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高廉每天晚上在城里空旷的地方堆积柴草,以放火为号,在城上指望救兵到来。过了几天,守城军兵看见宋江阵中不战自乱,急忙报知。高廉听了,连忙披挂好,上城去观望,只见两路人马,战尘蔽日,喊杀连天,冲奔前来;四面围城的军马,四散奔走。高廉知道是两路救兵到了,点上在城里的全部兵马,大开城门,分头掩杀出去。
话说高廉撞到宋江阵前,看见宋江带着花荣、秦明,三骑马往小路逃跑。高廉带了人马急忙去追赶,突然听见山坡后面连珠炮响,心中疑惑,就收转人马回来。又听见两边锣响,左边小温侯,右边赛仁贵,各带五百人马冲了出来。
高廉急忙夺路而逃,部下兵马折损大半;逃离战场的时候,看见城上已经都是梁山泊的旗号;放眼再看,没有一个地方是救应的兵马。只得带着败卒残兵,往山僻小路去。走不到十里,山背后冲出一彪人马,当先拥出病尉迟,拦住去路,厉声高叫:“我等你很久了!好好下马受缚!”
高廉带着军马就往回跑。背后又有一彪人马截住去路,当先的马上却是美髯公。两边夹攻过来,四面截住了去路,高廉只好弃了马,两条腿跑上山。那四周的军队也一起追上山去。
高廉慌忙捏个手诀,口中念念有词,喝声:“起!”就驾着一片黑云,冉冉腾空而起,一直上了山顶,把宋清都看呆了。只见山坡边冲出公孙胜来,看见了天上的高廉,就把剑在马上往空中比划,口中也念念有词,喝声道:“疾!”把剑往上一指,只见高廉就从云中摔倒下来,侧边冲过去插翅虎雷横,一朴刀把高廉挥成两段。雷横提了首级,众人都下山去,先派人去飞报主帅,宋江知道杀了高廉,收兵进高唐州城里,先传下将令,不得伤害百姓;又出榜安民,秋毫无犯;又去大牢中救出柴大官人来。
那当牢节级,押狱禁子,已经都跑了,只有四五十个罪囚,都给他们开了枷锁,放了。其中就是不见了柴大官人一个,宋江心中忧闷。找到一个监房里面,又关着柴皇亲一家老小;又在一座牢房里,关着在沧州抓到的柴进一家老小,一起关在那里,——因为连日厮杀,所以还没有取问发落。——就是没有找到柴大官人。
吴学究叫集合高唐州的押狱禁子等人来问,其中有一个禀道:“小人是当牢节级蔺仁。前几天被知府高廉安排,专门好好的监守柴进,不得有失;又吩咐道:‘只要有不测,你就下手。’三天之前,知府高廉要抓柴进出来施刑,小人因为见他是个好男子,不忍下手,就推诿道:‘他已经病到八分,不必下手。’后来又催得紧,小人回称:‘柴进已经死了。’因为连日厮杀,知府也没空,小人怕他派人下来看视,必然会被他怪罪;昨天带柴进去后面枯井边上,开了枷锁,让他在里面躲避,现在不知存亡。”
宋江听了,慌忙让蔺仁带着过去。直到后牢枯井边看的时候,只见里面黑洞洞的,不知多少深浅;在上面叫的时候,哪有人答应;拿绳子放下去一探,大约有八九丈深。
宋清:九层楼的高度,按剧情柴大官人应该活着,也真是命大。
宋江道:“柴大官人眼看是没了!”宋江垂泪。
吴学究道:“主帅先不要伤心。哪个敢下去探望一趟,就知道有没有。”
话还没说完,冲出黑旋风李逵来,大叫道:“等我下去!”
宋江道:“正好。当初也是你送他进去,今天正好报本。”
李逵笑道:“我下去倒是不怕,你们千万不要割断了绳子!”
吴学究道:“你这也太奸猾了!”先找一个大蔑箩,把绳子绑好,接长索头,又扎起一个架子,把绳子挂在上面。李逵脱得光溜溜的,手拿两把板斧,坐在箩里,再放下井里去。
绳子上绑了两个铜铃。渐渐的放到底下,李逵从箩里爬了出来,在井底下摸时,摸着一堆东西,仔细摸摸,竟然是骸骨。
李逵道:“我的娘!什么鸟东西在这里。”又去这边摸的时候,底下湿漉漉的,没地方下脚。李逵把双斧放在箩里,两手去摸底下,四面还有点宽;一摸摸着一个人,缩成一团蹲在水坑里。李逵叫一声“柴大官人,”哪里见动,用手去摸的时候,只觉得嘴里有微微一点声音。
李逵道:“谢天谢地!这样的话,还有救哩!”随即爬到箩里,摇动铜铃。众人扯了上去,却只有李逵一个,李逵仔细说了下面的事。
宋江道:“你再下去,先把柴大官人放在箩里,先拉他上来,又再放箩下去接你。”
李逵道:“哥哥你不知道,我去蓟州被整了两次,这次绝对不会被整第三次。”
宋江笑道:“我怎么会整你!你快下去。”
李逵只得再坐进箩里,又下井去。到了底下,李逵爬出箩去,把柴大官人拖进箩里,摇动绳子上的铜铃。上面听见了,就拉起来。到了上面,众人大喜。但是看见柴进头破额裂,两腿皮肉打烂,眼睛略开又闭,众人甚是伤心,叫请医生调治。
这时才听见李逵在井底下大喊大叫。宋江听见了,急忙叫人把箩放了下去,接他上来。李逵到了上面,大怒道:“你们也不是好人!就不把箩放下来救我!”
宋清:已经被整出心理阴影了。
宋江道:“我们只忙着看柴大官人,因此忘了你,别怪。”宋江就令众人把柴进扛扶上车睡了;把两家老小和抄来的许多家财,共有二十多辆车子,叫李逵、雷横先护送上梁山泊去,再把高廉一家老小良贱三四十口,斩首示众;赏了蔺仁;再把府库的财帛,粮仓的米面,还有高廉的所有家产,全都装载上山。
宋清:我还是太保守了,当时只是觉得柴进的家产会上梁山,没想到最后这么多,宋江真是干大事的人。
大小将校,离开了高唐州,得胜回梁山泊。所过州县,秋毫无犯。在路上走了好几天,回到大寨。柴进拖着病起来,称谢晁、宋二公和众头领。晁盖让人请柴大官人在山顶宋公明住所边上,另建一所房子给柴进并家眷安歇。晁盖、宋江等众人大喜。从高唐州回来,又添了柴进、汤隆两位头领,就先作庆贺宴席,吃吃喝喝。
宋清:每次有人上山,宋江都会让他变成自己的心腹,这次先动手的居然是晁盖?
再说东昌、寇州两个地方,已经知道宋江在高唐州杀了高廉,夺了城池,只得写奏折,派人申奏朝廷;又有高唐州逃难的官员,都到京师说了事实。高太尉听了,知道宋江杀死他的兄弟高廉,第二天凌晨四五点,在待漏院中,专门等着景阳钟响。
百官各具公服,直临丹墀,等候朝见。当天五点半左右,道君皇帝升殿。净鞭三下响,文武两班齐,天子驾坐。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启奏,无事卷帘退朝。”
高太尉出班奏道:“现在济州梁山泊的贼首晁盖、宋江多次犯下十恶不赦的罪:打劫城池,抢劫粮仓,聚集凶徒恶党,之前就在济州杀害官兵,闹了江州无为军;现在又把高唐州的官民杀戮一空,财物粮食都被抢去。这是心腹大患,如果不早点诛剿,以后养成贼势,难以制伏。伏乞圣断。”
天子听了大惊,随即降下圣旨,就派高太尉选将调兵,前去剿捕,务必扫清水泊,杀绝种类。
高太尉又奏道:“区区草寇,不必兴举大兵。臣保举一人,可以去收服。”
天子道:“如果是爱卿举用,必然没有差错,让他现在就出发。飞捷报功,加官赐赏,高迁任用。”
高太尉奏道:“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嫡系子孙,单名叫个灼字;使两条钢鞭,有万夫不当之勇;现在是汝宁郡的‘都统制’,手下有很多精兵勇将。臣保举他,可以征剿梁山泊。建议提拔他做‘兵马指挥使’,带领马步精锐军士,尽快扫清山寨,班师还朝。”
天子准奏,降下圣旨:让枢密院立即派人前往汝宁州星夜宣取。当天退朝,高太尉就在帅府让枢密院派一个军官,拿着圣旨前去宣取。当天就出发,定好日期,要呼延灼赴京听命。
话说呼延灼在汝宁州的统军司坐衙,听见门人报道:“有圣旨,特来宣取将军赴京,有任务安排。”呼延灼与本州官员出城迎接圣旨到统军司,开读结束后,设宴席款待使臣;火急火燎的收拾了头盔衣甲,鞍马兵器,带了三四十个亲兵,离开了汝宁州,星夜赴京。于路无话,很快就到京师城里的殿帅府前下马,来见高太尉。
当天高俅正在殿帅府坐衙。门吏报道:“汝宁州宣到的呼延灼,现在到了门外。”高太尉大喜,叫人让他进来参见。高太尉嘘寒问暖,给了他一些赏赐;第二天早朝,带着他见了道君皇帝。
天子看见呼延灼仪表非凡,喜动天颜,就赐给他“踢雪乌骓”一匹。那马,浑身墨锭一样黑,四蹄白娟一样白,因此名为“踢雪乌骓。”那马,日行千里,奉圣旨赐给呼延灼骑坐。
呼延灼谢了恩,又跟着高太尉再到殿帅府,商议起军剿捕梁山泊一事。呼延灼道:“禀明恩相:小人观察那梁山泊,兵粗将广,马烈枪长,不可轻敌小看。再乞保二将做先锋,一起带领兵马到那里,必获大功。”
高太尉听了大喜,问道:“将军推荐的是谁,能做前部先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