徐三煮面的手艺,这些年都是那么好。

看见两人进来,徐三转头笑了笑。“快坐下吧,面马上得了。”

三人吃了面,徐三在内厨把碗收拾了,魏年去到酒馆门口,将一个牌子挂在上面。

“店主有事,今日打烊。”

徐三是母亲的好友,要和魏年魏仙一起上山拜祭母亲,三人一入山,酒馆是没人照料的,学堂那边,魏年也之前就和先生请了假。

一切收拾完毕,三人出了酒馆,往后山走去。

而在他们出门后不久,一群黑衣人也从不远的客栈走出,从另一条小路进山去了。

为首的两个人俱是夜卫统领,潜伏监视宣武王魏星桾数年的夜卫“壬”字,李林秋,百里奔袭来寻回垂袅风的夜卫“辛”字,谢立安。

魏年自是不知道自己被盯上了的,正和父亲徐三叔一起缓步往山内走去。

转头看身旁的魏仙,魏年突然意识到,这是自四年前魏仙突然病倒后,父子二人首次进山。

在魏仙病倒之前,每年他都会带着年幼的魏年入山祭拜,而自从他病倒好转后,每次临近母亲忌日,魏仙都会身体不适,便只能由魏年去拜祭。

而今年还比较好,魏仙的身体看起来还不错,正脸色恬然地向前走着。

看着他手中的竹篮,魏年开口说道。

“仙哥儿,我来帮你提吧,山路还要走好长一段呢。”

“没事没事,就点香纸,酒水,哪有多重。”魏仙笑着拒绝了他,同时手一搭,搂着他的肩膀问。

“对了,昨晚你回来的时候面红耳赤的,我就没有多问你,你和那宋姑娘,成了吗?”

徐三也在旁边,乐呵呵的听着。

被搂着肩膀的魏年思索了一下,“不知道算不算成,宋姑娘让我入了文道后,去京都颐王府寻她。”

先听见“文道”二字,徐三乐呵呵的眼神就是一凝,似是想起了什么,但是随即又释然了。

而魏仙听见“颐王府”三个字,眉头轻皱。“原来是宋元思家的,都长这么大了。”

这句话说的很轻,轻的连在旁的魏年都没有听清楚,就只听到了元思二字,他转头问。

“仙哥儿,你说什么?”

“哈哈,没说什么。”魏仙打了个哈哈掩盖过去,却仍然搂着魏年,语气欣喜。“她让你去找她,那这说明是有成的可能的呀,文道么,宋家姑娘对你的期望很高啊。”

“可能吧,但是我现在连文道的边都没摸着,都没准的事情。”魏年摇摇头。

“不急不急,年哥儿你还年轻,既然宋姑娘相信你,你也应该相信他,好好读书,文道可期的。”魏仙拍了拍魏年的肩膀,便收回了搂着他的手,把竹篮换在这只手上。

“但是啊,京都水深呐,年哥儿,若是有一天你真正的去了,要小心,那里的险恶之辈数不胜数,我怕你吃亏。”

魏年点点头,“许久之后的事了,仙哥你不用担心的。”

而这时旁边的徐三突然开口。“那位宋姑娘入文道了?”

魏年转头看着话向来很少的徐三叔,好奇的问道。“应该是入了,他之前在我面前用过言令,徐三叔,也知道文道?”

徐三点点头,古井无波的面容掩盖去了万千心思。

“年轻的时候见过两次修行文道的人,皆是有风骨的读书人,言令啊,文道三段,山底,山腰,山峰,每上一段,手段越发神奇。”

“读书人么?哈哈哈,我还以为小年会和我一样的擅长武道呢,毕竟武道也就只要上三层楼就行,每踏一步,登峰造极。”魏仙侃侃而谈,看起来反而跟喜欢武道一些的样子。

默默听着他们对文道武道的简单介绍,魏年疑惑地偏头问,“徐三叔,仙哥,怎么之前都没有听你们说过这些?”

魏仙笑着摆摆手,“哈哈,小镇上连个上道的人都没有,讲这个不就是跟讲神话故事一样么。而且之前你也没问啊。”说到这,魏仙捏了捏魏年的胳膊,摇摇头评论到。

“我还是觉得小年像我这样当一个武者比较好,身体健壮,还能纵马闯荡江湖。”

魏仙这话说的魏年有点无奈。“我之前都不知道,怎么问?而且仙哥,你这话毛病太多,我都不知道从哪开始挑起。如果要学武,得像罗言山那样从小练。还有,到底是谁给您的自信,让你觉得自己可以够得上身体健壮这四个字?”

“呀,年哥儿的言辞好犀利啊,你就不能给为父留点面子吗,好歹我也曾经是二层楼的高手,而且我昨天还送了你一套新衣服呢,你应该多夸我。”魏仙一脸不忿地看着自己儿子。

“是是是,父亲仪表堂堂,身姿魁梧,真乃当今少有的伟男儿。”魏年不走心的夸赞着,对于他吹嘘自己二层楼什么的,一点都不信。

看了看这快走了一半的山路,又看了看,从刚开始就频繁换手的魏仙,试探着的询问。

“仙哥,我帮你拎着吧?”

虽然魏年夸的不走心,但是魏仙仍然一脸傲然的样子,听见魏年要帮自己拎竹篮,却也没拒绝,果断把竹篮往魏年手里一递。

“年哥真乖,不愧是我养的儿子,就是懂事。”说完便轻轻松松地走在一旁。

徐三在旁边也撑不住笑了。“哈哈哈,二层楼高手提不住竹篮。”

“你够了徐三,你都当叔叔了,不要这样一天天没个正形。”魏仙反手就拍徐三一下,反而让徐三笑得更大声了。

“你个当爹的就很有正形了,哈哈哈。”

被徐三这样笑,魏仙倒没多恼,只是把篮子从魏年手里取来塞徐三手里,没好气地说。

“给,有力气笑就提着篮子。”

“好嘞。”徐三笑容满面地接着篮子,自从入山后,他仿佛是想释放压在心里的无形山峰似的,很爱笑,爱笑的都有些不正常。

三人就这么走着山路,时不时因为魏仙体力不支而歇一会,最终离魏年娘亲的墓越来越近了。

离墓越近,魏仙等人的笑容也就越少。

最终,三人来到了一处石壁前。

石壁不高,只有五六丈,两侧是一些绿藤贴着灰白的石壁向上攀爬,周围是葱葱绿绿的低矮灌木,不远处还有一条小溪在静静流淌。

石壁前是一座修整的很好的坟茔,坟茔前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简单的两列字。

“妻夏蕾之墓,夫魏仙立。”

三人沉默着来到墓前,魏年拿出香纸,却被魏仙阻止,只各人拿了三柱香,点燃,在魏仙的带领下,拜了三拜。

将香插在墓前,魏仙却并没有看石碑,反而看着坟茔后面的石壁,看了好一会,深吸了一口气。

接着让魏年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魏仙和徐三绕过坟茔,来到石壁前,伸手一按某个凸起的石块。

下一刻,石壁上居然打开了一个可以进人的洞口。

魏仙望着洞口,轻声说了句。

“蕾儿,我会成功的。”

便转头对心中充满疑惑的魏年说。

“儿子,在这等我一会,等我们出来你就明白了。”

虽然没搞清楚是什么状况,但是魏年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

“好。”

魏仙和徐三进去了,只留魏年一个人在坟茔旁等着。

而坟茔不远处,一群收敛了形迹的夜卫看着石壁前发生的事,默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