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健一的到来,为“未来科技”这台磕磕绊绊的机器,注入了最精密的润滑油。
他就像一个拿着手术刀的魔鬼教官,将整个生产流程彻底肢解,然后按照他脑中那套严苛到变态的标准,重新组装。
一个月的时间,原本混乱不堪的厂房,脱胎换骨。
而另一边,陈默的软件团队也迎来了突破。
在烧掉了最后几块实验开发板,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后,一个深夜,陈默办公室里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
最后的BUG被清除,解码算法与硬件完美适配,视频数据流第一次在没有任何卡顿和马赛克的情况下,流畅地跑完了全程。
当一台崭新的,代号为“未来VCDF-1型”的样机摆在李大叶面前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台机器的外观,是李大叶亲自画的草图。
他抛弃了当时所有家电产品那种傻大黑粗的笨重设计,采用了极简的银灰色金属拉丝面板,机身纤薄,按键被精简到只有几个最核心的功能,整体线条流畅,充满了一种超越时代的科技美感。
接通电源,放入一张李大叶从香港带来的正版电影光盘。
按下播放键。
电视屏幕上,那熟悉的“未来科技”开机动画一闪而过,紧接着,清晰无比的电影画面,伴随着立体声的音效,瞬间涌出。
画质的清晰度,色彩的饱和度,音质的纯净度,全方位地碾压了摆在旁边作为对比的,当时最顶级的松下录像机。
“成功了!”
赵铁柱的嗓子都喊哑了,他一把抱住身边的陈默,两个大男人激动得眼眶通红。
田中健一站在一旁,没有说话,但他仔仔细细检查着机器运行时的各项参数,那双挑剔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赞许。
产品,终于成了。
但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
在庆功宴上,酒过三巡,赵铁柱的眉头又拧了起来。
“叶哥,东西是好东西,可怎么卖出去?我跑了深圳和广州好几家百货商场,人家一听咱们是新牌子,连柜台都不给上。”
“国营的供销社系统就更别提了,门槛高得吓人,咱们连个管事的人都见不着。”
这番话让刚刚兴奋起来的气氛,又冷却了下来。
八十年代的中国,渠道为王。
商品流通的渠道,几乎完全被国营的供销系统和各大城市的百货大楼垄断。
他们有自己的采购体系和固定的供应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未来科技”,想挤进去,难如登天。
众人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有人提议,先从深圳本地的小商铺开始铺货,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有人提议,干脆自己开专卖店,但那需要巨大的资金和时间成本。
李大叶一直没有说话,他只是安静地听着,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
直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他,他才掐灭了手里的烟头。
“走常规的路,我们走不通,也走不快。”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挂着的一副中国地图前。
“我们的产品,是划时代的。我们的营销,也必须是划时代的。”
他的手指,重重地落在了地图上一个点上。
北京。
“我们要把所有的资源,所有的子弹,集中在一点,朝着全国人民的心脏,开一枪!”
李大叶的计划,简单而又疯狂。
第一步,他通过香港公司的账户,联系上了中央电视台广告部。
他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都觉得是疯了的决定。
他要买下《新闻联播》之后,那个被称为“黄金十秒”的广告位。
在那个广告本身都还是稀罕物的年代,央视的广告资源更是被各大国营大厂牢牢把持,一个私营企业,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想在那个时段露脸,简直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价格是天价。
当会计王大姐看到报价单上那一长串的零时,手都抖了。
“李总……这,这一天就要……就要这个数?咱们账上刚有点钱,这一条广告出去,直接就回到解放前了!”
“不止一天。”
李大叶的回答,让王大姐差点晕过去。
“我要连续买一个月。”
他没有解释太多,直接拍板。
这笔钱,砸得整个公司都心惊肉跳,但李大叶却觉得,这是他做过的,最划算的一笔投资。
他亲自操刀,策划了广告的内容。
没有明星,没有复杂的剧情。
画面被一分为二。
左边,是录像机播放的电影画面,模糊、抖动,充满了雪花点。
右边,是VCD播放的同一段电影画面,清晰、稳定,色彩鲜艳。
强烈的视觉冲击,配上他亲自撰写的一句广告词。
“未来VCD,开启家庭影院新时代!”
简单,粗暴,直击要害。
广告只是空军轰炸,真正的地面决战,在北京。
李大叶的第二步,是联系了京城几家最大的商场,包括王府井百货大楼,西单商场。
他要在这里,召开一场史无前例的产品发布会。
他没有走商业部门的路子,而是打了一个电话,打给了远在京城的,林晚晴的父亲,林教授。
电话里,他没有提商业合作,只是用晚辈的口吻,谦逊地表示,自己公司研发出了一项关乎国家数字技术未来的新产品,希望能在北京,请一些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朋友们,“观摩指导”,提提意见。
林教授刚刚平反,恢复了学术地位,正是一腔热血,想要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的时候。
一听是关乎“数字技术未来”的“我们国家自己的高科技”,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
他亲自出面,利用自己在学界和新闻界的人脉,发出了一张张邀请函。
一时间,一场原本纯粹的商业发布会,被包装成了一场备受瞩目的“高科技成果观摩会”。
发布会前夜。
香港,半山豪宅。
苏媚穿着一身丝绸睡袍,摇晃着杯中的红酒。
一个穿着考究的美国商人,正坐在她对面的沙发上,向她汇报着最近在中国大陆的一些商业情报。
这个商人,正是CIA驻港负责人约翰逊的手下。
“……最近在深圳,有一家叫‘未来科技’的公司,搞出了一款叫VCD的新产品,据说是一种新型的播放器,声势搞得很大。”
“未来科技?”
苏媚听到这个名字,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冷笑。
“又是李大叶搞的那些噱头。他在深圳那个小池塘里折腾,还能翻起什么浪来?”
她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打听到了李大叶最近的动向,无非就是开了个小工厂,搞了个什么播放器。
在她看来,这种实业投资,又苦又累,来钱太慢,远不如她在香港的资本运作玩得高级。
她根本没有把李大叶的“小打小闹”,放在眼里。
同一时间,日本东京,通产省大楼。
佐藤一郎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他面前也摆着一份关于中国市场的简报,其中同样提到了“未来VCD”和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发布会。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不知道为什么,当看到“未来科技”这个名字时,他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了那个在比利时,让他功败垂成的神秘代号——“东风”。
一种莫名的不安,在他心头萦绕。
他拿起电话,接通了下属的线路。
“派人去北京,盯住那个叫‘未来科技’的发布会。我要知道关于那款VCD,所有的技术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