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掌中筹 > 第23章 银钱开道 民心所向
换源:


       张师傅怀揣着沉甸甸的银袋和沈千计沉甸甸的期望,再次踏上去往桑泉村的泥泞小路时,天色已近黄昏。夕阳将他倔强的身影拉得老长,如同一柄孤直的铧犁,决心要犁开那片被石老五和孙家视为禁脔的冻土。

村口老槐树下闲聊的村民瞧见他,交头接耳声瞬间低了下去,目光里探究与警惕交织。石老五的积威,像一层油腻的蛛网,笼罩着这个看似平静的村落。

张师傅目不斜视,径直走向村西头最破败的茅屋——老王头家。上午那老汉眼中不甘的星火与手上缫丝留下的细腻老茧,让他认定这是最好的突破口。

柴扉虚掩。面黄肌瘦的小丫头瞧见他,怯生生朝屋里喊:“爹!那个老爷爷又来了!”

老王头掀帘出来,见真是他,脸上瞬间血色尽失,慌得左右张望,压低声急道:“您…您怎么又回来了?这要是让五爷的人瞧见…”

“瞧见了,正好说道说道!”张师傅声若洪钟,刻意让左邻右舍都听见,同时掏出那鼓囊囊的粗布钱袋,用力一掂!

哐啷啷——!

银锭沉甸甸的碰撞声,清脆、实在,像一道惊雷劈开了小院的沉寂。

“我云锦记来买丝,真金白银,现钱结算,堂堂正正!莫非这桑泉村,已不是大明朝的地界,他石老五说不卖,旁人就连买卖都做不得了?!”他目光炯炯,扫过院墙后几双倏然缩回的影子。

那银钱的脆响和“现钱结算”四个字,如同最猛的钓饵,瞬间钩住了所有暗处的目光。老王头的喉咙剧烈滚动,眼睛死死黏在钱袋上,声音发干:“您…您说的是真的?真是现钱?”

“契书在此!”张师傅趁热打铁,取出那份条款清晰、盖着鲜红“云锦记”印鉴的契书,“点头,这十两订银就是你的!往后你家出的丝,只要达标,我云锦记照单全收,价钱比市面高三成!丝质出众,另有厚赏!开春还免费提供改良桑苗,派老师傅教新技法!”

十两!现银!高三成!技术扶持!

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如同重锤,狠狠砸碎了老王头最后的恐惧。他脸上的皱纹因激动而颤抖,一把抢过契书,摩挲着那鲜红的印鉴,仿佛抓住了救命的浮木。

“我…我签!我签!”他哆嗦着按下指印,将契书死死揣进怀里,贴身藏好。

张师傅当场数出十两雪花银。那冰凉沉甸的触感,彻底点燃了老王头的希望,他眼眶一红,竟要跪下:“恩人…”

“使不得!”张师傅一把扶住,“要谢,就谢我们东家!是她给的活路!”

这一幕,毫无遮掩地落入了周遭越聚越多的村民眼中。白花花的银子,红彤彤的指印,老王头劫后余生般的狂喜,比任何说辞都更具冲击力。贪婪与渴望,瞬间压倒了恐惧。

几个胆大的农户立刻围了上来:“老哥,云锦记真要咱的丝?”“真是现银?不拖欠?”

张师傅心知火候已到,朗声道:“我云锦记说话算话!现银收丝,标准透明!东家说了,签了契,便是云锦记的人!绝不让大家任人欺凌!”

“长契”、“自己人”、“不欺凌”——这些字眼狠狠戳中了常年被压榨的农户的心窝子。

人群瞬间沸腾!

“我签!我家也签!”

“算我一个!”

“张师傅,您看看我家的丝样…”

空白契书被一抢而空,后来者甚至自找纸笔抄录条款。钱袋迅速瘪下去,换回一份份墨迹未干却重若千钧的契约。

这狂热景象,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闻讯赶来的石老五脸上。

他领着十几个手持棍棒的家丁,气势汹汹地推开人群,看到这场面,气得眼珠子通红:“反了!都反了!谁敢撬老子的墙角?!给我砸了!”

一家丁狞笑着上前,伸手就要抢夺桌上剩余的银两和契书!

就在此时——

一直沉默的老王头猛地蹿出,死死抱住那家丁的胳膊,嘶声喊道:“不能抢!这是咱的活命钱!”

“对!不能抢!”

“五爷,您行行好!”

“咱们卖丝换钱,天经地义!”

人群被这粗暴的抢夺激怒了,长期被压抑的怨气瞬间找到了出口。他们虽还不敢直接动手,却自发地围拢起来,用身体护住了张师傅和那张简陋的木桌,目光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抵抗意志。

石老五被这阵仗惊得一愣。他横行乡里靠的是积威和农户的分散懦弱,若这些人真被拧成一股绳…

张师傅趁势排众而出,毫无惧色地迎上他:“石老五!我云锦记在此公平买卖,两厢情愿,立契为证,官府来了也挑不出理!你动粗试试?看明日府衙的差爷先拿谁!”

他声音陡然拔高,盖过全场:“乡亲们!摸摸怀里!是云锦记的现银实在,还是某些人画的大饼管饱?孙家许了你石老五高价,可给了你一文钱订金?若他们明年反悔压价,你待如何?到时你得罪了云锦记,乡亲们的丝烂在家里,这烂摊子,你石老五担得起吗?!”

句句诛心,直戳肺管子!

石老五脸色唰地变得惨白。张师傅的话像一把冰锥,刺破了他虚荣的泡泡。是啊,孙家虽好,但毕竟遥远,那“一倍半”的高价承诺轻飘飘的,连个字据都没有!万一…他猛地打了个寒颤,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襟。

再看周围村民那怀疑、愤怒甚至带着点幸灾乐祸的眼神,他顿觉颜面扫地,气势荡然无存。

“你…你…哼!我们走!”他色厉内荏地吼了一嗓子,却不敢再看那些银子契书一眼,狼狈地挥挥手,在村民们无声的逼视下,带着家丁灰溜溜地挤出了人群。

他明白,桑泉村的天,变了。孙家那个金光闪闪的梦,此刻看来,虚幻得可笑。

是夜,星斗满天。

张师傅拖着疲惫欲散却兴奋异常的身体回到云锦记,将一个鼓囊囊的、装满契约的布包,郑重放在沈千计面前。

“小姐!幸不辱命!”他声音沙哑,却亮得灼人,“桑泉村七成以上的散户,都已签下契书!共订得生丝一百三十担!足够我等用上大半年了!石老五…他完了!”

沈千计打开布包,指尖抚过那些密密麻麻的姓名与指印,仿佛触摸到了一条由银线和人心编织而成的、坚实可靠的命脉。

她抬起头,看着眼前风尘仆仆、眼窝深陷却目光如炬的老工匠,深深一福:“张师傅,辛苦了!此乃奠定我云锦记根基之大功!千计在此谢过!”

她直起身,声音清晰决断:“翠珠!取五十两纹银,赏张师傅!此行所有花费,实报实销,再加二十两辛苦钱!”

巨赏立刻、公开!

张师傅慌忙摆手:“使不得!小姐!老头子我只是…”

“当得!”沈千计语气斩钉截铁,“若非您老临机应变,深谙民心,此行绝难成功!这是您应得的!所有此行出力伙计,一律赏银五两!”

恩赏之下,云锦记全员沸腾,士气高昂至极!

然而,沈千计摩挲着那些滚烫的契约,喜悦之下,眼底却凝着一丝冰寒的清醒。

供应链的咽喉,她扼住了一半。

但斩断孙家一臂,其反扑必如疯狗。

那迟迟未现的“金山图”秘密,如同阴影,随着云锦记的壮大,似乎也在悄然逼近。

她得到的越多,悬于顶的利剑,便似乎又沉了一分。

下一场风暴,或许已在不远处酝酿。而她,必须更快地织就一张足以抵御一切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