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恐惧感沿着脊椎一路蔓延,最终在大脑深处炸开,留下阵阵嗡鸣。林薇坐在黑暗中,手指紧紧抠着桌沿,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那个端口反馈回来的协议标识,像一枚烧红的烙铁,烫在她的认知上。
创源科技,秦朗,开源智能家居协议……所有这些看似光明正大的外壳,底下竟藏着如此晦暗危险的内核?
她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判断形势,并决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直接质问秦朗?无异于自曝其短,承认自己窥探了公司机密,后果不堪设想。
立刻辞职离开?且不说违约金可能是一笔巨款(她还没仔细看合同),更重要的是,她可能根本走不了。既然对方敢让她接触到核心层(哪怕是明面的核心),或许就有控制她的后手。那个陌生的警告短信,或许不仅仅是威胁。
装作一无所知,继续工作?这似乎是最安全的选择,但如同在深渊旁蒙眼跳舞,每一步都可能万劫不复。
无数念头在脑中飞速闪过又被她强行压下。她重新打开电脑,没有登录任何系统,只是新建了一个纯文本文件,开始冷静地罗列已知信息和推测:
秦朗的目标极可能是双轨的:明面上推动开源智能家居协议,暗地里在进行某种高度加密的、可能非法的通信技术测试。
自己的价值:对于明面的项目,她的技术能力是实打实被需要的。对于暗地的项目,她那份涉及“蜂巢架构”和“零知识证明”的思路,可能恰好契合了对方对匿名性和安全性的极端需求。
风险等级:极高。一旦暗面项目暴露,自己作为技术贡献者,很难撇清关系。
当前优势:对方似乎认为自己尚未察觉真相,仍在“掌控”之中。这是她唯一的,也是稍纵即逝的信息差优势。
分析完毕,林薇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
不能逃,也不能坐以待毙。
她需要利用这短暂的信息差,为自己争取更多的筹码和退路。同时,必须加快摸清秦朗的真实底细和那个“Sandbox_γ”的真相。
她删除了文本文件,清空回收站。然后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收拾东西,离开了办公室。只是步伐比平时略显沉重。
……
第二天,林薇准时出现在公司。她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甚至比平时更专注于工作,主动揽下了几个棘手的调试任务,和阿哲他们讨论技术方案时,思路依旧清晰敏捷,甚至提出了几个让阿哲拍案叫绝的优化点。
“薇薇,你昨天是不是回去偷偷修炼了?这脑子转得也太快了!”阿哲一边敲代码一边感叹。
林薇笑了笑,没接话,目光不经意地扫过秦朗的办公室。他今天来得稍晚,进来时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看到林薇正在和白板上的复杂公式“搏斗”时,眼睛立刻又亮了起来。
“怎么样?零知识证明的思路能跑通吗?”他凑过来,语气热切。
“初步模型搭起来了,但计算开销还是太大,直接用在边缘设备上不现实。”林薇将一份写满推导过程的草稿递给他,上面确实是她昨晚熬夜演算的真实结果,只是隐去了最关键的一步简化技巧。
秦朗快速浏览着,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嗯……瓶颈确实在这里……不过这个方向绝对没错!开销问题我们再想办法,硬件层面也可以优化……”他显得信心十足。
整个上午,林薇都表现得无懈可击,一个沉浸在技术难题中、心无旁骛的工程师。
午休时,她状似无意地对阿哲抱怨:“朗哥给的测试服务器权限太碎了,调试起来老是断断续续,要是能有个整体沙盒环境跑一遍就好了。”
阿哲深有同感:“谁说不是呢!特别是那个‘伽马沙盒’,听说环境最接近真实部署,但权限卡得死紧,除了朗哥自己,谁都进不去,debug起来麻烦死了!”
“伽马沙盒?”林薇故作好奇,“是测什么的?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谁知道呢,”阿哲耸耸肩,压低声音,“朗哥搞得神神秘秘的,可能是什么压箱底的黑科技吧。反正咱先把明面上的活儿干好就行。”
试探结束。林薇确认了“Sandbox_γ”的特殊性和高保密等级。从阿哲的反应看,他大概率不知情。
下午,林薇以需要参考一些前沿论文为由,向秦朗申请临时访问公司知识库的更高下载权限(知识库与代码服务器物理隔离,但账号体系部分关联)。这是一个合理的请求。
秦朗很痛快地批了,甚至夸了她一句:“很好,保持这种钻研劲头!”
拿到权限后,林薇并没有立刻去下载论文。她利用这个权限,极其小心地、像幽灵一样在日志系统和访问记录的边缘游走。她不敢直接触碰“Sandbox_γ”,而是试图从侧面了解秦朗的行为模式。
她发现秦朗的账号频繁在深夜访问一些位于海外、专注于加密学和匿名网络技术的极客论坛和开源项目仓库。这些访问本身并不异常,异常的是他浏览和下载的内容,高度集中在抗量子计算密码、分布式匿名通信网络以及无法追踪的数字货币交易协议等领域。
这些技术,早已远远超出了一个智能家居协议平台所需要的范畴。
它们指向的是一个更加隐秘、更加危险的世界。
林薇的心一点点沉下去。秦朗所图甚大,而且技术准备极为超前和专业。
就在她准备退出时,一条不起眼的、关于某个匿名网络节点软件更新的日志引起了她的注意。更新日志里提到了一个用于测试的临时数字证书,而证书的签发者名称缩写,让她感到一丝眼熟。
她立刻在自己的旧笔记本电脑上(始终离线状态),打开了从腾跃归档室带出来的那些陈旧草图电子版(她早已扫描备份)。快速浏览后,她的目光定格在其中一页草图的右下角,那里有一个极不起眼的、手写的签名花体缩写:
“Q.L.”
秦朗?QinLang?
而那个匿名软件测试证书的签发者缩写,正是“QLab”!
一个惊人的、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猜想,如同闪电般劈入林薇的脑海!
难道秦朗……和腾跃集团早年那个被终止的“初雪”项目有关?他甚至可能就是当年的核心成员之一?“初雪”项目被周铭否决并封存后,他离开了腾跃,自立门户,继续秘密研究,甚至走得更远?而腾跃内部发生的剽窃和倾轧,他是否一直知情?甚至……那个神秘人“。”,会不会就是他?或者是他的人?
信息量巨大,冲击得林薇一时有些眩晕。
如果猜想是真的,那秦朗招揽她的目的,就更加复杂了。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技术能力,可能还因为她阴差阳错地掀翻了腾跃的桌子,间接帮他清算了过去的某些恩怨?或者,他看到了她身上某种能够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特质?
她感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漩涡的中心,脚下的地面看似坚实,实则暗流汹涌,连接着深不见底的过去和吉凶未卜的未来。
她强迫自己停止深入的探查,清理掉所有痕迹,退出了知识库系统。
不能再冒险了。秦朗的技术水平远超她的想象,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被他察觉。
剩下的半天,林薇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但内心的风暴却从未停歇。她一边高效地完成着明面的开发任务,一边在脑中疯狂地重新评估着一切。
下班时间一到,她立刻收拾东西离开,没有像前几天一样加班。
回到宿舍,她反锁上门,拉好床帘。没有开灯,她在黑暗中坐下,拿出那个加密的U盘和离线电脑。
她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路线。
原本以为只是一份新的工作,一次重新的开始。现在看来,她可能从始至终都没有真正离开过那个巨大的棋局,只是从棋盘的一角,跳到了另一个更复杂、更危险的区域。
秦朗是敌是友?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是“友”,多大程度上是“敌”?
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再被动地接受安排。她必须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她打开文档,开始重新设计那份“轻量级节点身份验证机制”。这一次,她加入了几处极其隐蔽的、只有她自己知道的后门和逻辑陷阱。这些后门不会影响明面上的功能,甚至能通过常规测试,但一旦被启用或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成为她反向监控甚至反制的关键筹码。
这是一步险棋。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但她别无选择。
窗外,夜色渐浓,城市的灯光无法完全照亮每一个角落。
林薇坐在屏幕冰冷的微光前,眼神坚定而锐利。
既然无法逃离漩涡,那就在漩涡之中,为自己打造一艘足够坚固的潜水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