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玄幻小说 > 直播剧透,打赏的皇帝们杀疯了 > 第34章 天工开物
换源:


       朱元璋那一个长揖,仿佛带着万钧之力,深深地印在了直播间的每一个角落。

光幕前,卫渊沉默了。

他能感受到这位铁血帝王此刻毫无保留的真诚,那不是对仙师的敬畏,而是一个农民对粮食最质朴,也最崇高的敬意。

直播间内,其他几位帝王也罕见地没有发出任何弹幕。

他们同样被朱元璋此刻的情绪所感染。

无论是开疆拓土的雄主,还是风流文雅的君王,他们都比任何人都清楚,“吃饭”这两个字,对一个庞大的帝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良久,朱元璋缓缓直起身。

他脸上的泪痕已经擦干,重新恢复了那个威严深沉的洪武大帝。

只是那双看过太多生死的眼睛里,此刻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光。

“先生所赐社稷神器,咱无以为报。”

“咱思来想去,金银珠宝,先生不缺。神功秘籍,先生未必看得上。”

朱元璋的声音变得无比郑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咱这一生,起于微末,见过太多能工巧匠的惊天智慧,也见过太多经世济民的屠龙之术,被那些所谓的读书人,斥为‘奇技淫巧’,最终埋没于尘土。”

“咱不服!”

“咱以为,凡能让百姓吃饱穿暖,让国家强盛安康的,都是无上大道!”

“所以,咱登基之后,便下令广招天下匠人,集前人之大成,编撰了一部书。”

“今日,咱便将此书的完整手稿,赠予先生!”

话音落下,一道璀璨的金光自光幕中涌出,比之前任何一次打赏都要浓郁,都要厚重。

直播间内,弹幕终于再次滚动起来。

千古一帝:“一本书?咱倒要看看,你这叫花子出身的皇帝,能拿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东西来。”

人妻之友:“重八老弟这次可是下了血本了,这等功德金光,非同小可。”

风流道君:“莫非是什么仙家典籍?”

金光散去。

卫渊的面前,没有出现金山银山,也没有出现神兵丹药。

书桌上,静静地躺着一部厚重无比,用深蓝色绸缎包裹的线装古籍。

古籍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墨香与木香,仿佛刚刚从某个尘封的皇家秘库中取出。

封面上,龙飞凤舞地题着四个古朴的篆字。

天工开物。

卫渊微微一怔。

《天工开物》?

这本书他当然知道,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在华夏科技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

可……这本书现代社会有流传啊。

虽然珍贵,但似乎还称不上是“开创一个时代的礼物”吧?

带着一丝疑惑,卫渊伸出手,轻轻地解开了包裹的绸缎,翻开了书页。

纸张是上好的宣纸,触手温润。

字迹是遒劲有力的馆阁体,一丝不苟。

配图是精美绝伦的白描画,细致入微。

然而,只翻了寥寥数页,卫渊的呼吸,就猛地停滞了。

他的瞳孔,不受控制地放大。

不对!

这和他印象中的《天工开物》完全不一样!

流传后世的版本,多是关于“乃粒”、“粹精”这类农业技术,或是“冶铸”、“舟车”这类常规工业。

可他手中的这部手稿,内容却庞大到令人匪夷所思!

在原有的篇章之后,赫然出现了大量从未面世,甚至听都未曾听说过的篇章!

“机关篇”。

卫渊的手指抚过这三个字,翻开的页面上,画着一具极其复杂的连弩结构图。它并非依靠人力,而是通过一套精密的水力驱动齿轮组进行上弦和激发,旁边标注着“五十矢连发,可破百步重甲”。

这哪里是连弩,这分明就是古代的加特林!

他继续向后翻。

一架小型的,如同飞鸟般的木鸢设计图映入眼帘。其动力来源,竟是一种利用特殊金属片在不同温度下形变,从而驱动翅膀的“热机”雏形。

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注解:“此物可载五斤重物,迎风而起,日行三百里,用于军情传递。”

古代的无人机!

卫渊的心跳开始加速,他翻页的手都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

“能源篇”。

这一篇章的内容,更是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

开篇便详细论述了如何利用山川河流的高低落差,建造大型水力枢纽,通过一系列的传动装置,为整个城市的工坊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不就是最原始的“水力发电”和“城市电网”的构想吗!

后面,甚至还有关于如何利用密封容器加热水,产生巨大推力的详细图解和说明。

原始的蒸汽机!

卫...渊的脑中一片轰鸣。

他终于明白朱元璋那句话的含义了。

这不是宋应星一个人的著作。

这是朱元璋动用整个大明朝的皇权,汇集了无数被埋没在民间的顶尖工匠,将华夏数千年“奇技淫巧”之大成,编撰而成的一部……古代工业革命总纲!

卫渊颤抖着翻到最后一篇。

“材料篇”。

里面记载了数十种闻所未闻的合金冶炼方法。

一种名为“百炼寒铁”的金属,通过反复锻打渗碳,再辅以特殊的淬火液,其坚韧与锋利程度,远超现代已知的任何冷兵器钢材。

还有一种名为“云母胶”的物质,涂抹在船身上,不仅能防水防腐,还能大大减小航行阻力。

甚至,还有一种利用不同金属在酸性液体中会产生微弱“气”的记载。

最原始的……化学电池!

卫渊缓缓合上了书。

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震撼,如同岩浆般在他的四肢百骸中奔涌。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历史长河。

在那条河里,郑和的宝船不是止步于西洋,而是继续远航,探索着更广阔的世界。

在那条河里,华夏没有经历百年的屈辱与黑暗,而是率先敲响了工业时代的大门,让巨舰与飞鸢的影子,覆盖整个星球。

那些本该属于这片土地的荣耀,那些被尘封,被遗忘,被斥为“奇技淫-巧”的无上智慧,此刻,就静静地躺在他的手中。

卫渊手捧着这部堪称“古代黑科技总纲”的典籍,心潮澎湃。

他知道,自己创建“华夏奇迹”公司的最后一块短板,被彻底补上了。

他不需要凭空去创造未来。

他只需要……让伟大的过去,重现人间。

卫渊抬起头,看向窗外灯火璀璨的繁华都市,他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与炽热。

一个足以颠覆世界科技格局的庞大计划,在他的脑海中,正式成型。

他对着光幕,对着那位已经恢复平静,但眼神中充满期许的洪武大帝,深深地鞠了一躬。

“陛下此礼,卫渊,愧领了。”

他轻声,却无比郑重地说道。

“世人只知华夏有四大发明,却不知我们失落的智慧,足以让整个工业时代提前一千年。”

“从今天起,我要把它们,一个个都找回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