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公孙胜对宋江、吴用,献出那个阵图,说道:“这是汉末三分天下的时候,诸葛孔明‘摆石为阵’的方法:四面八方,分为八八六十四队,中间安排大将;这个外形就是‘四头八尾,左旋右转’,按‘天地风云’之机,‘龙虎鸟蛇’之状;等他下山冲进阵来,两军齐开,就像欢迎他一样;等他一进阵,只要看见七星号带挥动,就把阵变成‘长蛇之势’。贫道作起道法,让这三人在阵中,前后无路,左右无门。再在‘坎’位上挖一个陷阱,一直逼这三人到那里。两边埋伏下挠钩手,准备捉将。”
宋江听了大喜,就传将令,叫大小将校依令而行。再用八员猛将守阵。那八员分别是:呼延灼、朱同、花荣、徐宁、穆弘、孙立、史进、黄信。又叫柴进、吕方、郭盛,暂摄中军。宋江、吴用、公孙胜带领陈达麾旗。叫朱武带着五个军士在附近高坡上看对阵情况,及时报告。
当天上午八点左右,众军近山摆开阵势,摇旗擂鼓挑战。只见芒砀山下有二三十面锣震天动地的响;三个头领一起来到山下,就将三千余人摆开:左右两边,项充、李衮;中间拥出那个“混世魔王”樊瑞,骑一匹黑马,站在阵前。
那樊瑞虽然会使些妖法,但是不认识阵势。看见宋江兵马,四面八方,团团密密,心中暗喜道:“你要是摆阵,就中我计了!”吩咐项充、李衮:“如果看见起风,你们两个就带五百滚刀手杀进阵去。”
项充李衮得令,各自拿好蛮牌,挺着标枪飞剑,只等樊瑞施法。只见樊瑞坐在马上,左手挽定流星铜锤,右手拿着混世魔王宝剑,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
顿时狂风四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项充、李衮大喊一声,带了五百滚刀手杀了过去。宋江兵马见杀了过来,就分开成两队。项充、李衮一搅进阵里,两边强弓硬弩射住,他们只带了四五十人进来,其余的被射回本阵去了。
宋江看见项充、李衮已经进了阵里,就叫陈达把七星号旗一招,那座阵势,纷纷滚滚,变成长蛇之阵。项充、李衮正在阵里,东追西跑,左盘右转,找不着路。高坡上朱武把小旗在那里指引:他两个往东,朱武就往东指;如果是往西,就往西指。
公孙胜在高处看见了,就拔出那把“松文古定剑”来,口中念动咒语,喝声道:“疾!”就借着那风,都向着项充、李衮的脚边乱卷。两个在阵中,只见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四边看不见一个兵马,一看都是黑气,后面跟着来的也都不见了。
项充、李衮心慌起来,只想着夺路出阵,百般寻找地方出去。正在走着,忽然“轰”的一声,两个在阵中叫苦不迭,一齐空了双脚,翻筋斗摔下陷马坑里去了。两边的挠钩手,几下就两个搭了起来,用麻绳绑了,押上山坡请功。宋江把鞭梢一指,三军一齐掩杀过去。樊瑞带着兵马奔走上山,三千人马,折其大半。
宋江收兵,众头领都在帐前坐下。军健押项充、李衮到前面。宋江见了,忙叫解了绳索,亲自举杯,说道:“二位壮士,请不要见怪;临敌之际,不这样不行。小可宋江久闻三位壮士大名,想来拜请上山,同聚大义;但是因为不得其便,因此错过。倘若不弃,同归山寨,不胜万幸。”
两个听了,拜伏在地,说道:“久闻及时雨大名,只是小弟等人无缘,不曾拜识。原来兄长果然有大义!我等两个不识好人,要与天地相违背,今天既然被擒获,万死尚轻,反而以礼相待。若蒙不杀,誓当效死报答大恩。樊瑞那人,要是没有我们两个,怎么能行?义士头领,如果肯放我们一个回去,就劝樊瑞来投拜,不知头领尊意如何?”
宋江道:“壮士不必留一人在这里做人质,就请两个都回贵寨。宋江来日专候佳音。”
两个拜谢道:“真乃大丈夫!要是樊瑞不听从劝告投降,我等就把他擒来,奉献头领麾下。”
宋清:这就是语言艺术。
宋江听了大喜,请到中军,等他们吃了酒食,换了两套新衣,又取两匹好马,叫小喽啰拿了枪牌,亲自送二人下坡回寨。
两个一路在马上感恩不尽,来到芒砀山下,小喽啰见了大惊,接上山寨。樊瑞问两个来意如何,项充、李衮道:“我们是逆天之人,合该万死!”
樊瑞道:“兄弟,为什么说这种话?”
两个就把宋江如此义气说了一遍。樊瑞道:“既然宋公明如此大义,我等不可逆天,明天早上都下山去投拜。”
两个道:“我们也为此事而来。”
当天夜里把寨内财物收拾好了,第二天天亮,三个一起下山,直到宋江寨前,拜伏在地。宋江扶起三人,请到帐中坐好。三个见了宋江,没有半点怀疑,彼此倾心吐胆,诉说平生之事。三人拜请众头领都到芒砀山寨中,杀牛宰马,款待宋公明等众多头领,赏劳三军。饮宴结束后,樊瑞就拜公孙胜为师。宋江做主,叫公孙胜传授“五雷天心正法”给樊瑞,樊瑞大喜过望。
宋清:这下真是让樊瑞捡到大漏了,公孙胜才是水浒世界的金大腿,他师父那1000以上的黄巾力士以后都是他的,他身上说不定还有什么保命的东西,樊瑞的生存机会大大提高。话说我要不要也和他搞搞关系,让他以后给我匀十个八个的黄巾力士?
几天后,樊瑞三兄弟牵牛拽马,卷了山寨钱粮,驮了行李,收拢人马,烧毁了寨栅,跟宋江等人班师回梁山泊,一路无话。
宋江和众好汉兵马刚到梁山泊边上,正准备过渡口,只见芦苇岸边大路上一个大汉看见宋江就拜。宋江慌忙下马扶住,问道:“足下姓甚名谁?何方人氏?”
那汉答道:“小人姓段,双名景住。大家见小人红发黄须,都叫小人‘金毛犬’。祖贯是涿州人氏,全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为生。今年春天去了‘枪竿岭’的北边,盗得一匹好马,白绢一样的白,浑身没有一根杂毛。从头到尾,长一丈,从蹄至脊,高八尺。那马一天能行千里,北方有名,叫做‘照夜玉狮子马’,乃是大金王子骑坐的,放在枪竿岭下,被小人盗了来。江湖上都听说及时雨的大名,无路可见,准备拿这匹马前来进献给头领,权表我进身之意。没想到在凌州西南上的曾头市经过的时候,被那‘曾家五虎’抢走了。小人说是梁山泊宋公明的,没想到那家伙又说了很多污秽的言语,小人不敢全说。逃走之后,特来告知。”
宋江看这人时,虽然是黄发卷须,却也仪表非俗。心中暗喜,就说道:“既然如此,先回到山寨里商议。”带了段景住,一同都上了船,到金沙滩上岸。晁天王和众头领迎接到聚义厅上。宋江让樊瑞、项充、李衮和众头领相见。段景住也一起参拜了。敲锣打鼓,先做个庆贺宴席。
宋江见山寨接连添了这么多人马,四方豪杰闻风而来,因此叫李云、陶宗旺监工,添造房屋和四边寨栅。段景住又说起那匹好马,宋江叫神行太保戴宗去曾头市探听那匹马的下落。
戴宗去了四五天,回来对众头领说道:“这个曾头市,一共有三千余家。里面有一家叫做曾家府。这老头原来是大金国人,名叫曾长者,生下五个孩儿,号称曾家五虎:大的儿子叫做曾涂,第二个叫做曾密,第三个叫做曾索,第四个叫做曾魁,第五个叫做曾升,又有一个教头史文恭,一个副教头苏定。在那曾头市上,聚集着六七千人马,扎下寨栅,建造了五十多辆囚车,发愿要和我们势不两立,一定要抓完我们山寨中的头领,做个对头。那匹千里玉狮马,现在给教头史文恭骑坐。更气人的是,那帮家伙还杜撰了几句话,教市上的小儿们都唱道:
摇动铁镮铃,神鬼尽皆惊。铁车并铁锁,上下有尖钉。扫荡梁山清水泊,剿除晁盖上开封!生擒及时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尽闻名!
没一个不唱,真是让人忍不了!”
晁盖听了,心中大怒道:“这畜生怎敢如此无礼!我必须亲自走一趟!不抓到这畜生,誓不回山!我只点五千人马,启请二十个头领协助下山;其余的都和宋公明守好山寨。”
宋清:奇怪,我都准备好听宋江说“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了,怎么这次不反对呢。
当天,晁盖就点林冲、呼延灼、徐宁、穆弘、张横、杨雄、石秀、孙立、黄信、燕顺、邓飞、欧鹏、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杜迁、宋万,一共是二十个领,带领三军人马下山。宋江与吴用、公孙策等众头领在山下金沙滩饯行。
喝酒的时候,忽然起了一阵狂风,正好把晁盖新做的认军旗拦腰吹断。众人见了,都大惊失色。吴学究劝谏道:“哥哥刚才出兵,风就吹断了认军旗,对行军不利。不如等几天,再去收拾那家伙。”
晁盖道:“天地风云,何足为怪?趁现在是春暖之时,不去抓了他,等到那家伙养成气势,再去进兵,那时就迟了。你先别阻止我,不管怎样,都要去走一趟!”
吴用一个哪里劝得住,晁盖带兵渡水去了。宋江回到山寨,秘密的叫戴宗下山去探听消息,吴用也鬼鬼祟祟的叫花荣去商量事情,宋清发现晁盖的头像闪烁,来不及打探他们干什么,先下山去了。
话说晁盖领着五千人马、二十个头领来到曾头市附近,在对面下了寨栅。第二天,先带众头领上马去看曾头市。众多好汉在马上正在看着,只见柳林中飞出一彪人马来,大约有七八百人。当先一个好汉,就是曾家第四子曾魁,高声喝道:“你那梁山泊的反国草寇!我正要来抓你押到官府请赏,竟然天赐其便!还不下马受缚,更待何时!”
晁盖大怒,回头一看,早有一将出马去战曾魁。那人就是当初梁山结义的好汉:豹子头林冲。两个交马,斗了二十余合,曾魁估计打不过林冲,抽枪回马,就往柳林中跑,林冲勒住马不去追。晁盖带着兵马回寨,商议打曾头市的策略。林冲道:“明天直接去市口挑战,看他虚实如何,再作商议。”
第二天天亮,晁盖带领五千人马,在曾头市口的平川旷野之地排好队形,擂鼓呐喊。曾头市上炮声响处,大队人马出来,一字儿摆着七个好汉:中间就是都教头史文恭;上首副教头苏定,下首就是曾家长子曾涂;左边曾密、曾魁;右边曾升、曾索:——都是全身披挂。教头史文恭弯弓插箭,坐下那匹马就是千里玉狮子马,手里使一枝方天画戟。
三通鼓敲完后,只见曾家阵里推出几辆囚车,放在阵前,曾涂指着对阵,骂道:“反国草贼,看见我的囚车没?要是我曾家府里的人把你们杀死,不算好汉!我要一个个抓你们活的,装载囚车里押到开封,才能显示五虎手段!你们趁早投降,还能给你们个好结果!”
众将一起掩杀过去,两军混战,曾家兵马一步步退入退村里。林冲、呼延灼,东西追杀,发现地形不好,急忙退回收兵。
当天两边各折了些人马,晁盖回到寨中,心中非常担心。众将劝说道:“哥哥先宽心,不要担心,有伤贵体。以前宋公明哥哥出兵,也经常失利,最后也能得胜回寨。今天的混战,各折了些兵马,又没有输给他,何须忧闷?”晁盖就是闷闷不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