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重生签到:我回到了爸妈确诊那天 > 第123章 家徽亮了
换源:


       晨光漫过窗棂时,林川在藤椅上动了动。

昨夜在老屋守着月光打盹,后颈有些酸,可不等他揉开那点不适,掌下传来的凉意就让他猛地睁眼——手机不知何时滑到了膝头,屏幕正泛着温润的青铜色光泽。

他坐直身子,指腹轻轻拂过屏幕。

原本那个刺眼的签到按钮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枚家徽:纹路里盘着棵枝桠舒展的梧桐树,是他翻老相册时见过的,父母结婚照背景里那棵;枝桠间还缠着片嫩绿色的菜叶,边缘蜷着俏皮的弧度,分明是妹妹林小雨小学时画的“安心菜”标志。

“这是……”林川喉结动了动,指尖悬在屏幕上方,“系统升级了?”

手机突然轻震,家徽中央绽开涟漪般的光纹,弹出四个选项框:【今日资源类型】现金、医疗、创业、特殊。

字体是熟悉的系统蓝,却多了几分暖调,像被晒过的旧棉布。

他鬼使神差点了“医疗资源”。

下一秒,提示框跳出:【已发放“社区免疫强化包”至宁安医院,包含300份流感疫苗、10套便携式心肺监测仪及中医团队驻点服务券。】

林川盯着字看了三遍,忽然笑出声。

前世系统总像个冷冰冰的任务发布器,今天却像在说“你想护着谁,我就帮你护着”——原来系统从未消失,不过是从“签到工具”,变成了“家”的延伸。

“川川!”楼下传来母亲的喊声,尾音带着点急,“你爸又把老收音机拆了!说要给里头装什么‘智能芯片’!”

林川把手机往裤兜里一塞,快步下楼。

厨房飘来粳米熬粥的甜香,周秀芬正踮脚够吊柜里的青花瓷碗,灰白的发尾沾着点面粉。

林建国蹲在餐桌旁,面前摊着收音机的零件,老花镜滑到鼻尖,手里举着个指甲盖大的芯片,像举着什么宝贝。

“爸,您这是要给八九年的牡丹牌收音机装物联网模块?”林川弯腰捡起个螺丝,“当年您说这是结婚时借了三个月工资买的。”

“现在科技多好。”林建国推了推眼镜,浑浊的眼睛亮起来,“我琢磨着把它连到你妈手机上,她跳广场舞时,收音机自动放《最炫民族风》——你妈就爱这个。”

周秀芬“噗嗤”笑出声,把盛好的粥往桌上一放:“老林头,你倒是记得清楚。”她转身时,林川瞥见她眼角的细纹里还沾着粥的热气,比前世临终时蜡黄的脸,鲜活了十倍不止。

“哥!”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林小雨背着帆布包挤进来,马尾辫上沾着晨露。

她把书包往沙发上一甩,袖子挽到肘弯,抄起案上的青菜就切:“红星村的孩子们寄明信片来了,说吃了咱们‘安心菜’种的番茄,今年校运会跑了第一。”

刀背磕着菜板的声音“笃笃”响,林川伸手接她递来的葱,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这丫头上个月刚跟着农户学完有机种植,说要自己跑供应链。

前世她总说“哥你别管我”,现在却会把沾着泥土的手往他衣角蹭:“哥你闻闻,这是新收的小油菜,比超市的香。”

周秀芬擦手的动作顿了顿。

她望着两个孩子在厨房穿梭的身影,晨光从窗户斜斜切进来,把他们的影子叠在墙面上,像株抽枝的树。

她摸出围裙角擦了擦眼睛,转身往锅里添水:“川川,你爸就爱你煮的青菜面,多下把细面。”

“知道啦妈。”林川舀起半勺虾油,想起前世母亲最后一次吃他煮的面,是在重症监护室,只能用棉签蘸着汤润唇。

他低头搅着面,喉间发紧,“今天多加了虾干,您尝尝鲜。”

面盛上桌时,林建国的收音机已经装了一半。

他扒拉着面,汤勺碰着碗沿叮当响:“这面比你妈煮的还香。”

“就会哄你儿子。”周秀芬嘴上嫌弃,自己也添了第二碗。

林小雨突然把张明信片拍在桌上,照片里十几个孩子举着青菜,脸蛋红扑扑的,背面歪歪扭扭写着:“谢谢川晚哥哥姐姐,我们的菜园子比去年大了!”

林川摸了摸明信片边缘的毛边,想起上个月带团队去红星村,孩子们追着他问“哥哥什么时候再来”。

那时他蹲在菜畦边,听村支书说“以前娃娃们只知道外卖,现在都争着跟爷爷学种菜”,忽然懂了系统说的“家的延伸”——不是给他一个人的救赎,是让千万个“家”有了根。

“叮——”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

林川掏出看,是系统提示:【签到成功,奖励现金50万元。】这次的提示框没有冷冰冰的金色,倒像被染了层米白,边角还泛着点暖黄,像母亲用了二十年的旧手帕。

林建国凑过来看,乐了:“川川,你这系统现在越来越有人情味了。”

“那是,”林小雨咬着筷子笑,“哥现在是‘家’的代言人。”

周秀芬把最后半块面汤喝干净,突然说:“我昨天去社区医院,小陈护士还夸你呢。她说现在医院存了好多你们送的急救包,上次王奶奶犯心脏病,护士用你们给的监测仪,五分钟就查清楚了。”

林川心头一跳。

他想起前世母亲总说“社区医院人多,不去挤”,现在却会主动跟护士聊家常。

他夹了块煎蛋给母亲:“妈,以后您每周去医院做次理疗,我让小陈护士留着位置。”

“知道啦知道啦。”周秀芬把煎蛋又夹回他碗里,“你呀,比我当年管你还啰嗦。”

上午十点,林川走进“川晚生鲜”的会议室。

玻璃墙上还贴着上个月的销售报表,现在被他新写的白板纸盖住了:【家庭影响力指数(HFI)纳入KPI】。

“从这个月起,每个社区菜站要培养一名‘家庭创业代表’。”林川敲了敲白板,“可以是退休教师教做手工,可以是全职妈妈分享育儿经验,甚至是像张大爷那样教修自行车——我们不是卖菜,是让每个菜站变成‘家的延伸点’。”

市场总监张姐举手:“那考核标准怎么定?销售额会受影响吗?”

“销售额还是基础,但HFI占30%。”林川调出一组数据,“红星村菜站试行一个月,HFI提升40%,销售额反而涨了25%——因为居民不再是‘买菜的人’,是‘常来坐坐的邻居’。”

会议室里响起零星的讨论声。

运营主管老陈挠头:“那我们得招社区运营专员?”

“已经在联系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了。”林川翻开笔记本,里面夹着妹妹画的“安心菜”草稿,“另外,每个菜站配个‘家话本’,居民可以写想对家人说的话,我们帮着寄——就像我妈当年给我写的便签。”

会议结束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

他躲到楼梯间查看,系统提示跳出来:【新成就“枝叶成荫”已触发,永恒健康卡充能进度 5%(当前进度:62%)】。

林川望着窗外的梧桐树,阳光透过叶缝洒在脸上。

前世他总觉得“成功”是赚大钱、住大房子,现在才懂,所谓“枝叶成荫”,是他种的树,能让更多人在底下歇脚。

深夜十一点,老屋的灯陆续熄灭。

林川坐在书房,把手机屏保换成了那个青铜家徽。

窗外的城市灯火像撒了把星星,远处传来夜市的喧闹声,混着谁家窗口飘出的电视声。

手机突然震动,最后一次系统提示:【检测到守护信念内化完成,时光签到系统正式升级为“家脉系统”。

下一阶段:亲情值社会化流转,开启“万家灯火”计划。】

他摸了摸屏幕上的家徽,纹路里的梧桐树仿佛在动。

父母房间的灯还亮着,透过门缝能看见父亲的影子在晃——准是又在捣鼓那台收音机。

“小雨,”林川轻声说,“这光,真照得远了。”

清晨六点,林川在闹钟前醒来。

手机静静躺在床头柜上,青铜家徽在晨光里泛着暖光。

他伸手去拿,指尖悬在“医疗资源”选项上方,忽然听见楼下传来母亲的喊声:“川川!你爸说收音机装好了,要给我播《最炫民族风》!”

他笑着起身,却没注意到家徽边缘,一行极小的字正随着晨光缓缓浮现:【最终任务:守护——从一人之家,到万家灯火】。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