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坐井观天录 > 京城的秋天
换源:


       十月的阳光像陈年的老酒缓缓流淌在坐井诊天的后院里。吴一般蹲在药圃边,指尖轻抚过一株黄芪的羽状复叶。叶片已经泛黄,边缘微微卷曲,他小心地扒开泥土,露出下面粗壮的主根——表皮淡黄,断面黄白,正是《本草纲目》所载七年以上者为佳的上品。

采黄芪要选这种晴而不燥的天气。张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今天穿了件靛青色的对襟褂子,衣袂随风轻摆,看上去不像名震京华的神医,倒像个闲散的文人。根须要留三分,明年还会再发。

吴一般点点头,用竹刀小心截断侧根。秋风吹过药圃,各色药草沙沙作响,西边的丹参已经结出紫黑色的小浆果,东边的当归顶着伞形花序,很像一把把白色小伞。

师傅,您看这株三七。吴一般拨开一片心形叶片,露出下面膨大的块根,比去年又大了一圈。

张三捋须微笑:秋收冬藏,这季节的药材得天地肃杀之气,药性最足。他弯腰摘下一片薄荷叶,在指间揉碎,闻闻,凉气透脑,比夏天的更醒神。

吴一般深吸一口气,清凉直冲百会穴,连昨夜研读《伤寒论》的困倦都一扫而空。他忽然发现,秋天的药香与别季不同——春药多辛散,夏药多苦寒,而秋药则带着一种沉淀后的醇厚,很像小时候闻的风油精的味道。

日影西斜时,师徒二人已在后院石桌前落座。吴一般端上一盘刚蒸好的大闸蟹,蟹壳橙红透亮,冒着腾腾热气。旁边是四样小菜:醋泡姜芽、凉拌藕带、酱爆螺片和一碟毛豆,都是应季的时令。

今年倒是学会挑蟹了。张三看着蟹壳上凸起的纹路,阳澄湖的?

固城湖。吴一般得意地眨眨眼,昨天特意让水产市场老赵留的母蟹,黄肯定饱...哎哟!话没说完就被张三用筷子敲了手背。

食不言寝不语。张三板着脸,眼里却带着笑。他从桌下摸出个白瓷瓶,正是那喝不完的五粮液,今天许你喝三杯。

吴一般眼睛一亮。他虽然在外面和发小们喝过两次啤酒但十八年来,这还是师傅第一次准他陪着喝点酒。他恭敬地接过酒瓶,给师傅斟满,又给自己倒了小半杯。酒液晶莹剔透,在秋阳下泛着琥珀色的光。

先闻后抿。张三示范着,五粮液有三香——窖香、粮香、陈香,缺一不可。

吴一般学着师傅的样子轻嗅,果然捕捉到一股复杂的香气:先是浓郁的粮食甜香,继而透出窖池特有的泥土气息,最后化作一缕若有若无的果香。小抿一口,热流从喉头直下丹田,又在九阳真气的引导下缓缓散入四肢百骸。

怎么样?张三眯着眼问。

酒好像在胃里跳舞。吴一般哈着气说。

张三哈哈大笑,眼角堆起细纹:比你师父强多了!当年我在少林寺学艺偷喝了一口烧酒,结果把肚子里的馒头都喷出来了他难得地讲起往事,那是在少室山下的酒肆,师兄这个酒肉和尚非说酒能通经脉...啊师傅你还在少林寺学过啊,王宝强辈分高还是你辈分高?

师徒俩就着肥美的蟹黄,一杯接一杯。酒过三巡,张三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从云南采药遇蟒蛇,讲到长白山挖参被熊追。吴一般听得入神,连蟹腿都忘了拆。

最险的是在塔克拉玛干找肉苁蓉。张三抿了口酒,碰上沙暴,骆驼都跑了,全靠一壶五粮液撑了三天

吴一般噗嗤笑出声:师傅,您该不是喝多了编故事吧?

臭小子!张三作势要打,却也跟着笑起来

听见没?张三突然指着天空。

吴一般侧耳倾听——是一群打雁飞过,呃呃声由远及近,又渐渐消散在湛蓝的天幕里。这声音在北京上空回荡了不知多少年,像这座古都的呼吸。

我小时候,吴一般掰开一颗毛豆,巴陵的秋天全是桂花香。上学路上踩着一地金黄,能香一秋天。

张三若有所思:江南秋短,转瞬即逝。北京的秋却来得爽利,走得干脆。他指了指院角的梧桐,你看那叶子,前天还绿着,今早就黄了一半。

确实,梧桐叶边缘已经镶上金边,一株老柿子树挂满橙红的果实,像无数盏小灯笼。吴一般忽然想起什么,跑进厨房端出个青花瓷盘,里面堆着几个柿子。

我昨天在西单买的,那个小贩说是什么磨盘柿。他挑了个最软的递给张三,甜得很。

张三揭开柿蒂,轻轻一吸,金黄的果肉便滑入口中。嗯,是房山的老品种。他满足地眯起眼,我像你这么大时,在外面采药饿了就偷摘柿子吃...

话题又转到香山红叶。张三说十月底最好看,吴一般却坚持霜降前后最艳。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约定下周末亲自去看。争论间,一片银杏叶飘飘荡荡落在酒壶上,活像一把小扇子。

日头渐西,师徒二人提着竹篮来到药圃深处。这里种着些喜阴的药材,此时正是采收的好时候。

黄精要挑这种叶尖发黄的。张三挖出一块姜状的根茎,看,断面呈角质样,嚼着粘牙,才是上品。

吴一般学着辨认,不时提问。张三今天格外耐心,连平日不轻传的诀窍也一一指点:何首乌要雌雄配对入药、茯苓夜挖者良、天冬须带露采...

师傅,这些丹参要不要收?吴一般指着那片紫红。

再等等。张三掐指一算,得等打过第一场霜,药性才足。

暮色四合时,他们已采满两篮药材。张三挑了几株鲜嫩的紫苏,说要晚上煮鱼汤。吴一般见他这样说不由得在心里叹道,今天是要累死小爷的节奏啊!

厨房飘出炊烟时,胡同里传来自行车铃响和放学孩童的嬉闹。吴一般坐在门槛上削着山药,忽然哼起小调: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

跑调了。张三在屋里嫌弃地说,却也跟着哼起来。坐井诊天里那台老得掉牙的唱片机吱呀转动,周璇的嗓音混着药香,在秋夜里飘荡。

最后一抹晚霞消失在西山背后时,师徒俩已对坐灯下。鱼汤在砂锅里咕嘟作响,蒸腾的热气模糊了张三的面容。吴一般看了看师傅的酒杯

看什么?你今天第一次喝酒绝不能连场张三盛了碗汤给他。

就你可以连场喝。吴一般心里不满嘴巴却在喝汤,紫苏的香气扑面而来,他说道就是觉得...北京的秋天真好。

张三轻笑一声说道:师傅之所以选今天作为你第一天喝酒的日子,是有新的术法要教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