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少说,话说一干人等,离开了山寨,直到河口上船而行,不去报给华州太守,一路直奔西岳庙去。戴宗先去报知云台观主和庙里的各个管事的。
庙里一帮人直到船边,迎接上岸。香花灯烛、幢幡宝盖,摆列在前面;先请御香上了香亭,庙里的人扛抬了,引导金铃吊挂在前面走。观主拜见了太尉,吴学究道:“太尉在路上得了病,心情不好,先抬暖轿来。”
左右人等扶“太尉”上了轿,直到岳庙官厅里面歇下。“客帐司”吴学究对观主道:“这是特奉圣旨,捧持御香、金铃吊挂来供养圣帝,为什么本州的官员这么轻慢,不来迎接?”
观主答道:“已经派人去报了,应该是马上就到。”
话还没说完,本州先派一个推官,带领六七十个做公的,拿着酒果,来见太尉。原来那个小喽啰,虽然模样相似,但是一说话就要露馅;因此只能让他装成染病,拿个靠褥围定在床上坐着。
推官一眼看那来的旗节、门旗、牙仗等东西都是内府制造出的,怎么会不信。客帐司匆匆进去禀了两趟,再带推官进去,远远地在阶下参拜了,见那太尉只用手指比划,又不能听清楚说什么。
客帐司直走下来,埋怨推官道:“太尉是天子前的近幸大臣,不辞千里之遥,特奉圣旨到这里降香,没想到在路上染病还没好。本州众官,为什么不来远接!”
推官答道:“前面的官府虽然有文书到州里,但是没有收到最近的,因此有失迎迓,没想到太尉先到庙里。本来是太守要来,但是因为少华山的贼人纠合梁山泊强盗要打城池,每天在那里提防,因此不敢擅离,特派小官先来贡献酒礼,太守随后就来参见。”
客帐司道:“太尉滴酒不沾,只叫太守快来商议行礼。”
推官随即让人取酒来,给客帐司等亲随人敬酒。客帐司又进去禀了一回,请了钥匙出来,带着推官去开了锁,在香帛袋中取出那御赐的金铃吊挂来,拿条竹竿叉起,叫推官仔细的看。
果然好一对金铃吊挂!乃是开封内府的大匠做成的,浑身是七宝珍珠嵌造,中间点着碗红纱灯笼,乃是圣帝殿上正中挂的;不是内府降来,民间怎么能做得出来?客帐司叫推官看完了,再收入柜匣内锁好了;又拿出中书省的很多公文给推官;就叫太守快来商议选哪天祭祀。推官和众多做公的都见了这么多的物件文凭,就辞了客帐司,直回到华州府里来报给贺太守。
话说宋江暗暗地喝采道:“就算这家伙再奸猾,也骗得他眼花心乱了!”此时武松已经在庙门下藏好了;吴学究又让石秀藏了尖刀,也来庙门下协助武松行事;再换戴宗扮成虞候。
云台观主进献素斋,又让管事的等安排铺陈岳庙。宋江闲步看那西岳庙,果然是建造得好;殿宇非凡,真是天上人间!宋江看了一遍,回到官厅前。门上报道:“贺太守来了。”宋江就叫花荣、徐宁、朱仝、李应,四个“衙兵”,各拿着器械,分列在两旁;解珍、解宝、杨雄、戴宗,各藏暗器,侍立在左右。
话说贺太守带着三百多人,来到庙前下马,众人保护着太守进去。客帐司吴学究、宋江,见贺太守带着三百多人,都是带刀的公吏人等进来。客帐司喝道:“朝廷贵人在此,闲杂人等不许靠前!”
众人停住了脚,贺太守独自进前去拜见。客帐司道:“太尉说,请太守进来相见。”
贺太守进到官厅前,对着小喽啰就拜。客帐司道:“太守,你知罪吗?”
太守道:“贺某不知太尉到来,伏乞恕罪!”
客帐司道:“太尉奉旨到西岳这里降香,为什么不来远接?”
太守答道:“因为没有最近的消息到州里,所以有失迎迓。”
吴学究喝声“拿下”。解珍、解宝弟兄两个“飕”地抽出短刀,一脚把贺太守踢翻,就割了头。
宋清:这结局太快了。
宋江喝道:“兄弟们动手!”早就把那跟来的人,三百多个,全都吓得呆了,正走不动的时候,花荣等一起向前,把那一帮人像算盘珠子一样都放倒在地上;有一半冲到庙门下,武松、石秀,舞刀杀了进来,小喽啰四下追杀,三百多人没有一个回去;在后面到庙里来的,也都被张顺、李俊杀了。
宋江叫赶紧收了御香吊挂上船;都赶到华州时,看见城中两路火起;一齐杀了进去,先去牢中救了史进、鲁智深;再打开库藏,取了财帛,装载上车。鲁智深直奔后堂,取了戒刀、禅杖。玉娇枝早已投井而死。
众人离了华州,上船回到少华山上,都来拜见宿太尉,交还御香、金铃吊挂、旌旗、门旗、仪仗等东西,拜谢了太尉恩相。宋江让人取一盘金银送给太尉;随从人等,不分高低,都给了金银;在山寨里做了个送路宴席,谢承太尉。
众头领一直送太尉下山,到河口交接了所有的物品、船只,一样不少,还送回去了原来的人。宋江谢别了宿太尉,回到少华山上,就和四筹好汉商议收拾山寨的钱粮,放火烧了寨栅。一行人等,兵马粮草,都往梁山泊去。王义就给他发些盘缠,自己投奔别处。
话说宿太尉下船来到华州城中,已经知道梁山泊贼人杀死很多军兵人马,劫了府库钱粮;城中杀死军校一百多人,马匹全都被掳去;西岳庙中又杀了许多人性命。就叫本州推官写文书,送到中书省起奏,都写成“宋江先在途中劫了御香、吊挂,因此骗知府到岳庙,杀害性命。”宿太尉到庙里焚了御香,把这金铃吊挂吩咐给了云台观主,星夜急急忙忙回京师奏知此事,不在话下。
再说宋江救了史进、鲁智深,带了少华山四个好汉,仍旧分成三队人马,回梁山泊去;所过州县,秋毫无犯。先派戴宗前去上山报知。晁盖和众头领下山迎接宋江等一同到山寨里的聚义厅上,都相见后,开始做庆喜宴席。
第二天,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各用自己的财物安排了宴席,拜谢晁、宋二公。酒席上,晁盖说道:“我有一件事,因为公明贤弟最近都不在山寨,只得暂时搁起;昨天又是四位兄弟新到,不好说出来。三天前,朱贵上山来报说:‘徐州沛县的芒砀山中,新来了一伙强人,聚集着三千人马。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手下两个副将:一个姓项,名充,绰号‘八臂哪吒’,能使一面盾牌,牌上插着飞刀二十四把,百步取人,百发百中,手中使一条铁标枪;又有一个姓李,名衮,绰号‘飞天大圣’,也使一面盾牌,牌上插标枪二十四根,也能百步取人,百发百中,手中使一口宝剑。这三个结为兄弟,占住芒砀山,打家劫舍。三个商量了,要来吞并我梁山泊大寨。’我听了,不由不怒!”
宋江听了,大怒道:“这帮贼怎敢如此无礼!小弟就再下山走一趟!”
只见九纹龙史进就起身道:“小弟等四个初到大寨,无半寸之功,情愿带本部人马前去收捕这伙强人!”宋江大喜。
宋清:很好,我也去,这个地方最大的好处就是永远有热闹可看。
当下史进点起本部人马,与朱武、陈达、杨春都披挂好了,来拜辞宋江下山,用船渡过金沙滩,上路直奔芒砀山去。三天之内,就看见那座山。史进叹口气,问朱武道:“这里真不知道哪里是昔日汉高祖‘斩蛇起义’的地方!”朱武等三人也都叹口气。不一会儿,就来到山下,对面早有探子小喽啰上山报知。
史进把少华山带来的人马一字摆开,自己全身披挂,骑一匹火炭赤马,当先出阵,手中横着三尖两刃刀;背后三个头领就是朱武、陈达、杨春。四个好汉,勒马阵前,等了一会儿,只见芒砀山上飞下一彪人马来,当先两个好汉:带头那个就是徐州沛县人,姓项,名充!果然使一面盾牌,背插飞刀二十四把;右手仗条标枪;后面打着一面认军旗,上面写着“八臂哪吒”四个大字。后面那个就是邳县人,姓李名衮!果然也使一面盾牌,背插二十四把标枪;左手拿牌,右手仗剑;后面打着一面认军旗,上面写着“飞天大圣”四个大字。
宋清:这两面盾牌卖相真不错。
当下两个步行下山,见了对阵的史进、朱武、陈达、杨春,四骑马在阵前,也不搭话。小喽啰敲起锣来,两个好汉舞动团牌,一起上,直接滚进阵里来。
史进等人抵挡不住,后军居然先跑了。史进在前军对敌,朱武等在中军呐喊,退了三四十里。史进差点儿中了飞刀,杨春转身慢一点,被一飞刀伤着战马,只好弃了马,逃命而走。
史进点兵,折了一半,和朱武等商议,准备派人回梁山泊求援。正在忧疑之间,只见军士来报:“北边大路上尘土飞扬,约有二千兵马过来!”
史进等上马看时,原来是梁山泊旗号,当先的马上是两员上将:一个是小李广花荣,一个是金枪手徐宁。史进迎接了他们,仔细说了项充、李衮蛮牌滚动,兵马抵挡不住。花荣道:“宋公明哥哥见兄长来了,于心不下,好生懊悔,特派我两个过来帮忙。”史进等大喜,合兵一处下寨。
第二天天亮,正准备起兵对敌,军士又报:“北边大路上又有兵马过来!”花荣、徐宁、史进,一起上马看时,却是宋公明亲自和军师吴学究、公孙胜、柴进、朱仝、呼延灼、穆弘、孙立、黄信、吕方、郭盛,带领三千人马过来。
宋清:晁盖又被留在梁山上了。
史进仔细说了项充、李衮两人,飞刀、标枪、滚牌难以抵挡,折了人马一事,宋江大惊。吴用道:“先把兵马扎下寨栅,再作商议。”
宋江性急,就要起兵剿捕,直到山下。此时天色已晚,看见芒砀山下都是青色灯笼。公孙胜看了,就说道:“这个寨中青色灯笼,就表示有个会使妖法的人在里面。我们先把兵马退去,来日贫道献一个阵法,就能抓到这两个人。”宋江大喜,传令让兵马先退二十里,扎住营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