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战地记者靠韭菜盒子干停世界大战 > 第24章:一锅一世界,CNN的直播信号
换源:


       摄像机红灯还亮着,韩松的手指悬在录制键上没动。

画面里,瓦西里举着“VIP座reserved”的牌子在人群里乱窜,一个老太太把热粥塞进年轻士兵怀里,两个老兵并排啃列巴,嘴角都沾着韭菜渣。

突然,手机震了一下。

他低头,社交平台弹出提示:【CNN官方账号转发了你的视频】。

“操。”韩松差点把手机摔了,“真转了?”

莉娜正蹲在餐车边擦镜头,听见动静抬头:“谁转了?”

“CNN。”韩松点开链接,标题跳出来——《顿巴斯的韭菜盒子:战争中的片刻和平》。

底下评论已经炸了。

“我刚在伦敦街头看到一群人支锅烙饼,说是声援顿巴斯。”莉娜凑过来看,“这帮老外魔怔了?”

“不是魔怔。”韩松滑动屏幕,“是真有人在做。”

一条带视频的评论跳出来:纽约时代广场,几个华人模样的人围着小推车,现包现煎韭菜盒子,旁边牌子写着“一锅一世界”。

又一条:首尔明洞,一群韩国年轻人蹲在地上捏饺子,镜头扫过,馅儿里绿油油的全是莳萝。

“这玩意儿真传出去了?”周卫国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身后,手里还捏着锅铲。

“不止传出去。”韩松把手机转过来,“全球都在做。”

苏曼殊从餐车后头探出头,嘴里叼着半根胡萝卜:“韭菜盒子成国际符号了?”

“比符号还狠。”莉娜突然说,“BBC国际频道在播。”

她指了指瓦西里怀里那个破收音机。

滋啦滋啦的电流声里,女播音员的声音断断续续:“……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百人露天制作韭菜盒子,组织者称‘用一顿饭的时间,忘记敌我’……”

瓦西里把收音机抱得更紧了,耳朵贴上去,眼睛瞪得像铜铃。

“嘿,咱火了。”周卫国咧嘴,转身就往锅里倒面糊,“那还等啥,加火!”

“你这时候还想着做饭?”苏曼殊翻白眼。

“越火越要做。”周卫国铲起一勺油往锅边淋,“人家万里之外都替咱支灶呢,咱自个儿熄火算啥?”

锅底噼啪响,油花溅起来,照得他半边脸发亮。

莉娜突然“啧”了一声:“网络又卡了。”

手机屏幕上的加载圈转了两圈,黑了。

“别慌。”苏曼殊掏出个卫星电话,“老办法。”

她拨了一串号,等了十几秒,说了几句外语,挂了。

“咋样?”韩松问。

“柏林有人拍视频,墨尔本一家中餐馆免费送韭菜盒子,条件是吃完得写句话贴墙上。”

“写的啥?”

“‘我爸在西伯利亚吃过这味儿’。”

周卫国手一顿,锅铲停在半空。

“巧了。”他低声说,“我岳父也说过这话。”

没人接话。

瓦西里默默把收音机音量拧到最大,可信号越来越差,只剩一片沙沙声。

韩松盯着黑掉的手机,又点开上传平台。

观看数停在八百多万,评论还在涨。

一条新回复顶了上来:“我在基辅,刚把我妈教会包韭菜盒子。她说,三十年前她给前线送饭,炊事班有个老周,专做这玩意儿,说吃了就不想开枪。”

韩松念完,抬头。

周卫国正低头擦锅,动作慢得像在磨刀。

“你爸真这么干过?”韩松问。

“嗯。”

“那现在算啥?继承家业?”

“不算。”周卫国抬头,眼神亮得吓人,“我这是给他正名——他当年不是煽动军心,是搞了三十年的和平实验。”

话音没落,手机“叮”一声。

私信弹出来,发件人ID是“CNN_WarCorr”。

韩松点开,对方发了段采访视频链接,标题写着:【联合国官员回应“顿巴斯美食节”】。

视频里,一个穿深色西装的女人站在讲台前,身后是联合国标志。

“我们注意到顿巴斯近期出现非正式停火现象。”她说,“民间和平倡议,无论形式如何,都值得鼓励。”

韩松看完,手有点抖。

“真上去了。”他把手机递给莉娜,“联合国都说话了。”

莉娜看完,直接截屏,发到战区志愿者群。

几秒后,群里炸了。

“你们真让联合国开口了?”

“我刚在推上看到,#韭菜盒子和平#进热搜前三了!”

“巴黎有人举牌子,写着‘一锅一世界’。”

苏曼殊冷笑:“一群老外凑热闹。”

“不是凑热闹。”韩松盯着群消息,“是真有人信这事儿能成。”

周卫国没说话,默默掀开蒸笼盖。

热气“呼”地扑出来,糊了他一脸。

他夹起一个包子,塞进苏曼殊嘴里。

“吃你的。”

苏曼殊嚼着,骂了句脏话,但没吐。

瓦西里突然跳上桌子,举起新做的牌子,粉笔字歪歪扭扭:

**全球韭菜盒子日·首届·谁不吃谁请客**

底下有人笑,有人鼓掌。

可笑声没持续几秒,就淡了。

几个乌军士兵低头搓手,一个俄军上士盯着地面,谁也没再往前凑。

“咋了?”瓦西里喊,“怕啥?全世界都在看呢!”

“就是因为全世界在看。”一个乌军班长低声说,“咱这一举一动,都上新闻了,谁还敢随便搭话?”

空气一下子闷了。

刚才还递菜分饼的手,现在都缩回袖子里。

周卫国看了眼人群,一言不发,转身端起刚出锅的一盘韭菜盒子。

他走到那两个抱过的老兵面前,把盘子往桌上一放。

“吃。”

“啊?”乌军老兵愣住。

“三十年前你吃我爹做的。”周卫国指着盒子,“现在我做的,味道差不了。”

对面老头儿手抖了下,拿起一个,咬了一口。

眼睛突然睁大。

“这皮……”

“十八个褶。”周卫国说,“我爸教的。”

老头儿没说话,眼泪直接下来了。

他旁边那个乌军老兵也拿了一个,咬完,咧嘴:“莳萝放得刚好。”

“我放的。”俄军小伙儿从人群里钻出来,“我爸说,没莳萝的饺子不叫饺子。”

“那你爸在哪儿服役?”乌军老兵问。

“西伯利亚,边防二团。”

“巧了。”老兵笑了,“我那会儿也在那儿,冻得半夜啃列巴,有个炊事员老塞我韭菜盒子,说是‘暖胃也暖心’。”

老头儿猛地抬头:“那是我岳父……”

话没说完,两人又抱上了。

这次没人愣住。

一个乌军姑娘端着汤走过来,递给对面的俄军士兵。

“喝点。”

士兵愣了两秒,接过来,喝了一口,递回去:“咸了。”

“那你下次带盐来换。”姑娘瞪他。

“行啊。”士兵咧嘴,“我们那酸黄瓜多。”

“那就说定了!”瓦西里跳起来,“每月第一个周六,午间厨房,谁不来谁请客!”

笑声又回来了。

苏曼殊不知道从哪摸出一叠打印纸,贴在餐车外壁。

全是各国网友做的韭菜盒子照片。

纽约的、首尔的、柏林的、墨尔本的……

底下一行手写字:*现在不是你们被看着,是你们带着全世界吃饭*。

周卫国站在车边,看着那堆照片,忽然笑了。

他转身掀开新一笼包子,热气扑脸。

韩松重新打开摄像机,没录全景,只对准了一双手——

正手把手教另一个教捏褶子。

手指沾着面,一折,一捏,一压。

动作笨拙,但很认真。

镜头底下,一只苍蝇飞过,落在蒸笼边,爬了两步,又飞走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