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千古一帝’?”
卫渊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口洪钟,在所有帝王枭雄的识海中轰然敲响。
刚刚还喧嚣无比,几乎要掀起一场跨时空骂战的弹幕区,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这个问题,像一根无形的探针,精准地刺入了每一个君王内心最深处,最骄傲,也最敏感的地方。
我是不是千古一帝?
我距离千古一帝,还差了什么?
短暂的死寂之后,一道漆黑如墨,缠绕着霸道龙纹的弹幕,第一个撕裂了平静。
千古一帝:“仙师此问,何其多余!非朕而谁?”
“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废分封,立郡县,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朕所立之功,乃万世之基业!后世所有帝王,皆行秦制!”
嬴政的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熔铸于血脉的绝对自信。
紧接着,一道同样璀璨的金色弹幕升腾而起,带着金戈铁马的凛冽杀伐之气。
大汉世宗:“始皇帝功则功矣,然暴政速亡,非明君所为。朕,逐匈奴于漠北,封狼居胥,收复河西,奠定华夏千年版图,此等不世之功,谁人可及?”
李世民的弹幕没有那么张扬,却更加沉稳有力。
天可汗:“仙师,朕以为,‘千古一帝’,当以文治武功论,更当以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论。朕之贞观,四海升平,万国来朝,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或可当此四字。”
一时间,曹操,刘备,朱元璋,武则天……
每一位帝王,都开始陈述自己的功绩,直播间再次变得暗流汹涌。
他们都在等。
等卫渊,这位神秘的“天道史官”,给出最终的评判。
卫渊没有直接回答谁高谁低。
他只是平静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标准。
“各位陛下,功在当代,固然伟大。然,真正的‘千古一帝’,其功绩,更要利在千秋。”
“评价一位帝王,不仅要看他开创了什么,更要看他留下的制度、文明与精神,能否让后世子孙持续受益,能否让‘华夏’二字,历经千年风雨而屹立不倒。”
此言一出,整个直播间再次陷入了沉思。
这个标准,超越了他们所有人固有的认知。
他们习惯了比较疆域的大小,国库的盈亏,战功的显赫。
却从未有人,从“文明延续性”这个宏大到令人生畏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一生。
卫渊知道,火候到了。
他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目标明确。
“始皇帝陛下。”
黑色的龙纹弹幕微微一顿。
“陛下统一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战乱,让天下重归一统。仅此一功,便足以光耀千古。”
“陛下确立的郡县制,中央集权,更是成为了后世两千年所有王朝的政治根基。后世所有帝王,其实都是在走您开辟的道路。”
卫-渊先是给予了极高的肯定。
嬴政的识海中,仿佛有龙吟之声响起,充满了愉悦。
然而,卫渊话锋一转。
“然,陛下之过,亦如星辰般显眼。”
“焚书坑儒,断绝了百家争鸣的思潮,让思想的活力趋于僵化。”
“苛政、重税、严刑峻法,使得民怨沸腾,天下苦秦久矣。”
“您留下的,是一个无比强大,却也无比脆弱的帝国。它拥有前所未有的力量,却没有任何容错的空间。以至于您尸骨未寒,二世便土崩瓦解,万世基业,沦为一句空谈。”
“陛下的功,在于为华夏塑造了统一的‘躯体’。”
“陛‘下的过,在于未能为这具躯体,注入一颗可以长久跳动的‘心脏’。”
直播间内,一片死寂。
所有帝王,都被卫渊这番一针见血,却又无比客观的点评给震住了。
他们第一次从一个“后世”的角度,一个“结果”的角度,完整地看到了秦始皇一生的功与过,以及他对整个历史长河的真实影响。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画师穷尽一生画出了一副自认为完美的画卷,却被后人告知,这幅画虽然结构宏伟,但用的颜料有毒,没过几年就自己腐烂了。
这是降维打击。
一种来自更高时间维度的审判!
良久。
那道黑色的龙纹弹幕,才缓缓浮现。
千古一帝:“原来……在后世眼中,朕之大秦,竟是如此……”
声音里,没有了之前的霸道,反而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萧索与茫然。
他一生追求的万世基业,到头来,竟成了后人眼中最大的警示牌。
这种冲击,远比任何刀剑加身都要来得痛苦。
卫渊没有停下,他的“目光”转向了汉武帝。
“汉武帝陛下。”
刘彻的精神瞬间绷紧。
“陛下之功,在于为华夏注入了不屈的‘脊梁’。”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您用卫青、霍去病的赫赫战功,打出来的民族自信!”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为华夏文明,确立了未来两千年的思想内核与文化认同。”
“从此,无论江山如何更迭,只要儒家文化尚在,华夏便永远是华夏。”
刘彻的呼吸微微急促,这番评价,精准地说出了他内心最引以为傲的功绩。
“但是……”
卫渊的声音再次转折。
“陛下连年征战,致使国库空虚,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晚年好方术,信巫蛊,酿成‘巫蛊之祸’,太子、皇后、重臣皆因之而死,动摇国本,险些让大汉重蹈秦朝覆辙。”
“若非您最后幡然醒悟,下《轮台罪己诏》,大汉的国运,或许将断送在您亲手点燃的战火与猜忌之中。”
这一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刘彻的心口。
他可以不在乎天下人如何非议他穷兵黷武,但他无法不在乎自己差点成为亡国之君的事实。
卫渊的点评,还在继续。
他点评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与玄武门的血腥。
点评了明太祖朱元璋驱逐蒙元,再造华夏的伟大,也点评了他滥杀功臣,废除宰相,开启明朝极端君主专制的弊端。
……
每一位帝王,都在卫渊的点评中,看到了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无比完整、无比立体的自己。
他们的认知,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
这位“仙师”,这位“天道史官”,他不是在用后世的身份来炫耀。
他是在执掌着历史的因果,为他们每个人的功过是非,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盖棺定论”!
这是一种源于更高生命层次的威严。
敬畏。
前所未有的敬畏之心,在这些九五之尊的心中油然而生。
终于,当卫渊的点评告一段落。
他用一句总结,结束了这场史无前例的线上论史。
“陛下的功,万古流芳。”
“陛下的过,亦是警钟长鸣。”
“历史没有完美,只有不断前行的华夏。”
话音落下的瞬间。
沉寂已久的直播间,像是被投入了核弹的火山,瞬间爆发了!
【观众‘千古一帝’向您打赏了‘大秦锐士训练法’!】
【观众‘大汉世宗’向您打赏了‘冠军侯之勇(残)’!】
【观众‘天可汗’向您打赏了‘天策上将兵道感悟’!】
【观众‘大明洪武帝朱重八’向您打赏了‘锦衣卫密探手册’!】
【观众‘昭烈皇帝刘玄德’向您打赏了‘仁德之心(伪)’!】
【观众‘大汉丞相曹孟德’向您打赏了‘青州兵兵符(仿)’!】
……
金色的、红色的、黑色的、青色的……
代表着无数珍宝神技的打赏提示,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疯狂地刷满了整个屏幕!
这一波集体打赏,其质量和数量,都远远超越了卫渊以往收到的任何一次!
卫渊强行压下内心的狂喜,退出了直播。
他的意识回归现实,坐在黑暗的客厅里,心脏依旧在剧烈地跳动。
他立刻打开了系统的储物仓库。
琳琅满目。
原本空旷的仓库,此刻被各种闪烁着不同光芒的卷轴、兵符、光球、丹药塞得满满当当。
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涌上心头。
卫渊的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
他知道,自己反击的资本,到了。
而他实力飞跃的第一个契机,就是那道由汉武帝打赏的,散发着凛冽战意的金色光团。
【冠军侯之勇(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