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让你回七零捡漏,你却手搓光刻机? > 第43章 洋鬼子瞧不起人?我反手买断你所有库存!
换源:


       专利布局的护城河初步筑起,研发工作终于全面展开。

李大叶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VCD样机的攻关之中。

正如他所预料的,最大的难题有两个,一软一硬。

软件,是解码芯片。

硬件,是激光头。

解码芯片的核心,是算法。

李大叶凭借着记忆,将MPEG-1标准中最关键、最底层的核心算法框架,默写了出来。

但这就好比他画出了一张藏宝图,标注了宝藏的位置,至于路上要如何披荆斩棘、渡过险滩,还需要专业的探险队来完成。

剩下的算法优化、代码实现、以及最终在芯片上进行烧录的繁重工作,他全部交给了陈默和他带领的那个软件团队。

那段时间,陈默和他的几个手下,几乎是以办公室为家。

他们没有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所有的演算,都在稿纸上进行。

一张张画满了逻辑门和算法流程图的纸,堆得比人还高。

困了,就在行军床上眯一会儿;饿了,就啃几口干硬的馒头。

他们唯一的娱乐,就是在简陋的实验开发板上,一次又一次地烧录、测试自己编写的代码,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时而兴奋,时而沮丧。

如果说芯片是VCD的大脑,那么激光头,就是它的眼睛。

没有这只眼睛,一切都是空谈。

当时,全世界能够稳定、批量生产高精度激光头的厂家,只有两家:荷兰的飞利浦和日本的索尼。

这两家巨头,不仅是技术上的垄断者,更是VCR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和受益者。

李大叶心里清楚,这项被别人卡着脖子的技术,短期内依靠自研,根本不现实。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进口。

他将芯片研发的重任交给了陈默,自己则亲自带队,揣着公司账上最后的那点钱,再次前往香港。

目标,是正在湾仔会展中心举办的亚洲电子展。

他希望,能在这个亚洲最大的电子元件集散地上,找到激光头的供应商。

然而,现实很快就给了他一盆冷水。

湾仔会展中心里,空气中混杂着新塑料的化学气味、人汗的酸味以及若有若无的咖啡香气。英语、粤语、日语交织成一片嗡嗡作响的背景音,每一个展台前都挤满了寻找机会的淘金者。

在规模宏大、人声鼎沸的飞利浦展台前,李大叶和赵铁柱被一个金发碧眼的销售代表拦了下来。

对方穿着笔挺的西装,脸上挂着职业化的微笑,但那份微笑背后,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傲慢。

当他听完李大叶的来意,得知这是一家来自中国大陆、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想要采购他们最核心的光学读取头时,脸上的微笑立刻变得敷衍起来。

“对不起,先生。我们的激光头,只向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的大客户供应。”

“我们可以先买少量样品进行测试,价格不是问题。”李大叶尝试着争取。

销售代表的目光在两人朴素的着装上一扫而过,嘴角的弧度不变,语气却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疏离:“先生,您可能不了解,我们的光学组件需要一个相当成熟的研发和生产体系来支撑。这通常超出了初创公司的能力范围。我们不建议客户在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进行采购,这会浪费双方的时间。”

这句话,比直接的嘲讽更伤人。它将歧视包裹在“专业建议”的外衣之下,深深地刺痛了跟在旁边的赵铁柱。这个耿直的汉子,当场就要发作,却被李大叶一把拉住了。

李大叶没有动怒,只是将视线从对方那张傲慢的脸上移开,平静地落在他胸口的铭牌上,然后点了点头:“谢谢,打扰了。”

碰了一鼻子灰,两人悻悻地离开了飞利浦的展台。

赵铁柱气得脸都涨红了:“叶哥,这帮洋鬼子,根本就是狗眼看人低!那眼神,跟咱们厂里看废铁疙瘩似的!什么狗屁合作门槛,不就是嫌咱们庙小吗!”

“他说的是事实,铁柱。”李大叶的声音很平静,“在他们眼里,我们确实什么都不是。生气没用,得找到路子。走吧!”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几乎跑遍了所有可能与激光头相关的展位。索尼和松下给出的答复与飞利浦如出一辙,而那些二三线的代理商,一听他们没有大厂的采购授权,连报价都懒得给。

希望一点点被磨灭,赵铁柱的嘴上起了燎泡,整个人都蔫了下去。

李大叶没有说话,他走到展会一角的休息区,从口袋里掏出那本有些卷边的展商手册,快速翻阅起来。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目光在密密麻麻的参展商名单上扫视。他的记忆中没有“声谱公司”这种具体的情报,但他清楚地记得,在CD技术刚刚兴起的这个阶段,欧洲市场曾出现过一次短暂的“过热”后迅速冷却,导致一批跟风的小公司破产。这就是他的切入点。

他的手指,最终停留在手册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的公司大多是来自香港和TW的代理商和贸易公司。他的目标很明确:巨头把控着主动脉,但维持整个产业生态运转的,还有无数条毛细血管。这些代理商,就是毛细血管。他们更灵活,也更渴望抓住任何一个新兴的机会。

“林氏电子,TW……”李大叶的指尖点在一个名字上,然后对照着展位图,拉着赵铁柱,径直朝一个偏僻的展位走去。

那是一个位置偏僻、面积很小的展位,与飞利浦的光鲜亮丽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个展位门可罗雀,只有一个看起来像是老板的中年人,正百无聊赖地坐在椅子上看报纸。

“老板,您好。”李大叶主动开口。

那个姓林的老板抬起头,看到两个大陆仔,有些意外,但还是礼貌地点了点头。

李大叶没有一上来就谈生意,而是指着林老板展柜里摆放的一些电容、电阻元件,像个求教的学生般问道:“林老板,请教一下,你们代理的这个村田的独石电容,和旁边TDK的,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哪个更适合用在高频电路里?我听说TDK明年好像要推新一代的表贴产品,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消息?”

他聊得很随意,就像是朋友间的闲谈。但这个问题,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水面。

林老板脸上的敷衍顷刻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惊讶。他放下报纸,站起身,亲自给李大叶倒了杯水,重新审视着眼前的年轻人。

“小兄弟是行家啊。TDK的新品消息捂得很紧,连我们这些代理商都只是听到风声。你怎么会知道?”

”只是在一些国外期刊上看到过相关的技术论文,瞎猜的。”李大叶轻描淡写地回应,却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我觉得,未来的电路板,一定是表面贴装技术(SMT)的天下,你们这些做传统插件式元件代理的,如果不提早布局,恐怕三五年后,生意就难做了。”

这番话,让林老板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他发现,眼前这个穿着普通的年轻人,对电子产业的理解,其深度和前瞻性,甚至超过了他接触过的所有日本大公司的技术主管。

两人越聊越投机。

当李大叶判断时机成熟,才“不经意”地提了一句,说自己公司正在研发一款全新的播放设备,别的都好说,就是被飞利浦的激光头给卡住了。

他没有直接问,而是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林老板,你们消息灵通。最近欧洲那边做CD机的厂商,日子是不是不太好过?我听说市场有点虚火,不知道有没有哪家公司资金链紧张,急着出货的?”

林老板的眼神变了,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左右,才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试探的口吻:“小兄弟,你问这个,是想……捡洋落?”

李大叶坦然一笑:“没办法,正门走不通,只能抄小路了。”

林老板沉默了片刻,一双精明的眼睛在李大叶身上来回打量,像是在评估一件货物的价值。他做他们这行的,消息就是钱,人脉也是钱,轻易不会交底。

“小兄弟,捡洋落可不是那么好捡的。没点实力,会被淹死的。”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话里有话。

李大叶知道,这是在考校自己。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我们公司虽然刚起步,但现金流还算健康。而且,我们做的东西,和市面上所有的CD机都不同,市场前景……我很有信心。”

“哦?怎么个不同法?”林老板来了兴趣。

“能看电影的CD机,您觉得市场会有多大?”李大叶轻飘飘地抛出一句。

林老板端着茶杯的手,在半空中停顿了一下。他看着李大叶笃定的神情,内心掀起了波澜。但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话锋一转:

“想法很好,但飞利浦的货,就算有渠道,价格也咬人。更何况,人家都是整批出,几万个起步,一次性就要付清全款。小兄弟,你吃得下?”

这才是真正的试探!

李大叶笑了,他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张香港汇丰银行的本票,轻轻放在了桌上。

“林老板,这是五十万港币。如果货源合适,这只是定金。”

看到本票的那一刻,林老板的瞳孔不易察觉地缩了一下。他脸上的最后一丝疑虑和轻视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生意人看到猎物时的热切。

他最终像是下定了决心,凑到李大叶耳边,像是吐露一个天大的秘密:“你这消息也太灵通了吧!欧洲那家‘声谱’公司,上个礼拜已经申请破产了!飞利浦供给他们的几万个激光头,合同作废,全都积压在了香港的仓库里!”

这批货,成了烫手的山芋。因为飞利浦的渠道管控极严,这批货不能冲击他们正常的销售体系。

所以,他们正急着找一个有实力、但又不在他们主流视线里的“冤大头”,把这批货给处理掉。

“李老弟,不瞒你说,这件事飞利浦就是委托我们几家代理商私下去找买家的。”林老板搓着手,“你如果真有诚意,我可以帮你牵线。但是,价格可不便宜,而且,必须一次性全款吃下。”

李大叶的内心涌起一股热流,但他面上依旧平静。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当机立断,没有丝毫犹豫。

“林老板,开个价吧。这批货,我要了!”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李大叶用几乎掏空了公司账户的全部剩余资金,以一个极具风险,但也极具诱惑力的价格,签下了这批关键激光头的购买合同。

当装满了数万个激光头的几个大木箱,被运回到深圳那间闷热的仓库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陈默和他的团队,也暂时放下了手里的代码,跑过来看热闹。

赵铁柱亲自操刀,他用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小心翼翼地从防静电的包装盒里,取出了一个激光头。

他将这个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的精密元件,稳稳地装进了他们赶制出来的第一台工程样机里。

连接线路,检查电路。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仓库里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赵铁柱的手有些抖,他看向李大叶,后者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点头。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样机电源的开关。

“嘀”的一声轻响。

仓库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在那台简陋的样机上。样机内部,一束微弱但清晰的红色激光,瞬间亮起。它精准地照射在实验光盘上,成功地读取出了上面镌刻的数字信号!

连接样机的示波器上,一排代表着“Hello World”的数据流,清晰地显示了出来!

“通了!数据读出来了!”陈默的声音第一个响起,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和哭腔。

下一秒,整个仓库,爆发出了一阵震天动地的欢呼。赵铁柱这个壮硕的汉子,一屁股坐在地上,用手背胡乱地抹着脸。陈默和他手下的几个技术员,则像孩子一样抱在一起,又蹦又跳。

无数个日夜的煎熬和努力,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

那束微弱的红色激光,点亮的不仅仅是光盘上的数据,更是“未来科技”这艘小船,在惊涛骇浪中看到的第一缕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