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混沌遗珠:我靠系统称霸洪荒 > 第82章:好友相助·情报获取解疑惑
换源:


       咔。

那声脆响还在耳中回荡,我蹲在石阶下,指尖仍贴着青砖上的焦痕。裂纹细密,像蛛网般蔓延,边缘微微翘起,显出被高温灼烧过的暗红色泽。我凝神感知,那一瞬间的震动似乎顺着地面传入指腹,带着某种节奏——不是杂乱无章的爆裂余波,而是有规律的震颤,三短一长,间隔极稳。

我心头微动。这不像术法残留的自然消散,倒像是……信号。

系统界面无声展开,我调出《混沌归序》残卷的图谱模块,尝试匹配眼前裂纹的结构形态。进度条缓慢推进,最终停在“相似度78%”的位置,下方标注:“数据不完整,无法确认关联性。”

没有解析提示,也没有额外信息浮现。这意味着它不在已录入的知识库中,至少目前不能被系统直接识别。

我缓缓收手,正要起身,一道气息悄然靠近。脚步很轻,但节奏稳定,是熟悉的人。

“你还在看这个?”声音压得很低,从身侧传来。

我偏头,是那位常在藏书阁碰面的同门。他穿着寻常弟子灰袍,袖口有些磨损,手里还抱着一摞刚还回去的典籍。他没看我,目光落在地上的裂纹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刚才那人离开时,腰间的玉佩碎了。”他说,“不是被人打碎的,是从里面裂开的。”

我盯着他。他语气平静,但语速比平时快半分,显然是特意赶来说这件事。

“你怎么知道?”我问。

“我离得近。”他不动声色地扫了眼四周,演武场的人已散得差不多,执事弟子正带挑战者离开,背影消失在山道转角。“那块玉我没见过样式,但纹路……我在整理古录的时候见过类似的标记。”

他顿了顿,像是在斟酌用词,“叫‘影观会’。不在任何正式名录里,也不是哪个大派的分支。据说专门收集各门派核心弟子的情报,尤其是那些修行特殊功法、突破常规路径的人。”

我没有接话。

他继续道:“最早提这个的是三百年前一位被逐出山门的记名弟子,他在临死前留下一篇手札,说有人在他修炼时记录他的经脉变化,甚至能预判他下一阶段的瓶颈。后来查无实据,这事就当疯言疯语处理了。但我去年翻到一份残档,提到北荒有个年轻修士,刚悟出一种新法,还没公开,就被‘影’字标记盯上,三个月后失踪,尸体出现在千里外的荒谷,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可识海全毁。”

我手指轻轻敲了敲膝盖。

“你说的‘影’字标记,是什么?”

“一个符号。”他抬起左手,在空中虚画了几笔,“像是一只眼睛嵌在环形纹里,中间有一道斜线穿过,像是遮蔽视线的意思。你地上这道裂纹……”他低头,“走势有点像那个环形部分。”

我心中一沉。

不是完全一样,但确实有重合之处。尤其是那三短一长的震频,若真是某种加密传递方式,那就不是偶然。

“他走的时候,路线有没有异常?”我问。

“有。”他点头,“按理说应该走东侧巡岗道回客院,但他绕到了西岭坡,那里是禁飞区,巡逻稀疏。而且他经过断崖桥时,脚步停了两息,像是在等什么。”

“然后玉佩就碎了。”

“对。就在那一刻,我听见了一声极轻的嗡鸣,像是玉器共鸣,但频率很低,普通人听不到。我当时正在附近整理竹简,手里的纸页微微抖了一下。”

我闭了闭眼,迅速在脑海中构建时间线。

挑战者败退→撤离路线偏离→停步两息→玉佩自裂→低频嗡鸣→裂纹残留。

这不是简单的失败退场,而是一次预设流程的收尾动作。他可能早就知道自己会输,甚至……这一战本身就是任务的一部分。

目的呢?

测试我的功法演化程度?验证《混沌衍天诀》是否具备对抗混沌逆流的能力?还是说,他们在确认我能否识破那种扭曲的运行路径?

我睁开眼,看向手中的离火珠。它安静地挂在腰间,表面温润,毫无异样。可我知道,刚才那一战,我已经暴露了不少底牌——虚栈分流、反照诀、点火成阵。这些都不是寻常弟子能掌握的东西,尤其最后那一击,几乎触及了混沌之力的本质运用。

如果真有这样一个组织,他们不会放过这种数据。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我说,语气比之前沉了几分。

他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种复杂的意味,“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别轻举妄动。这种人,一旦察觉你开始查,就会换方式。也许下次出现的,就不是来挑战的对手了。”

我点头。

他没再多说,抱着书册转身离去,身影很快融入回廊阴影。

我独自站在原地,脑中快速梳理线索。

第一,挑战者的功法源自混沌同源,但走的是逆行撕裂路线,与我的“虚栈承气”完全相反;

第二,他临败时说“这只是开始”,并非威胁,更像是汇报结果;

第三,玉佩自裂、低频共振、裂纹轨迹,三者存在协同迹象,极可能是某种信息回传机制;

第四,好友提及的“影观会”虽无明载,但多处细节吻合——专盯非常规修炼者、隐秘行动、使用符号标记。

综合来看,这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次有组织的情报采集行动。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掌握《混沌衍天诀》的真实演化状态,判断其是否具备突破混沌桎梏的可能性。

而我,已经被列为重点观察对象。

我缓缓站直身体,将地面那道焦痕用神识烙印封存,存入系统备注库,命名为“待关联事件01”。同时把好友描述的玉佩纹路、声响频率、撤离路径全部录入,设定关键词“影观”“共振”“环形标记”。

做完这些,我抬头望向藏书阁方向。

那本《混沌归序》竹简,是我目前唯一能追溯的源头。它来自藏书阁顶层密室,非核心弟子不得进入。可偏偏就是它,在我初读时突然发烫,激活了系统的二次解析程序。现在回想,那一次异动,是不是也触发了什么?

或许答案不在战斗本身,而在更早之前。

我迈步朝山门内走去,步伐不急不缓,尽量不引起注意。经过演武场边缘时,我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那道裂纹。

阳光斜照,焦痕边缘泛着微光,其中一条细小的分支,正巧指向藏书阁西侧窗棂。

那里,曾有一片竹简投影落在墙上。

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收回视线,抬手按了按腰间的离火珠。

今晚,必须再去一趟藏书阁。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