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咸鱼翻身神豪系统的逆袭之路 > 第22章:系统的商业预测
换源:


       赵天佑的手指悬在发送键上方,邮箱界面还停留在那封空白邮件。附件已经上传完毕,原始数据包静静躺在窗口右侧,像是某种无声的宣言。他没写一个字,但心里已经清楚,这封邮件发出去之后,路就得自己走到底了。

他点了发送。

手机刚锁屏,脑中“嗡”地一声,系统界面自动弹出,金色边框的提示框浮现在视野中央:【检测到江湾地块即将出台限高政策,建议立即调整建筑设计方案,目标高度≤38层。倒计时:47小时59分32秒。】

赵天佑瞳孔微缩。

这不是任务,也不是奖励提示,更不是那种“恭喜宿主完成消费目标”的废话。这是预测——第一次,系统主动给出了政策类信息,而且直指他正在推进的核心项目。

他没急着回应,而是打开市政府官网,调出规划局更新日志。最近一次动态是三天前发布的“新区建设征求意见稿”,里面压根没提限高。但他注意到,页面右下角有个不起眼的小图标在闪烁,点进去才发现是“草案预发布通道”,需要内部权限才能查看完整内容。

系统竟然比红头文件还快一步。

他起身走到办公室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江湾项目进度表”最上方写下三个字:**信它?**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但别只信它。**

十分钟后,设计团队全员到齐。投影仪上还挂着50层写字楼的最终渲染图,线条凌厉,玻璃幕墙反射着虚拟阳光,看起来像座金融帝国的图腾。

“赵总,结构测算已经封档了。”主设计师推了推眼镜,“如果现在改高度,地基承重、风阻系数、电梯配置全得重做,工期至少延后两周,预算……”

“我知道。”赵天佑打断他,“但我现在要求你们把主楼压缩到38层,今晚十二点前出初稿。”

会议室瞬间安静。

“您有文件吗?”一个年轻工程师开口,“规划局还没出正式通知,我们擅自改动容积率,万一不符合报建标准,后续根本没法过审。”

“我没有红头文件。”赵天佑看着他们,“但我有比文件更快的东西。”

他抬起手腕,轻点太阳穴位置,系统界面瞬间投射到主屏幕——金色提示框、倒计时数字、建议参数,一清二楚。

“这是什么软件?”有人低声问。

“不是软件。”赵天佑说,“是判断。过去十个月,它让我避开了三起技术泄密、识破两起商业陷阱,还包括一次差点让我破产的拍卖骗局。它从没错过。”

“可这次是政策。”设计组长皱眉,“政策不是代码,没人能提前算准。”

“那就赌一把。”赵天佑掏出签字笔,在白板上写下:**72小时赌约**。

“从现在开始,72小时内,如果市政府没发布限高令,我当场辞职,不带走任何股份。但如果发布了,你们所有人,薪资上调30%,奖金翻倍,写进合同。”

没人说话。

“你拿整个项目开玩笑?”组长声音发紧。

“我不是在开玩笑。”赵天佑把笔拍在桌上,“你们觉得改图纸是折腾,可要是等公示出来再改,整个方案作废,竞标资格直接取消。那时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是全员失业。”

空气凝住。

五分钟后,团队散会。有人离开时摇头,也有人默默打开了建模软件。

赵天佑回到工位,调出系统历史记录,开始逐条回放过往预警事件。星海科技那次数据外泄,系统提前18小时标记异常流量;拍卖会上那几幅AI复刻画,系统在付款前0.8秒弹出“资产贬值风险”警告——虽然当时他没听。

一条条翻过去,全是精准命中。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之前不是不信系统,而是太信了。信到忘了验证,忘了交叉比对,忘了现实世界从不只靠一个提示框决定胜负。

这一次,他不仅要信,还要让所有人亲眼看到它是怎么赢的。

深夜十一点,新模型终于成型。38层塔楼线条收敛,顶部做了退台处理,整体显得更稳重,也更符合城市天际线规划逻辑。

赵天佑盯着屏幕,手指不停刷新市政府官网。倒计时还剩6小时12分。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设计院负责人打来电话,语气炸了:“你们疯了?刚才市局预审系统收到你们的修改方案,但根本没有政策依据!这种操作会被记入黑名单,以后所有项目直接一票否决!”

“快了。”赵天佑只说了两个字。

“什么快了?你拿公司信誉当儿戏?”

“再等六小时。”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直接挂断。

赵天佑把手机扣在桌上,眼睛没离开屏幕。

凌晨四点十七分,官网突然刷新。

【江湾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公告(草案)】

第一条: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区域内禁止新建高度超过50米的商业楼宇,即日起进入公示期。

他立刻截图,群发全团队,附言:**方案已提交预审系统,备注“主动合规调整”。**

不到十分钟,微信群炸开。

“真的……真的出了?”

“50米,正好卡在38层顶点……这都能算准?”

“赵总,我们……加薪是不是今晚就能打?”

赵天佑没回消息。他点开系统界面,看着那条金色提示缓缓淡出,倒计时归零,最后化作一串数据流消失在底层日志中。

他知道,这一仗赢的不是预测,而是节奏。

以前他等系统发号施令,现在他学会了抢在系统提示落地前布局,再在现实验证时狠狠踩油门。

这才是掌控感。

第二天上午,团队重新开会。没人再质疑方案调整,反而争着优化细节。有人提出裙楼商业动线可以重新规划,有人建议把空中花园移到25层增强体验感。

赵天佑听着,点头,记录,偶尔插一句:“这个想法可以试试,但别超预算。”

散会后,主设计师留下没走。

“赵总,我有个问题。”他声音低了些,“你说系统能预测政策……那它有没有告诉你,接下来还会有什么?”

赵天佑看了他一眼。

“它没说。”

“那你怎么知道这次一定准?”

“我不知道。”赵天佑站起身,拿起外套,“但我记得,上次它让我别买那几幅画的时候,我也觉得荒唐。结果呢?”

设计师张了张嘴,没再问。

赵天佑走向电梯,脑子里却在想另一件事。系统这次主动预警,是巧合,还是某种机制升级?它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节点恢复可信度?

他按下负二层。

车库灯光一格格亮起,车门解锁的“嘀”声响起。

他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座,手搭在方向盘上,还没点火。

脑中,系统界面再次弹出。

【检测到新区交通规划调整草案,建议提前布局地下接驳通道。倒计时:69小时42分。】

赵天佑眯起眼。

这一次,他连一秒都没迟疑。

手指在空中虚点,命令下达:**启动B级预案,调取地铁规划历史数据,比对近五年同类政策发布时间规律。**

系统回应速度前所未有地快。

数据分析进度条飞速推进,第三十七秒,结论浮现:**匹配度91.6%,极大概率同步发布。**

赵天佑嘴角动了下。

他转动钥匙,引擎轰然响起。

车子缓缓驶出车位,前灯划破车库昏暗。

后视镜里,办公室楼层的灯光还在亮着。

他的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邮箱通知。

新邮件来自市规划局预审系统:

【您提交的江湾地块设计方案已通过初步合规性审查,进入专家评审环节。】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