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奉旨摸鱼,天下无敌 > 第38章 宋公明报信
换源:


       当时何观察就对兄弟何清道:“这锭银子是官府悬赏的,不是我拿来骗你,后头还有重赏。兄弟,你先说说这伙人怎么在你口袋里?”

只见何清在身边招文袋内摸出一个折子来,指着说道:“这伙贼人都在上面。”

何涛道:“你先说怎么都在上面?”

何清道:“不瞒哥哥说,兄弟前两天因为赌博输了,没有一文盘缠;有一帮赌博的带兄弟去北门外十五里,地名安乐村,有个王客店里面凑些小赌。因为有官府下文书来:命令本村,但凡是开客店的,都要设立文薄,还要盖上印章;每晚有客商来歇息,都必须要问他‘哪里来?去哪里?姓什么名什么?做什么买卖?’都要抄写在簿子上。官府要检查的时候,每月一次去里正那里报这些名册。因为小二哥不识字,就求我替他抄了半个月。那一天是六月初三,有七个贩枣子的客人推着七辆江州车儿来住。我却认得一个带头的客人是郓城县东溪村的晁保正。为什么认得他?我之前曾跟一个赌汉去投奔他,因此我认得。我写着文簿,问他道:‘客人高姓?’只见一个三髭须、白净面皮的过来插嘴答应道:‘我们姓李,从濠州过来,贩枣子去开封卖。’我虽然写了,但是还有点怀疑。第二天,他们自己走了。店主又带我去村里赌钱,来到一个三叉路口,只见一个汉子挑着两个桶来,我不认得他。店主人对他大叫道:‘白大郎,哪里去?’那人答应道:‘有担醋,拿去村里财主家卖。’店主人和我说道:‘这人叫做白日鼠白胜,也是个赌客。’我也只记在心里。后来听得沸沸扬扬地说道:‘黄泥冈上一伙贩枣子的客人用蒙汗药麻翻了人,劫了生辰纲去。’我猜不是晁保正又是谁?如今只要抓了白胜,一问就知道原委。这个折子是我抄的副本。”

宋清:这伙人不行啊,整个计划漏洞百出,拿了钱也不知道远走高飞。

何涛听了大喜,随即带了兄弟何清直到州衙里见了太守。

府尹问道:“那公事有些进展了吗?”

何涛禀道:“略有些消息了。”府尹叫他进后堂去说,仔细问了来历。何清一一禀说了。当下就派八个做公的,连同何涛、何清,连夜来到安乐府。叫了店主人做眼线,直奔到白胜家里,才是半夜十二点左右。叫店主人骗开门来打火,只听见白胜在床上说话,问他老婆时,就说道害热伤风,正在捂汗。

把白胜从床上拖了起来,只见白胜面色红白,就用绳子绑了,喝道:“你在黄泥冈上做了什么好事!”白胜哪里肯认;又把那妇人捆了,白胜也不肯招。

众做公的开始绕屋寻赃。找到床底下,见地面不平,众人掘开,不到三尺深,众多公人就大喊,白胜面如土色,不一会儿就在地里取出一包金银。

随即把白胜头和脸都包了,带上他老婆,扛抬了赃物,都连夜赶回济州城里来,此时刚好凌晨四点天快亮的时候。

宋清:这帮官府的人挺专业啊,整个行动从策划到抓白胜回去,都很注意保密,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把白胜押到厅前,又拿绳子捆了,问他谁是主谋、又有谁参加。白胜抵赖,死不肯招晁保正等七人。连打了三四顿,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府尹喝道:“贼首,我们都知道是郓城县东溪村的晁保正了,你这家伙怎么赖得过!你快说那六人是谁,就不打你了。”

白胜又捱了几顿打,实在熬不过,只得招道:“带头的是晁保正。他和另外六人来让白胜给他挑酒,真的不认得那六人。”

知府道:“这个不难。只要抓住晁保正,那六人就有下落。”

先拿一面二十斤重的死囚枷枷了白胜;他的老婆也锁了,押去女牢里监收,随即下了一纸公文,就派何涛亲自带领二十个眼明手快的公人只去郓城县,要求本县立即抓住晁保正和其他不知姓名的六个正贼;还带原来押生辰纲的两个虞候一起去抓人。

何观察领了一行人,去的时候要求众人不要大惊小怪,恐怕走漏了消息。星夜来到郓城县,先把一行公人和两个虞候都藏在客店里,只带一两个跟着来下公文,直奔郓城县衙门前去。

到的时候已经早上十一点左右了,正好遇到知县退了早衙,县前静悄悄地。何涛走到县衙对面一个茶坊里坐下喝茶等着,喝了一个泡茶,问茶博士道:“今天为什么县衙前这样安静?”

茶博士说道:“知县相公刚刚散了早衙,所有的公差和告状的都去吃饭了没有来。”

何涛又问道:“今他县里不知道是哪个押司值班?”

茶博士指着道:“今天值班的押司来了。”

何涛一看,只见县衙里走出一个押司来。那人姓宋,名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因为他脸黑身矮,大家都叫他“黑宋江”;又因为他驰名大孝,为人仗义疏财,大家都叫他“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叫做“铁扇子”宋清,和他父亲宋太公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这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更是爱习枪棒,学得多般武艺,平生只喜欢结识江湖上的好汉:只要有人来投奔他的,不管高低,无有不纳,就留在庄士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如果对方要起身,尽力资助。真的是挥金如土!别人问他求钱物,也不推托;而且喜欢方便别人,经常排忧解难,就是为了周全别人性命。也经常散施药饵棺材,济人贫苦,助人之急,扶人之困。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为“及时雨”,就是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样,能救万物。

宋清:小小押司,挥金如土,钱从哪里来的?居然有个弟弟,敢和我同名?

当时宋江带着一个跟班走到县衙前来。只见这何观察当街迎住,叫道:“押司,这里请坐拜茶。”

宋江见他像是个公差打扮,慌忙答礼,道:“尊兄从哪里来?”

何涛道:“先请押司到茶坊里面喝茶说话。”

宋江道:“谨领。”两个人到茶坊里坐好。跟班都叫去门前等候。

宋江道:“不敢拜问尊兄高姓?”

何涛答道:“小人就是济州府缉捕使臣何涛。不敢动问押司高姓大名?”

宋江道:“贱眼不识观察,恕罪。小吏姓宋名江。”

何涛倒地便拜,说道:“久闻大名,无缘拜识。”

宋江道:“惶恐,观察请上坐。”

何涛道:“小人怎么敢占上。”

宋江道:“观察是上司衙门的人,又是远来之客。”两个谦让了一会儿,宋江就说道:“茶博士,拿两杯茶来。”没一会儿,茶到,两个喝了茶。

宋江道:“观察到敝县,不知上司有何公务?”

何涛道:“实不相瞒,来贵县有几个要紧的人。”

宋江道:“莫非是贼情公事?”

何涛道:“有一个密封的公文在这里,敢烦押司成全。”

宋江道:“观察是上司派来、又是该管的人,小吏怎敢怠慢。不知是什么贼情,这么着急?”

何涛道:“押司也是当案的人,就算说了也无妨。敝府管下黄泥冈上的一伙贼人,共是八个,拿蒙汗药麻翻了开封大名府梁中书派去送蔡太师生辰纲的军健一十五人,劫去了十一担金珠宝贝,合计有十万贯正赃。现在抓到从贼一名白胜,指认七个正贼都在贵县。现在太师府特派一个人,在本府等着要办这件公事,望押司早早成全!”

宋江道:“别说是太师那里安排的,就算是观察自己拿公文来要,怎么敢不抓了送过来。只是不知道白胜供出来哪七人名字?”

宋清:真会讲话。

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还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

宋江听完,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的心腹兄弟。他现在犯了弥天大罪,我要是不救他,他被抓去,性命就完了!”心内慌得一批,脸上一脸正色的答应道:“晁盖这家伙,是个奸顽役户,本县内的人没一个不讨厌他。现在做出事来了,让他好受!”

何涛道:“麻烦押司尽快促成此事。”

宋江道:“无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有一件事:这密封的公文,一定要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就可以按规定处理,派人去抓。小吏怎么敢私自擅开?这件公事非同小可,不可轻泄于人。”

宋清:你可真会讲。

何涛道:“押司高见,相烦引进。”

宋江道:“本官办理了一早晨事务,倦怠了要歇一会儿。观察略待一会儿,等他坐厅的时候,小吏亲自来请。”

何涛道:“望押司千万成全此事。”

宋江道:“理所应当,不要说这种话。小吏略到寒舍吩咐了些家务就来,观察稍微坐一坐。”

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这里专等。”

这个时候宋江的头像开始闪烁,宋清赶紧跟上,看他要做什么事情,毕竟是水浒男一号,就是出场有点晚了。

宋江起身,出了阁儿,吩咐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喝茶,后面我来结茶钱。”离开了茶坊,就飞也似的跑到住处,先吩咐跟班去叫直司在茶坊门前伺候,“要是知县坐堂的时候,就去茶坊里安抚那公人道,‘押司马上来了,’叫他稍微待一待。”

自己却到马槽备好了马,牵出后门外去;拿了鞭子,慌忙的跳上马,先慢慢地离了县治;出了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往东溪村窜过去,没半个时辰就到了晁盖庄上。庄见客了,入去庄里报知。

宋清:宋江真贼啊,满满的全是细节。

晁盖正和吴用、公孙胜、刘唐在后园葡萄树下喝酒。此时三阮已经得了钱财,自己回到石碣村去了。晁盖听见庄客报说宋押司在门前。晁盖问道:“有多少人跟着?”

庄客道:“只独自一个人飞马而来,说要快点见保正。”晁盖道:“必然有事!”慌忙出来迎接。宋江道了一个喏,拉了晁盖手,就往侧边小房里来。

宋清:两个男人手拉手,你们想干什么?

晁盖问道:“押司为什么来得如此慌张?”

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拼着这条性命来救你。现在黄泥冈的事搞大了!白胜已经被抓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们七人。济州府派一个何缉捕,带着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和本州额文书,要来抓你们七人,说你是贼首。真是幸亏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了,先让何观察在县衙对门的茶坊里等我,趁此机会飞马而来,报给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等什么?我回去先带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一回儿就会派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耽搁。要是有些闪失,能怎么办?别怪小弟不来救你。”

晁盖听了,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

宋江道:“哥哥,你别多话,赶紧安排跑路,不要纠结。我立马回去了。”

晁盖道:“七个人:三个是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已经得了财,自己回石碣村去了;后面有三个在这里,贤弟先见他们一面。”

宋江来到后园,晁盖指着道:“这三位:一个吴学究;一个公孙胜,蓟州来的;一个刘唐,东潞州人。”

宋江略略一礼,回身就跑,嘱付道:“哥哥保重!赶紧快跑!兄弟去也!”宋江出到庄前上了马,打上两鞭,飞也似往县衙去了。

这时晁盖头像闪烁,宋清心想终于轮到任务目标了。

晁盖对吴用、公孙胜、刘唐三人道:“你们认得那来见面的这个人吗?”

吴用道:“为什么慌慌忙忙的就走了?这人是谁啊?”

晁盖道:“你三位还不知啊!我们不是幸亏他来这一趟,咱们性命只在咫尺就完蛋了!”

三人大惊道:“莫非走漏了消息,这件事被知道了?”

晁盖道:“幸亏这个兄弟,担着血海似的风险来报给我们!原来白胜已经被抓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我们七人。本州派个缉捕何观察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钧帖来安排郓城县,立刻要抓我们七个。幸亏他稳住那公人在茶坊里等着,他飞马先来报知我们。如今回去下了公文,一回儿就派人连夜到这里来抓捕我们。这可怎么办才好?”

吴用道:“要不是此人来报信,我们都被一网打尽了!这大恩人叫什么名字?”

晁盖道:“他就是本县押司,呼保义宋江就是他。”

吴用道:“只闻宋押司大名,小生却从未得见。虽然住在咫尺,只是无缘难得见面。”

宋清:放心,以后你就是他的智囊,头号军师。

公孙胜、刘唐都道:“莫非是江湖上传说的‘及时雨’宋公明?”

晁盖点头道:“正是此人。他和我是结义兄弟,心腹相交。吴先生为什么没有见过?真是四海之内,名不虚传!不枉和这个兄弟结义一场!”

晁盖又问吴用道:“我们事在危急,现在该怎么办呢?”

吴学究道:“兄长,不用商议。‘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晁盖道:“刚才宋押司也让我们走为上计。但是往那里走好?”

吴用道:“我已经在肚里寻思过了,现在我们收拾六七担细软挑了,一起跑到石碣村三阮家里去,先赶紧派一个人先给他兄弟说清楚。”

晁盖道:“三阮是个打鱼人家,怎么能安置下我们这么多人?”

吴用道:“兄长,你好不精明!石碣村那里一步步过去就是梁山泊。现在山寨里好生兴旺,官兵捕盗,都不敢正眼儿看他们。要是追得紧,我们就去入了伙!”

晁盖道:“这个想法真是上策!只是怕他们不肯收留我们。”

吴用道:“我们有的是金银,不肯的话送些给他,就入伙了。”

晁盖道:“既然这样商量定了,事不宜迟!吴先生,你便和刘唐带上几个庄客,挑担先去阮家安顿了,再来旱路上接我们。我和公孙先生两个收拾好了就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