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逵挺着朴刀来斗李云,两个就官路旁边斗了六七合,不分胜败。朱富就用朴刀在中间隔开两人,叫道:“先不要斗,都听我说。”
二人都停了手,朱富道:“师父听我说:小弟多蒙错爱,指教枪棒,不是不知感恩;只是我哥哥朱贵现在在梁山泊做了头领,奉了及时雨宋公明的将令,让他来照管李大哥。没想到被你抓了押到官府,让我哥哥怎么回去见宋公明?因此做下这场手段。刚才李大哥乘机要坏师父性命,又是小弟不肯容他下手,只杀了这些士兵。我们本来准备走得远了,又想到师父肯定回去不得,必来追我;小弟又想师父日常恩念,咱们才在这里等着你。师父,你是个精明的人,有什么不知道的?现在杀害了这么多人的生命,又放跑了黑旋风,你怎么回去见知县?你如果回去,一定要吃官司,又没有人来救你;不如今天和我们一起上山,投奔宋公明入了伙。不知尊意如何?”
李云寻思了半晌,说道:“贤弟,就怕他那里不肯收留我。”
朱富笑道:“师父,你怎么不知道山东及时雨的大名,专一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好汉?”
李云听了,叹口气,道:“你们这一下,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幸亏我没有老婆孩子,也不怕被官府抓了。只得随你们去了!”
李逵就笑道:“我的哥!你何不早说?”就和李云翦拂了。这李云既没有老小,也没有家当。当下三人汇合在一起,去追车子。半路上朱贵接见了,大喜。四个好汉跟着车仗就走,一路无话。
眼看靠近了梁山泊,路上又迎面遇着马麟、郑天寿。都相见了,说道:“晁、宋二头领又派我们两个下山,来探听你的消息;现在既然见了,我两个先去回报。”当下二人先上山去报知。
第二天,四个好汉带了朱富的家眷,都到梁山泊大寨聚义厅去。朱贵向前先带李云拜见晁、宋二头领,相见众好汉,说道:“此人是沂水县的都头;姓李,名云,绰号‘青眼虎’。”
随后朱贵又带朱富参拜众位,说道:“这是舍弟朱富,绰号‘笑面虎’。”都相见了。李逵拜了宋江,宋江还了他两把板斧,李逵诉说假李逵剪径被杀的事,众人听了大笑;又诉说杀虎的事,因为接娘到沂岭,被老虎吃了,说完,流下泪来。
宋江大笑道:“被你杀了四个猛虎,今天山寨里添得两个活虎,正应该庆贺。”众多好汉大喜,就叫小喽啰杀牛宰马,做宴席庆贺两个新到头领。晁盖就叫他们去左边白胜上首坐好。
宋清:你笑个锤子!人家娘死了,正伤心呢!晁盖这个行为也看不懂,不是说好的新头领去右边吗,你把这两个新头领放在左边干什么?而且把他们放在白胜上首,白胜倒数第一,他们倒数第二、第三?只是可怜白胜了,万年吊车尾,是个人都比他强。
吴用道:“近来山寨十分兴旺,感谢四方豪杰望风而来,都是晁、宋二兄之德,也是众弟兄之福也。虽然如此,还是让朱贵仍旧掌管山东酒店,替回石勇、侯健。朱富的家眷另外安排一所房舍居住。而且现在山寨事业大了,非同往日;可以再设三处酒馆,专门探听吉凶事情,送往来义士上山。如果朝廷调遣官兵捕盗,也可以报知他们如何进军,好做准备。
西山地面广阔,可令童威、童猛兄弟,带领十多个伙计在那里开店;令李立带十多个伙计去南边那里开店;令石勇也带十来个伙计去北山那里开店。仍旧都要设立水亭号箭,接应船只。只要有紧急事情,飞捷报来。
山前设置三座大关,专门令杜迁总行防守。不管有什么安排,都不许调遣他,早晚不得擅离。
又令陶宗旺做总监工,挖掘港汊,修水路,开河道,整理宛子城垣,修筑山前的大路。他原来就是庄户出身,修理这些东西很熟练。
令蒋敬掌管仓库,管理支出纳入;积万累千,书算帐目。
令萧让设置寨里寨外、山上山下、三关把隘所有上传下达的关防文约,大小头领号数。
烦令金大坚刊造雕刻所有兵符、印信、牌面等物件。
令侯健管造衣袍铠甲、五方旗号等物件。
令李云监造梁山泊所有房室、厅堂。
令马麟监管修造大小战船。
令宋万、白胜去金沙滩下寨。令王矮虎,郑天寿去鸭嘴滩下寨。
令穆春、朱富收管山寨钱粮。
令吕方、郭盛在聚义厅两边耳房安歇。
令宋清专管宴席。”
宋清:等等,你最后一句说啥?意思是从今往后,我就是梁山泊头领之一?一个一无是处的农民,之所以能当上头领,就是因为我是宋江的弟弟?果然,人人都讨厌关系户,人人都想做关系户,真的太爽了!而且管宴席又是个清闲活,毕竟之前没有我管,也没看见他们没饭吃。
所有头领都分拨已定,又大摆了三日宴席,不在话下。梁山泊从此没有其他的事,每天就是操练人马,锻炼武艺;水寨里的头领都教小喽啰驾船游水、船上厮杀的本领,也不在话下。
有一天,宋江和晁盖、吴学究以及众人闲聊道:“我等众位弟兄今天共聚大义,只有公孙一清不见回来。我想他回蓟江去探往母亲,参见师父,约好了一百天就回来。现在日子已经过去了很久,也没有收到他的信息,莫非他失信不来了?麻烦戴宗兄弟给我去跑一趟,探听他的虚实下落,为什么还不来。”戴宗说愿意去,宋江大喜,说道:“只有贤弟去得快,十天半月就能知道消息。”这时戴宗的头像开始闪烁,宋清就准备跟着他出去放放风。
当天戴宗告别了众人,第二天早上,打扮成一个承局,离开了梁山泊,一路往蓟州去。他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作起“神行法”来,在路上只吃些素茶素食。
在路上走了三天,来到沂水县地界,只听有人说道:“前几天放跑了黑旋风,伤了好多人,连累了都头李云,不知去向,到现在也没抓到。”戴宗听了冷笑。
当天正在走着,只见远远地转过一个人来,手里提着一根浑铁笔管枪。那人看见戴宗跑得快,就停住了脚,叫一声“神行太保!”
戴宗听了,回过脸来定眼看时,只见山坡下的小路边站着一个大汉,长得头圆耳大,鼻直口方,眉秀目疏,腰细膀阔。
戴宗连忙回转身来,问道:“壮士,素不曾拜识,为什么呼唤贱名?”
那汉慌忙答道:“足下真的是神行太保?”撇了枪,就拜倒在地。
戴宗连忙扶住,答礼,问道:“足下高姓大名?”
那汉道:“小弟姓杨,名林,祖贯彰德府人氏,经常在绿林丛中安身,江湖上都叫小弟‘锦豹子’杨林。数月之前,路上在酒肆里遇见公孙胜先生,一起在店中喝酒相会,给我说了梁山泊晁、宋二公招贤纳士,特别讲义气,写下一封信,叫小弟自己来投大寨入伙,只是不敢轻易擅进。公孙先生又说:‘李家道口,以前是朱贵在那里开酒店,招引上山入伙的人。山寨中也有一个招贤飞报的头领,叫做神行太保戴院长,日行八百里路。’现在我见兄长走路非常快,因此叫一声看看,没想到果然是仁兄。正是天幸,无心得遇!”
戴宗道:“小可这次出来,就是因为公孙胜先生回蓟州去,杳无音信,现在奉晁、宋二公的将令,差遣在下去蓟州探听消息,找公孙胜回去,没想到却遇到足下。”
杨林道:“小弟虽然是彰德府人,但是这蓟州管下的地方州郡我都走遍了。倘若不弃,就陪兄长一起去走一趟。”
戴宗道:“如果有足下作伴,实是万幸。我们找到公孙先生,一起回梁山泊也不迟。”杨林听了,大喜,就拉住戴宗,结拜为兄。
戴宗收了甲马,两个人缓缓而行,到晚上就在村店里歇了。杨林安排酒请戴宗喝。戴宗道:“我使‘神行法’时,不敢吃荤。”两个只买些素菜吃了。
过了一夜,第二天早起,打火吃了早饭,收拾起身。杨林就问道:“兄长使‘神行法’走路,小弟怎么追得上?只怕不能一起走。”
戴宗笑道:“我的‘神行法’也可以带人一起走。我把两个甲马拴在你腿上,作起法来,也和我一样走得快,要走就走,要停就停。不然,你怎么追得上我!”
杨林道:“只怕小弟是凡胎浊骨,比不得兄长神体。”
戴宗道:“无妨。我这法门什么人都能带,作法的时候,你和我一样走,只要我自己吃素就行,并没有妨碍。”
当时取两个甲马给杨林绑在腿上,戴宗也只绑了两个。作起了“神行法”,吹口气在上面,两个轻轻的就走了去,要快要慢,都跟着戴宗走。两个在路上说了些江湖上的事;虽然只是觉得缓缓而行,也不知走了多少路。
宋清:跑得快、能带人、能挑东西,还不累,这不就是天生的滴滴、外卖、快递圣体吗?放到现代社会,你不当单王,谁当?
两个走到十点左右,前面来到一个地方:四面都是高山,中间一条驿路。杨林认得,就对戴宗说道:“哥哥,这里地名叫做‘饮马川’。前面那高山里,经常有大伙好汉在里面,近日不知怎么样了。因为这里山势秀丽,水绕峰环,因此叫做饮马川。”
两个刚到山边经过,只听得忽然一声锣响,战鼓乱鸣,冲出了一二百小喽啰,拦住去路。当先拥着两个好汉,各挺一条朴刀,大喝道:“行人停脚!你们两个是什么鸟人?哪里去的?懂事的快拿买路钱来,饶你两个性命!”
杨林笑道:“哥哥,你看我结果了那呆鸟!”就捻着笔管枪,冲了进去。那两个好汉见他来得凶,走近前来看清楚了,上首的那个就叫道:“先不要动手!”又说道:“这个不是杨林哥哥吗?”
杨林也停住了,这才认得。上首的那个大汉提着兵器上前翦拂了,就叫下首这个长汉都来施了礼。杨林请来戴宗,说道:“兄长先来和这两个弟兄相见。”
戴宗问道:“这两个壮士是谁?怎么认得贤弟?”
杨林道:“这个认得小弟的好汉,他原来是盖天军襄阳府人氏,姓邓,名飞;因为他双眼红赤,江湖上的人都叫他‘火眼狻猊’,能使一条铁锏,一般人都近不得他身。以前经常合伙做事情。一别五年,都没有见面,谁想到今天在这里遇着。”
邓飞就问道:“杨林哥哥,这位兄长是谁?必不是等闲之人也。”
杨林道:“我这仁兄,就是梁山泊好汉中的‘神行太保’戴宗。”
邓飞听了,道:“莫非是江州的戴院长,能走八百里路程的?”
戴宗答道:“小可就是。”
那两个头领慌忙翦拂,道:“平时只听说过大名,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拜识尊颜。”
戴宗就问道:“这位好汉贵姓大名?”
邓飞道:“我这兄弟姓孟,名康,祖贯是真州人氏,善造大小船只。原先因为押送花石纲,要造大船,生气这提调官员随意责罚,他一不小心就把上官杀了,弃家逃跑在江湖上绿林中安身,已经很多年了。因为他高大白净,人们都见他有一身好肉,给他起一个绰号,叫做‘玉幡竿’孟康。”戴宗听了大喜。
四个好汉说话间,杨林问道:“二位兄弟在这里聚义多久了?”
邓飞道:“不瞒兄长说,已经有一年多了。就在半年前,在这里遇见一个哥哥,姓裴,名宣,祖贯是京兆府人氏。原来是本府的六案孔目,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本地人都叫他‘铁面孔目’。也会拈枪使棒、舞剑抡刀,智勇双全。因为朝廷派了一员贪滥知府下来,拿他找事,刺配到沙门岛,从我这里经过,被我们杀了防送公差,救了他在这里安身,聚集了一二百人。这裴宣使得好双剑,又因为他年长,现在他在山寨中为主,烦请二位义士一起去小寨相会片刻。”就叫小喽啰牵过马来。
戴宗、杨林卸下甲马,骑上马,往山寨去。走了没多久,就到寨前,下了马。裴宣那里已经有人报知,连忙出寨降阶而接。
戴宗、杨林看裴宣时,果然一表人物,长得面白肥胖、四平八稳,两人心中暗喜。当下裴宣邀请二位义士到聚义厅上,相请戴宗正面坐了;次是杨林、裴宣、邓飞、孟康五筹好汉。宾主相待,坐好宴席。当天大吹大擂喝酒。
戴宗在宴席上说起晁、宋二人如何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四方豪杰,待人接物,一团和气,仗义疏财;众好汉如何同心协力;八百里梁山泊如何广阔;中间宛子城如何雄壮;四下里如何都是茫茫烟火;如何许多兵马,不怕官兵来抓,......只管挑好的说给他们三个听。
宋清:戴宗也是天生的销售啊。
裴宣回道:“小弟也有这个山寨;也有三百来匹马;财物也有十多辆车子,粮食草料还不算;也有三五百孩儿们。要是二位兄弟不弃微贱,引荐到大寨入伙,也有微力可效。不知尊意如何?”
戴宗大喜,道:“晁、宋二公待人接物,并无异心。要是有诸公相助,如锦上添花。如果真的有这个心,请现在就收拾好行李,待小可和杨林去蓟州见了公孙胜先生一起回来,那时一起扮成官兵,星夜前往。”众人大喜。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