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99章 爸,这次我看得见
换源:


       晨光透过天窗斜斜切进阁楼时,林川睫毛动了动。

他在木床上翻了个身,手背蹭到粗糙的被单——这触感太熟悉了,是母亲用旧毛衣拆了线织的,针脚里还沾着晒过的阳光味。

床头的老闹钟“咔嗒”跳成六点整。

他坐起来,膝盖撞到床板,疼得倒抽一口气。

这疼是鲜活的,不像前世那些在会议室打地铺的清晨,总带着股被咖啡渍浸透的虚浮。

他弯腰捡起掉在地上的系统提示光轮——不知何时,蓝色界面已经在墙角展开,家徽盾牌上的纹路比昨夜更清晰,连边缘的麦穗浮雕都能数清。

“今日奖励待抽取。”机械音带着点暖意,像是被晨光软化过。

金色光轮缓缓转动,林川凑近了看,瞳孔突然收缩——“顶级投资人联系方式(B轮关键)”几个字在光斑里明灭,正是川晚生鲜最近卡在融资环节的命脉。

他指尖悬在确认键上方,指节微微发颤。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震得大腿发麻。

“林先生。”赵明远的声音从听筒里挤出来,带着医院特有的冷白调,“您父亲的复查CT出来了,右肺下叶后基底段有个3毫米微小结节,边界清晰,目前倾向良性。但……”

林川的指甲掐进掌心。

风从阳台灌进来,他这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走到了外头,单衣贴在背上,凉得像浸了水。

远处天际线刚泛起鱼肚白,可他眼前闪过的却是前世的画面——父亲蜷在病床上,咳得整个人都在抖,痰盂里的血沫子像开败的红梅,医生也是这样说:“先观察三个月。”

“赵教授。”他的声音发紧,“能不能现在就查清楚?”

电话那头沉默了足有十秒。

林川听见背景里传来仪器的嗡鸣,还有护士推着治疗车经过的脚步声。

“林先生,”赵明远的语气放软了些,“结节小于5毫米属于低危,过度穿刺可能引发气胸,或者刺激病灶……医学不是赌博。”

“咔嗒”,通话结束的忙音像根细针扎进耳膜。

林川望着系统界面,光轮还在转,投资人信息旁边,“医疗资源包”的选项闪了闪又暗下去。

他喉结动了动,转身冲进客厅,从茶几抽屉里抽出平板——那里面存着父母三年来所有的体检报告,红框、箭头、趋势曲线密密麻麻,像张铺在时间上的网。

放大父亲近五次的肺部CT对比图,那个3毫米的阴影在屏幕上被拉成指甲盖大小。

林川的拇指在触控板上发抖,前世父亲咳血那天的日历突然浮现在脑海:也是这样的春寒料峭,也是这样的“建议随访”,然后所有的“可能”都成了“必然”。

他翻出沈知远的号码,指节抵着下巴深吸一口气。

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听见对方那边传来键盘敲击声——沈知远大概又在公司加班。

“帮我联系海德堡肺癌中心,走紧急通道,费用我私人付。”

“川哥?”沈知远的声音带着睡意的混沌,“这得几十万,而且赵教授都说……”

“我不是不信医学。”林川望着窗外逐渐亮起的街灯,喉间发涩,“我是不敢再信‘万一’。”他挂断电话,系统界面的光轮还在转,他伸手抹了把脸,指腹沾到眼尾的湿。

转身时,厨房飘来小米粥的甜香。

母亲周秀芬系着蓝布围裙站在灶台前,木勺搅得砂锅咕嘟响。

父亲林建国蹲在地上修社区送来的旧冰箱,扳手敲在金属上,“叮”的一声脆响。

林川蹲下去,膝盖压得地砖生疼:“爸,我带你去国外看看,就当旅游。”

林建国抬头笑,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我又没咳,折腾啥?上回你妈非拉我做全身体检,花了小两千,结果就查出来个脂肪肝。”他伸手揉林川的头发,像小时候哄他吃中药,“咱爷俩去公园遛弯儿,比坐飞机实在。”

林川低头盯着父亲粗糙的手背——那上面还留着机械厂工作时被铁屑划的旧疤。

他喉结动了动,把“前世你咳血那天衬衫都浸透了”这句话咽回去,只说:“就当我想看看德国的啤酒节。”

三天后的清晨,林川在书房架起三台电脑。

视频接通时,克莱因博士的金丝眼镜反着光,身后的电子阅片墙跳动着林建国的CT影像。

德国时间比宁州晚六小时,教授眼下带着青黑,却还是把每帧图像放大到像素模糊。

“这个结节。”克莱因博士的英语带着生硬的德语腔,他用激光笔点着右肺下叶,“位置隐蔽,在斜裂胸膜下,生长模式不典型。”林川的指甲几乎要嵌进桌沿,周秀芬攥着丈夫的手,指节发白。

“我建议立即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克莱因博士突然抬头,目光透过屏幕锁住林川,“排除原位癌可能。”

“轰”的一声,林川的太阳穴突突跳。

他听见母亲倒抽一口气,父亲的手掌在桌面上轻拍,像在安抚受了惊的小猫。

克莱因博士的声音忽然软下来:“你的父亲很幸运,因为你没有放弃。”

会诊结束时,林川的后背全被汗浸透了。

他瘫在沙发上,盯着茶几上的检测报告复印件,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

蓝色界面在茶几上方展开,这次没有光轮转动,而是直接弹出一个金色礼盒——【免疫组化检测包(便携式)】几个字烫金般发亮。

他猛然想起这三天:陪父亲在楼下修了两台旧冰箱,听母亲絮叨社区王奶奶的孙子又考了全班第一,夜里趴在台灯下和父母一起研究CT影像,铅笔在报告边缘画满了问号。

系统面板的亲情值进度条不知何时涨到了427,进度条末端闪着细碎的光。

检测包送达那天,小陈护士抱着银色仪器进门时,鼻尖还沾着点细汗。

她是孙护士的表妹,上次社区义诊时见过一面。

“林先生,我表姐说你这儿的报告比医院档案室还全。”她边拆设备边笑,“三年来每份都标了‘重点跟踪’,复查时间提前三天就预约,比我们护士站的备忘录还准时。”

林川正帮父亲调整检测体位,闻言动作顿了顿。

他想起前世蹲在医院走廊填病危通知书时,护士递来的病历本还带着新印的墨香——那时候他才知道,父母已经三年没做过全面体检了。

检测持续了六个小时。

林川坐在检测室门口的塑料椅上,盯着墙上的电子钟,秒针每走一圈,他就数一遍地砖的缝。

母亲攥着保温杯来递水,他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抖,把纸杯捏得皱巴巴的。

“良性纤维增生,无恶性倾向。”小陈护士举着报告出来时,林川的耳朵嗡鸣,只看见她的嘴唇在动。

直到报告纸页碰到掌心,他才反应过来,膝盖一软跪在地上。

眼泪砸在纸面上,把“良性”两个字晕成模糊的团。

他摸出手机,手指在通讯录里划拉了半天才找到父亲的号码。

“爸……”他声音发哑,“真的是虚惊一场。”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抽鼻子的声音。

“傻小子。”林建国的声音带着鼻音,“你不用什么都扛着,爸现在也能帮你看着点。”

林川仰头盯着天花板,眼泪顺着太阳穴流进耳朵。

他想起小时候发烧,父亲背着他跑过三条街去诊所,后背的汗浸透了衬衫;想起高考前夜,母亲坐在他床头织围巾,针脚磕磕绊绊,说是“给大学生的见面礼”。

原来父母从不是需要他“拯救”的人,他们只是老了,慢了,需要他弯下腰,牵着手,再走一遍那些他们曾带他走过的路。

当晚十点,林川站在老屋的阳台上。

系统界面在夜色里流转着金光,家徽盾牌上的麦穗纹路突然泛起涟漪,新的提示浮出来:【医疗资源模块升级:动态风险适配已激活。

后续签到将优先匹配家庭成员当前健康隐患相关资源】。

楼下传来冷链车的鸣笛声,车顶的小灯连成流动的河。

林川望着父母房间的窗户——灯已经熄了,父亲的呼噜声隔着两堵墙都能听见,母亲总说那是“老风箱响”,可现在他觉得,这声音比任何音乐都好听。

他摸出手机,屏幕上还停着未发送的融资方案。

风掀起他的衣角,他忽然笑了——投资人会有的,商业帝国会有的,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此刻楼下飘来的炒青菜香,是父亲修冰箱时哼的跑调小曲,是母亲藏在米缸底下的糖果纸。

系统界面的光轮还在转,这次林川没有犹豫。

他伸手按下确认键,金色光斑里,“家庭健康预警清单”的字样缓缓浮现。

远处传来第一班公交的报站声,他望着天际线泛起的鱼肚白,轻声说:“明天,我还要签到。”

签的是,每一个能握住的清晨。

签的是,这一次,他再也不会松开的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